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發揮旅游在擴內需、穩增長、增就業、減貧困、惠民生中的獨特作用”的指示精神,國家旅游局近日下發關于開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通知。全域旅游從學界的研究、業界的實踐,上升到國家戰略,這不僅是區域旅游自身轉型升級與提質增效的路徑,也是引領與統籌區域國民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必將對建設“美麗中國”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一、全域旅游是夢想:浪漫行走與詩意棲居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每個人的需求也是訴求,而人人是旅游者,處處是旅游地是人類社會發展到更高階段的必然與應然。全域旅游本質上是對人類夢想在地球村中“浪漫行走,詩意棲居”的回應與響應。“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這是一幅浪漫、詩意、休閑的生動畫卷,既是對全域旅游建設與發展愿景的詮釋,也是對人類旅游活動及品質生活追求的深邃寫照。
二、全域旅游是理念:創新發展與轉變
從區域發展層面分析實施全域旅游戰略,有利于解決當前我國區域發展面臨的生態惡化、環境污染以及資金、技術、土地等要素粗放利用等實際問題,是一種旅游導向的新型區域發展觀,在區域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旅游業體現“勇于作為,敢于擔當”的角色意識與前瞻定位。
從區域旅游本身而言,全域旅游是旅游需求個性化、旅游供給定制化、旅游信息智慧化、旅游管理精準化發展趨勢下的理念創新,主要體現在七項思維轉變。旅游發展目標從以“宜游”轉向“宜游、宜居、宜業”并重;旅游發展從以“游客”為主轉向“游客、社區居民”并重;旅游發展戰略從以“以點帶面”的景區點建設轉向“以面育點”的整體環境營造;旅游空間布局從以“點、軸、區”模式轉向打造“雷達圖、泛中心”的布局;旅游活動方式從以景區“集中”觀光轉向全域“漫游”休閑;旅游行政管理從以旅游“行業管理”轉向全域的“社會管理”;旅游績效考核從“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轉向全域旅游“關聯帶動”效應的評估。
三、全域旅游是行動:系統籌劃與措施
全域旅游是系統工程,推進全域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需實施系統籌劃。建立“旅委制”全域旅游工作新平臺,創新旅游與相關政府部門多邊協作,保障旅游業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定位;探索旅游與區域規劃“多規合一”的新模式,強化城市、鄉村、土地、交通、生態、環境、產業等各類規劃中的旅游要素配置與融入;制定全域旅游發展標準,選擇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基礎設施建設、經濟基礎條件較好的縣市或鄉鎮,開展建設試點;加強區域旅游形象整體設計,豐富區域旅游品牌內涵,提升區域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加大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構建游客與本地居民共享的高品質的社會生活環境;推動旅游業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促進旅游市場、產品、業態、服務、管理創新;創新全域旅游市場秩序和旅游安全監管的平臺與機制,倡導文明旅游。
(作者簡介:章錦河,男,1970年8月生,安徽省望江縣人,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土資源與旅游學系主任,從事旅游規劃與管理,區域旅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