林莉麗
摘 要 本文通過闡述翻轉課堂的起源,內涵,探討了微課與翻轉課堂的關系。并進一步探討了在翻轉課堂教學理念指導下的微課設計和開發的流程,指出微課在具體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翻轉課堂 微課 設計與開發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8.060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origin and connot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a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cro lesson and flipped classroom.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micro less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concept,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pecific practic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micro less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0 引言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通常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教師的講解占用了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這種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容易造成課堂教學沉悶局面。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給課程教學方法帶來不小的沖擊,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進入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視野。翻轉課堂的實現主要依托教師制作的微課,要推行這樣的教學模式,教師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去設計和開發優秀的微課資源并很好地將其應用到教學當中。本文將結合翻轉課堂的特點來探討如何設計和開發微課。
1 翻轉課堂的內涵與特征
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被稱為翻轉教室,顛倒教室等,是指教師制作視頻,學生在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的一種教學形態。最早被冠以翻轉課堂的典范有兩個,一個是美國林地公園高中的實驗,代表人物是該校科學學科的兩位化學老師喬納森和亞倫,另外一個典范是舉世聞名的可汗學院的實驗,代表人物是其創始人美國人薩爾曼可汗。翻轉課堂通常包含兩個環節:課前自主學習和課上探究學習。課前的自主學習主要依靠教師提供的教學視頻完成,課上的探究學習則通過教師引導開展的小組協作學習或者一對一的個性化指導開展。
從上述美國的兩個經典案例我們不難發現,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的教學結構是顛倒的。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學結構主要表現為:學習知識在課堂,內化知識在課外。而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學結構為:學習知識在課外,內化知識在課堂。因此所謂的翻轉課堂,翻轉的是教學結構,即把學習知識在課堂、內化在課外顛覆成為學習知識在課外、內化知識在課堂的教學模式。其次,源自美國的兩個典型案例在技術上都依托了錄制視頻的方法來實現翻轉課堂。錄制這些微型教學視頻的方式可以是多樣化的,例如上述的兩位化學老師采用的是PPT講解的方式錄制,而薩爾曼采用的是用寫字板邊講邊寫的方法錄制視頻。
2 微課的涵義
關于微課的定義,目前在國內尚未達成共識,不同的研究者對微課有著不同的解讀。在我國,最早提出微課概念的,當屬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鐵生老師。他把微課定義為“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上海師范大學的黎加厚教授認為,微課是從翻轉課堂中涌現出的新概念,將微課定義為“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小問題的小課程。”華南師范大學的焦建利教授從微課的興起根源和應用角度將微課定義為“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為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
由上述學者的觀點可見,大家對微課的界定的區別在于,微課是一種課程還是教學資源。微課在字義上來看是微小的課,微型的課的意思,因此筆者認為,微課本質上應為課程,其突出特點是時間簡短,它的教學形式是學習者自主學習,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習者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在此前提下教師經過精心設計的信息化教學,通過媒體的形式展示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其本質上是一個完整的教學活動。微課是翻轉課堂的學習媒介和學習資源,它的出現使得翻轉課堂的構建成為可能。
3 微課的設計和開發
3.1 微課設計的基本原則
微課面向的對象是學生,因此教師在設計微課的時候要遵從以下幾個基本原則:第一,視頻精短原則。微視頻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分鐘以內,以5到8分鐘為最佳,抓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黃金時段。視頻大小應以50M以內為宜。小容量的視頻方便學生流暢地在線觀看,還能方便師生高速地將其下載到筆記本電腦、手機、等設備上進行移動學習,實現處處可學,時時可學;第二,選題細微原則。由于微視頻時間較短,因此,微視頻所講授的課題可能過大過泛。微課只講授一個識點,該知識點為學生自主學習時必須要靠教師講解才能理解的內容,是學習中出現的難點、重點或易錯點;第三,趣味性原則。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學習知識在課外,學生的學習完全是自主的,所以教師并不能掌控學生究竟是否能自覺投入地觀看微課視頻,因此在設計微課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微課的趣味性。
3.2 錄制微課前的準備
(1)組織團隊。微課的開發是個新課題,盡管已經有教師都開始嘗試用簡單的方式自己錄制微課,但是很多教師還處在學習和探索階段,全部的微課都由自己去制作必然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會遇到很多的困難,要制作更多品質精良的微課需要強大的制作團隊做后盾,這樣才能加快積累微課資源。根據教師的專長,可以分別擔任設計人員、工具準備人員、主講人員、技術人員等。
(2)分析。教學目的是微課制作的依據,若制作的微課不能夠達成教學目的,微課也就失去制作的意義。在設計每一節微課時,首先需要分析要達成的教學目標,并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科學分析,要慎重選擇知識點,例如學習中的難點,重點,易錯點,熱門考點等,此外還要注意所選擇的知識點是可以在十分鐘內講透徹的知識點,最后需要分析采用何種錄制方式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3)設計。第一,內容結構設計。微課的設計,在分析和選定內容之后,應按照其內在的邏輯結構對內容進行講解規劃,即按照怎樣的結構和步驟去講解知識;第二,表述方式設計。微課的表達方式指微課的媒體表現形式,不同的學科不同的知識點應采用不同的媒體表現形式來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第三,視覺設計。應注意微視頻的設計應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設計情景式的教學活動,適當地配以音樂,圖片,注意字體字號,顏色搭配等。
3.3 幾種常用的微課的錄制方法
(1)手機錄制。主要通過手機和白紙書寫演示的方式進行講解。需要的工具為一臺可以錄制視頻的手機,一些白紙,幾支不同與顏色的筆。具體過程為:首先,根據教學的主題設計詳細的教案;接著在他人的幫助下將在白紙上書寫、演示的過程拍攝下來并上傳至電腦;最后對錄制的視頻進行編輯和處理。
(2)錄屏軟件。主要通過錄屏軟件與PPT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知識講解。主要工具有電腦,帶話筒的耳麥,錄屏軟件(camtasia studio)。具體步驟為:首先根據教學主題制作PPT課件,接著在電腦上同時打開PPT和錄屏軟件并調整好界面的位置,教師戴好耳麥,調整好話筒的位置和音量,準備完畢后點擊開始錄制按鈕開始錄制,教師一邊講解一邊演示,最后對錄制的視頻進行編輯和處理。
(3)攝像工具。主要通過便攜式攝像機和白板,彩色筆和其他教學演示工具結合的方式講解。具體操作過程為:首先根據教學主題設計教學過程,形成教案,接著使用白板,色彩筆等工具來展開教學過程,利用便攜式錄像機把整個教學過程拍攝下來,錄制結束后保存為視頻,最后對錄制好的視頻進行簡單的后期制作和編輯。
4 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對策
微課作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重要的教學資源,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目前我國的微課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表現為很多教師對微課認識不夠。很多教師不了解翻轉課堂和微課是什么,即便有所了解,由于對計算機的操作和應用技術不太熟悉,也讓許多人望而卻步。加強教師微課的設計開發能力,不僅需要教師自身加強對微課相關知識的學習,學校還應多組織開展相關講座或技能培訓,在教師開發微課時多提供技術支持。
其次還表現為微課表現形式單一,視覺呈現不夠生動。教師處在微課制作的探索和實踐階段時,多為自己一個人獨立制作微課。此外由于對視頻的編輯加工方面的計算機操作技術不太在行,因此在視覺效果的呈現上不盡如人意。這要求教師在學習視頻的處理加工知識的同時,還應在微課的設計上多下功夫,實現表現形式的多樣化,制作出生動有趣的微視頻。
第三,就目前來看,要制作一門課程完整系統的微課資源是比較困難的。這需要建立起一個微課制作團體,通過對分析課程體系選擇適合制作微課的課程,再按照每一門課程的特點選出適合制作成微課的知識點或內容,最后在團隊成員的通力合作下制作出一個個微視頻使其統合成一門課程的微課資源,進而開發出某類課程乃至整個學科的完整系統的微課資源。
5 結語
以上對翻轉課堂模式和微課的設計和開發進行了探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創新了教學模式,它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教學結構,這種模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學習,還可以幫助教師更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增加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因此,作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強大后盾,微課的設計和開發就顯得尤為重要,微課的開發需要教師認識和了解微課,然后根據本學科的特點去開發適合學生學習的微課資源,并應用在教學當中,實現教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創新,從而更好地為我們的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 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2] 金陵.翻轉課堂與微課程教學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4).
[3] 胡鐵生.微課的內涵理解與教學設計方法[J].廣東教育,2014(4).
[4] 吳慧,石巖.我國微課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分析[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2015(9).
[5] 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發教育研究,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