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普利
【摘 要】合作學習作為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越來越被廣大教師所認可,正成為當今課堂教學的一個亮點。但實際教學中有不少課堂的合作學習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實效性不高。為了提高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教師必須在深入鉆研教材和充分了解學生特點的基礎上,對合作學習的內容、目標和時間進行充分、科學、精心的設計。合作學習就是師生共同協作、共同參與、共同探究的學習方式,它主要在于分工合作,協同作戰,用團隊精神面對困難,用構建的群體力量戰勝困難。在合作學習中主要通過討論、爭辯、表達、傾聽及參與實踐等形式來展開,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合作的作用,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培養他們的實踐意識、合作意識,是現代課堂教學的必然趨勢。本文通過自身教學實踐,對在初中數學中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探討,希望本文的研究對相關領域起一定作用.
【關鍵詞】小組合作;活動;效率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教學理念首先興起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美國,在八十年代被充分認可并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它通過交流學習改善課堂學習氣氛,提高小組課堂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八十年代我國陸續開始將合作學習應用到教學中,并將“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作為教學目標,使學生的思維反應度、邏輯思維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應變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在現如今的初中數學教學中,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將這一教學方式應用于課堂教學,成為初中數學教學的一大亮點。如何提高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
一、提高教師綜合素養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條件
在所有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新型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也同樣離不開老師的指導和組織。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要做到以下幾點:①轉變教師觀念.有條件的學校要組織教師進行專門培訓,讓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能全面地了解,并且懂得如何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流程,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從教學觀念和心理上接受小組合作學習模式;②轉變教師角色,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甘愿當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指導者和合作者.教師不再是居高臨下唱獨角戲的老師,而是學生學習的好伙伴;③提高教師選擇適合合作學習內容的能力,一個合格的教師在學習數學合作學習的習題時,在內容上要考慮難度適中,具有趣味性,合作內容應選擇在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處上.例如:在學習有理數的乘法時,教師可對3×2,3×(-2),(-3)×(-2)等運算設置具體問題背景,學生合作完成正數與負數、負數與負數相乘的實際意義及結果的探究,從而得出有理數相乘的法則;④提高教師把握課堂的能力與合作技能.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積極引導,熱情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使學生能夠專心致志、心無顧慮地參與討論、交流,還要把握好合作學習的時間.很多教師給學生安排的合作討論的問題與時間不相配,要么是問題難度大,討論的時間不夠,剛一開始就草草收場,由教師歸納總結,要么是問題較淺易,沒有討論學習的必要,純粹浪費學習的時間,這樣不但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還會使合作學習成為一種形式.教師在分配內容時要多方面考慮,把合作討論的問題與討論的時間把握好,才能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二、合理分配合作小組是進行數學合作學習的前提
要想小組合作學習取得好效果,首先要對小組人員進行科學分配。在分組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性別、特長、學習成績等,保證小組的“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對小組內的每個人都要進行角色定位,讓每個參與者都有自己的職責,要不斷變化小組人員角色,讓學生具有新鮮感,從而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其次,小組規模要合理.實踐表明,小組人員一般在6人左右較為合適,這樣適合分配和分工,從而提高合作學習效率.最后,小組座位安排也要合理,可以采用就近坐原則,或者把椅子搬過來面對面,這樣有利于溝通交流。如在講“感受概率”第二節“可能性”的教學中,我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摸球,在進行摸球試驗前,先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實驗的目的、需要準備的東西、操作步驟,之后再作合理的分工,組長寫出分工方案,每個人要明確自己的任務,最后由組長帶領組員一起完成摸球實驗.由于這樣的合作是有目的和有序的,學生都很積極,從中找到了學習的樂趣.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也鍛煉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合作意識,有利于學生將來走向社會,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有效開展活動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根本
一項活動的展開,離不開遵守一定的規律和掌握一定的技巧.在進行數學合作學習時,首先,讓小組人員了解數學合作學習,對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流程要有所了解.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的重要方式,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根本實踐途徑,在活動開展中要提高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直接影響合作學習的效果.在活動中,讓學生學會掌握一定的合作技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技能,一方面可以正面傳授,在小組合作學習前提出明確的教學要求,或在小組學習中提供適時的指導;另一方面,可創設情境,促使學生在實際鍛煉中學會如何與他人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讓學生證明等腰三角形頂角平分線是底邊上的中線時,我就讓學生自己按小組去討論去測量,他們都很積極地動手,參與到其中,有的小組甚至是像做手工一樣剪了一個大的等腰三角形,沿著角平分線剪開,又得到了兩個一樣的小一點的三角形,有了充分的證據,小組成員在組長的組織下,有的畫,有的寫,有的拿剪刀,有的拿紙,有的拿尺子,活動很是熱鬧,而且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記憶還比較牢固。
四、科學合理的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保障
一個活動其最后一項就是評價.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中如何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顯得尤為重要.評價體系的合理否影響著小組合作的效果.對學生不合理的評價會打擊學生自信和學習興趣.一個公平、公證、全面的評價體系必須不限于單一的評價,把各自評價方式結合起來.首先,要注重教師評價為主,結合組內互評和學生自評的方式.其次,要把小組評價和對成員的評價結合起來.在關注小組評價的情況下,別忽略對學生的個體評價.最后,注重把結果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結合起來.小組合作學習要關注結果,更應該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評價中最好以鼓勵性評價為主。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當前課改中積極倡導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在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但由于傳統模式根深蒂固,數學小組合作學習還需要多方面的條件支持,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將得到更大推廣。但是受到傳統教學和現實因素的影響,使得老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有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阻礙合作學習的開展和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在開展課堂合作學習方面老師應當積極總結、反思,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斷解決,促進初中數學學習更好地開展。
參考文獻:
[1]姜巖.淺析合作學習的優勢[J].當代教育科學,2005(17)
[2]張建朝.新課程標準下的合作學習[J].數理化學習,2008(05)
[3]楊良群.新課程理念下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