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梅 趙吉永
摘要:隨著知識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素養已成為學生所必備的基礎學力。為了適應這種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趨勢,教育部提出了在學校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加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努力實現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的戰略要求. 鑒于生物學科的特點,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的整合,較其他學科有著更為顯著的優勢.本文從新時期學生信息素養的現狀及成因談起,隨后就在生物教學中進行信息素養教育進行了探索研究。
關鍵詞:生物教學;生物學科;信息素養教育
“信息素養”的概念最早由美國信息產業協會提出,是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的有機統一,已成為新時期高素質應用性技術人才的重要標識。為了迎接世界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挑戰,世界各國都把發展信息技術作為新世紀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目標,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進程.我國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知識的傳授多半是灌輸式的,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這樣的狀態與全球信息化現狀是很不適應的.所以新時期的生物學科作為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主體課程之一,是培養學生進行自學和創新能力的關鍵。因為生物教學具有鮮明的行業性、技能性,學生更需要及時關注專業知識、技術的更新以及在行業領域的實際應用情況。在生物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教育已成為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學生實現個人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為此新時期的生物教學必須關注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一、新時期學生信息素養的現狀及成因
1、信息意識淡薄。雖然大多數學生對現代信息有著很好的了解,但對起價值與作用知之不多,加上在對學校以生物教學為中心的信息資源不想用、不敢用,所以造成了信息情感和信息意識淡薄。
2、信息知識匱乏。學生不了解生物學科的文獻和信息資源,再加上教師對生物學和信息技術的不太了解,造就了學生信息知識比較欠缺。
3、信息技能低下。大部分學生雖然對計算機和網絡興趣濃厚,但卻缺乏必要的信息檢索技能,不懂得如何熟練運用網絡來快速、準確地獲取所需信息,缺乏自身信息技能的有效實踐和訓練,不能創造性的使用文獻和信息。
4、信息道德堪憂。“由于網絡具有開放性、交互性、隱秘性等特點”,所以信息網絡等現代信息渠道對學生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等產生著巨大的負作用,加強學生信息凈化、信息倫理等信息道德教育刻不容緩。
二、生物學科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當前國內外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理論闡述已經很豐富,但實踐應用還不夠系統和完善,而針對生物學科的實踐研究就更少。在這種情況下,進行信息技術整合下的生物教學實踐探討就顯得特別重要了。新時期的生物教學要勇于打破傳統生物學科模式,分層次、多角度的實現對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充分發揮生物教學在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作用。
1、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信息意識。新時期的生物教學可通過精心組織教師等專業人員講解、觀看演示片等方式,把生物學科融入到學生的生物教育中去,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把如何利用生物教學和信息技術等聯系起來,培養學生最基本的信息獲取能力和信息接受意識,為信息素養教育深入開展做好鋪墊。
2、把生物學科和學生需求的信息需結合起來。生物學科的主體教學應集中安排在專業課全面展開,以適應學生的知識結構、專業課程和培養方向的實際需求。尤其要突出根據學生的個性需要來培養學生根據自身需要高效收集和合理利用信息的能力,
3、扎實開展學生信息檢索技能實踐訓練。生物學科可以借助生物教學電子閱覽室的資源,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識水平來有針對性開設教學,輔之以根據專業特點設計的生物學實例,保證讓每位學生都可以在微機上進行實踐和練習,突顯生物學科的專業特色和實踐特性。同時利用網絡資源等服務形式,提升生物教學信息資源的讀者利用率,實現學生信息素養的綜合提升。
4、營建良好的信息素質教育環境。生物教學歷來都重視開展各種形式的信息宣傳、教育活動,使學生現在和將來都能夠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保證信息素質教育的可持續進行。如在生物教學通過開展針對病毒等方面的個案講解,剖析現代信息網絡欺詐、網絡黑客不良因素的負面影響,加強學生信息道德教育;邀請生物學知名學者、專家來學校開展生物學相關知識講座,使學生了解相關生物學專業或行業的最新動態和熱點問題的同時,了解學者、專家運用信息技術的情況,以此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感,進而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總之,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己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信息素養成為信息社會每個公民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生物教學結合生物學科教育對學生所進行的一切服務,都是圍繞新時期素質教育“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培養和提高學生獲取、利用信息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與創新能力”而進行的。生物學科的探索與實踐,為學生獲取繼續教育、增強信息素養能力創造了必要條件,為學生成為信息社會出色的終身學習者和未來勞動者提供了保障。
參考文獻
[1] 包祖軍.從2000-2009年論文統計看我國文檢課教學的發展[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1,20(3):78.
[2] 祝悅紅.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缺失與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21):240.
[3] 楊旭.生物教學面向行業的信息素養教育與信息服務新模式[J].生物教學工作研究,2010,20(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