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艷艷
摘要: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對小學生進行語文素質訓練的主要陣地,也是小學生把自己的知識、體驗、情感外化的一種表現,是小學生知識重組、創新的過程。因此,作文教學是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的沃土。根據多年教學實踐來談一談本人就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培養;寫作能力
一、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讓其獲取靈感
寫作文,僅寫自己觀察到的,往往使人覺得有骨無肉。“想象是作文的翅膀”,作文離不開想象。想象能夠把記憶中的表象加以改造組合創造出新形象,可以使作者文思泉涌,浮想聯翩,使文章內容更充實,文章形式更多樣,文章的主題更深刻,思路更廣闊。沒有想象的文章,是枯躁無味的。因此,在作文訓練中,充分利用思維的形象性,引導小學生大膽創新、大膽想象,以此來指導作文。比如在啟發小學生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引導小學生多提幾個“這像什么呢?”,“看著這些,眼前會出現怎樣的畫面呢?”等問題。促使小學生從實際的事物出發,由此及彼,塑造形象展開合理想象,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只有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合理想象,使讀者身臨其境,如見其景,這無不顯示了小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指導小學生作文時,必須讓小學生掌握這些規律才能寫出有靈氣的好文章,才能培養自己的想象能力,創新想象的翅翼才能在廣闊的生活天空中自由地翱翔,才能達到廣闊的作文境界。
二、培養觀察力,發展小學生思維
要善于引導小學生觀察和思考生活,從生活中捕捉靈感,發展自己的創新思維。很難想象,一個生活經驗貧乏的人,能寫出充滿活力的文章來。對此,教師在指導小學生作文時,應讓小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提倡他們寫觀察日記,留心各種各樣的事物和社會現象,做到觸類旁通,由此及彼,從而拓展視野,獲取豐富感人的生活素材。有了豐厚的生活根基,寫文章時就不會文思枯竭,無從下筆了。只要用心觀察、留意,生活是日新月異、豐富多彩,世上所見所聞均可入作文。事物的多樣性決定了材料的千變萬化。
三、以多樣的方式,培養小學生的作文能力
要想激發小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因此,作文命題中,要注重落實小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小學生思維的主動性,激發他們寫作的熱情,命題從形式到內容都力求新穎、有趣,如:《我們班小新聞》、《我當上了小老師》、《假如我是科學家》等題目,都是來自小學生“生活之中”。自然有興趣,也樂于寫。有時還讓小學生參與到命題作中來,如出一組有內在聯系的題,讓小學生自由的選擇,或請小學生依作文要求,自擬題目,將作文命題補充完整再作文。小學生突破常規思維束縛,自由、快樂地作文,作文中獨特的創新見解也躍然紙上。
除了作文命題,作文形式也力求多樣化,片斷作文,作文填空,連詞口頭作文、想象作文等多種形式的作文,使小學生如同游戲,興趣盎然。心理學認為:“當一個小學生對某種學習產生興趣時,他總是積極主動,而且心情愉快地去進行學習,不覺得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又說:“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小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會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
教給小學生思維方法、訓練小小學生思維,需要老師的引導。在引導過程中,讓小學生探索以小見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思維方式。為加強思維方法的訓練,或結合課文、或結合范文,或結合小學生生活實例,讓小學生觸景生情,觸類旁通,聯想思考。這樣長期注重思維訓練,小學生認識水平明顯提高,并學會了運用逆向思維。多向思維、外向思維等多種方法作文,寫出的作文別出心裁、意想不到、耳日一新,既充滿童趣,又散發出理性思維的光芒。
四、注意評價,培養小學生的人格
要注意作文評價的開放,作文評價不能只有唯一的模式,更不能一棍子打死。可以說、充滿激情的鼓勵,是點燃小學生創新思維的火種,這也是我們在作文評價中必須做到的。比如,拿 “雪化了變成什么?”來說,如果按照思維的定勢來回答,答案自然是“水”。如果有一個小學生說“變成春天”,我們千萬不能大驚小怪,要滿懷激情地鼓勵他說得好。試想,如果沒有豐富的想象力,他的腦海中能近閃出這樣一個奇妙而充滿詩情的意象么?作文評價中,我們有的教師在不知不覺中扼殺小學生的創新思維,不能給小學生的創新思維潑上冷水,久而久之,會漸漸熄滅他們心頭的創造火種。要想讓我們的作文教學走出困境,真正能夠“柳暗花明又一村”,以上這幾個方面是我們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應該做到的。
總之,作為小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努力做到,在小學生寫作陷于困境時,要激發起他們興趣的火花,點燃火花以后,還要幫助他們燃起創新的火把,并使之越燒越旺,從而真正提高寫作水平。陶行之先生說:“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兒童的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之工作。”對于新時期的每位教育工作者,在作文教學中都要努力為小學生架起創作思維的橋梁,從而提高小學生作文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