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學業
【摘要】新媒體、新技術的出現,對人們的生活、學習造成了極大的改變,教育必然要朝著教育信息化的方向發展. 實踐研究表明,傳統教學方式逐漸暴露出來諸多的問題,而多媒體教學方式又沒有足夠的交互性和生成性. 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電子白板技術,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 電子白板;小學數學;課堂效率
從建構主義理論角度來講,教學不能夠單純依據教師的思維模式來開展,而是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結構,科學組織教學工作,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激發出來,構建符合兒童身心發展需求的教學模式. 而可視化、開放性是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特點,可以幫助教師結合教材內容,構建趣味性較強的課堂情境,通過生動、直觀的演示和講述,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一、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意義和價值
通常情況下,人們可以用傳統課堂教學階段、多媒體輔助教學階段以及現代式教學階段來劃分數學課堂的成長歷程;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持續了較長的時期,教師僅僅依靠粉筆和黑板來實施教學工作,本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主導作用得到發揮,師生之間互動增強,但是滿堂灌問題出現,不利于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 在多媒體輔助教學階段內,課堂教學中開始涌入多媒體工具,數學課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豐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也有諸多的問題出現,如教師需要花費過多的精力投入課件制作中,課件的出現,固定了上課的順序和內容,不能夠靈活調整,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升. 針對這種情況,逐步出現了互動式電子白板,其將傳統課堂和多媒體課堂的優點充分繼承了下來,不僅能夠像黑板一樣進行板書,也可以借助于聲音、圖像等手段,增強小學數學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且人機之間的交互控制順利實現,增強了課堂中的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
二、小學生的學習特征
人們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征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學習的心理特征充分了解與把握,合理選擇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科學引導,提升教學效果. 結合教育專家皮亞杰的認知理論,小學生處于具體運算階段,其具備的學習特征包括這些方面的內容:
(一)學生容易忘記知識
眾所周知,小學數學教材是小學生學習的內容,其學習過程為再生產知識,而不是原始狀態的知識. 小學生往往具有較快的學習認識速度,人類歷史上積累的豐富知識需要學生們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學習過程中容易忘記前面學習到的知識. 針對這種情況,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切身體驗知識形成過程,以便促使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
(二)小學生主要為形象直覺思維
小學生年齡較小,抽象思維尚未形成,主要為形象直覺思維. 大部分小學生思維比較活躍,能夠將個人思維過程、結果等展示出來. 往往從感性直觀角度來理解抽象的新概念,具體片面地判斷各種事物,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則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階段,能夠對事物的各個方面比較精確地感知和理解,能夠將事物不同部分之間的關系找出來.
(三)具有較強的好奇心
大部分小學生沒有較好的自覺性和自制力,只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和吸引,影響到小學生學習過程的持續開展.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采取單一重復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大部分學生容易產生厭煩情緒,制約到教學質量的提升. 而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運用,則可以將學生的多種感官調動起來,引導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來,提升學習成效.
三、利用電子白板,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效率
(一)科學設計課堂導入,調動學生積極性
結合建構主義理論,教學工作的組織需要緊密結合兒童心理特點和需求來進行,個體要融入外界,通過外界幫助,方可以建構知識. 因此,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獲得相應知識. 電子白板具有較強的交互性和十分豐富的教學資源,操作難度較小,對于教師教學、學生學習都有著較大的作用. 因此,要將電子白板充分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中,構建有趣活潑的情境導入,激發學生積極性,輕松掌握數學知識.
以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圖形的變換”為例,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同學們展示了彩陶、銅鏡、花鳥紋錦等一系列物品后,將電子白板的聚光等效果利用起來,集中學生關注點,切換到下一頁,將聚光燈集中于軸對稱圖形,通過動畫效果的實施,不斷移動和變大本節課的主題——軸對稱圖形. 采取本種導入方式,通過使用電子白板的聚光燈功能,能夠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而通過使用動畫效果,則將本節課的主題內容充分凸顯出來,增強課堂導入的趣味性和生動性.
(二)優化課前準備,降低工作量
實踐研究表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運用,能夠促使教師的工作量得到減少,更加主動靈活地開展教學工作,且對各種教學資源廣泛使用,豐富課堂知識,提升教學質量. 大量的板書時間得到節約,通過白板能夠將事前準備的教學材料調用出來,之后書寫標注原來的文檔,通過教師生動的講述,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 結合教學需求,教師可以隨時直接書寫于白板上,且能夠隨時擦除不需要的內容,及時對白板上書寫的內容進行保存或打印,共享、重復使用相應的資源資料,教師工作負擔得到減輕,教學備課時間得到了有效節約.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為例,傳統教學模式下,要求學生課下時間將立方體準備好,之后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長方體和正方體. 本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鍛煉,但是卻浪費了大量的課堂時間,且教師無法檢查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成效,制約到教學質量的提升. 針對這種情況,可以有效利用電子白板,充分發揮電子白板的旋轉、拖動功能,讓學生們更加直觀明了地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再如學習“平移旋轉”一課的過程中,眾多老師反映難點內容為圖形平移方向和距離,無法讓同學們深刻掌握. 結合這種情況,將電子白板資源庫中的方格圖利用起來,借助于電子白板在畫的過程中數數,以便促使學生能夠對圖形平移距離正確把握. 且鼓勵同學們個人演示于電子白板上,這樣教師能夠對學生學習情況充分掌握,同時也可以將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提升教學質量.
(三)解決教學重難點,降低學習難度
從經驗之塔理論角度來講,最具體的經驗處于寶塔最底層,上層的較為抽象. 那么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就需要由具體經驗向抽象經驗逐步過渡. 小學生往往通過直觀模仿來接受新事物,因此,為了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盡量將形象直觀的學習素材運用起來. 相較于傳統教學手段,電子白板綜合了圖文聲等載體,能夠更加直觀靈活地呈現學習內容,降低知識難度,解決教學重難點,提升教學質量.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三角形的面積計算”為例,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運用,能夠將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探究過程詳細生動地展示給全體學生. 首先,將三角形畫于白板上,之后將電子白板的克隆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對相同三角形進行克隆,之后旋轉、拖拽一個三角形,拼合兩個三角形為平行四邊形. 經過這些步驟,學生們能夠清楚認識到本平行四邊形是由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湊出來的,那么三角形面積即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教師通過講述,適時地將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引入進來. 部分學生理解能力較差,為了促進全體同學的發展,可以發揮電子白板頁面回放技術,對上述研究過程再次演示,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方法. 采取本種教學模式,將學生的各種感官有機調動起來,把握了知識的探究過程,計算公式也被深刻記憶,提升了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重視課后練習,鞏固課堂知識
根據教育領域的多元智能理論,人的多種智能處于不均衡發展狀態,在教學活動中,需要將學生的各種感官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學習過程中采取越豐富的學習方式,就可以獲得越高的學習效率. 而通過電子白板的使用,可以對課后訓練練習有機優化,促使練習效率得到提升,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培養. 電子白板的利用,能夠豐富練習形式,包括游戲、填充、選擇等,將學生多種感官調動起來,創新了傳統教學練習模式,規避了習題過于單一的弊端,激發了學生練習的興趣. 而部分題型具有千般變化和多種答案,借助于電子白板動態功能,能夠對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有效培養. 以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中的一道習題為例,27個小正方體拼成的大正方體中,用綠色涂其表面,問有多少小正方體沒有涂到綠色?有多少小正方體只有一面涂上了顏色?有多少小正方體兩個面涂上了顏色?有多少小正方體三面都涂上了顏色?本問題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學生需要憑空想象,很容易產生厭煩情緒,不愿意動腦思考. 針對這種情況,借助于電子白板來讓同學們進行操作和演示,在表面涂上綠色后,進行拆分和數數,很容易就可以找出問題的答案. 之后教師合理引導,幫助學生重新溫習學習到的知識,提升習題訓練效果.
結 語
綜上所述,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出現,推動了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和改革,受到了教師廣泛的認可和運用;其能夠增強教學趣味,突破教學重難點,提升教學質量;還可以增強師生互動,強化知識記憶,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但是,在具體實踐中,要明確認識到電子白板依然具備一定的弊端,需要有機結合傳統教學方法,將教學質量的提升作為主要目標,不斷創新理念和方法,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雅麗.巧用電子白板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學周刊:a,2014,5(10):123-125.
[2]徐鋒.巧用電子白板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6(11):133-134.
[3]周瑩.淺談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措施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4,8(19):244-245.
[4]陳亮.靈活運用電子白板,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J].正太教育,2015,9(19):244-245.
[5]白宗東.利用電子白板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2015,9(11):233-236.
[6]徐花.如何能發揮電子白板優勢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J].中小學電教月刊,2016,7(1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