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娟
摘要:“學講計劃”倡導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的學習方式、以合作學習為主要的教學組織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開展實施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有助于學生“學得更有效,講得更清晰”。在貫徹落實“學進去,講出來”的教學模式中,尤其在小組展示學習成果環節,容易出現匯報組在“講”而其他學習小組成員仍沉浸在“討論學習”的樂趣中的現象,通過對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掌握、將學講計劃課堂教學策略具體化的思考,提出了三點培養小學生學講課堂傾聽習慣的策略與方法。
關鍵詞:學講計劃;語文課堂;小學生;傾聽
“學講計劃”倡導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的學習方式、以合作學習為主要的教學組織方式,它包括自主先學、小組討論、交流展示、質疑拓展、檢測反饋、小結反思等環節。以下筆者對“學講”方式下的小語課堂如何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做了相關探討。
一、“傾聽”習慣缺失的課堂表現
鏡頭一:
一節語文課堂上,老師提出小組自學要求后,學習小組成員開始自讀課文并練習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自主合作學習時間到了之后,在一片“我,我,我……”的毛遂自薦的聲音中,第二學習小組6名成員站起來為全班同學展示朗讀課文的學習成果。時而鏗鏘有力時而低聲細語的朗讀并未激起其他學習小組成員的興趣,在老師的觀察中發現,其他學習小組成員在為下一次被老師點到有機會作展示朗讀而做著準備,小組長安排著角色,小組成員互相在爭論角色的歸屬,學講課堂一片“熱烈”……
鏡頭二:
一節語文課堂上,老師的自學要求明確提出了需要思考討論的幾個問題,學習小組成員就這些問題展開了討論探究。學習小組“講解”時間到,老師請第六小組為大家解決問題。在學習小組組員代表解決第一個問題時,很顯然他的答案不夠完整,就在他的聲音尚未停止之時,其他學習小組紛紛舉起手,伴隨著 “不對,不是,應該……”的聲音課堂頓時“氣氛活躍”起來……
從上述的學生課堂行為表現中展示了小學生愛表現,渴望被肯定的行為特點,也展示了小學生自控能力的缺失,急于“揭發”他人的問題,而忽略了自我表現是一種沒有耐心,沒有尊重的行為。這種行為沒有對錯之分,在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識和心理發展八階段的理論中,小學生正是處于“勤奮對自卑”的沖突中, 每個學生都期待在被老師請起來做展示時表現出最好的一面,這種“混亂”的傾聽缺失是值得理解的。
但是,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學講課堂”脫離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最初目標,它使匯報組失去了與其他學習小組交流的機會,違背了課堂中學生間彼此尊重的原則,降低了合作學習交流探究的學習效率。找到解決策略與方法是極其必要的。
二、養成傾聽習慣的重要意義
傾聽是一種美德。傾聽是對別人的尊重,學生必須養成傾聽的好習慣,這是品德教育之一,更重要的是提高學講課堂學習效率的方法。
傾聽有助于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傾聽是有效溝通的必要組成部分,在徐州市教育改革的新進程中提出推進“學講計劃”,目標就是要解決傳統教學模式下的遺留問題,改變“教師為課堂的主體”的狀況,“學講計劃”倡導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的學習方式、以合作學習為主要的教學組織方式,課堂教學包括的基本環節有:自主先學、小組討論、交流展示、質疑拓展、檢測反饋、小結反思。這些都是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為主體展開的課堂教學,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舞臺”。學講課堂上,老師通過提出自主學習、小組討論的要求和問題后,將課堂交由學生,在學生學和學生講的過程中,如果只有老師在傾聽,而其他學生則游離在外,那么這樣的學習只能是形式上的“學講計劃”,與真正的學講精神相差甚遠,難以提高學講課堂學習效率。
三、培養小學生養成傾聽習慣的策略與方法
1、教師將傾聽行為設置為學講課堂規則之一。在學講課堂上,教師除了要明確學講課堂實施過程中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求、時間等之外,必須將傾聽行為設置為課堂規則之一。在“圍坐式”的學習小組的學習過程中,設置小組評比規則是班級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把傾聽行為以規則的形式提出,是小學生行為在走向自律階段所必經的過程,也就是說,將傾聽行為內化為學生自主課堂行為需要明確的規則設定,以一定的獎勵措施配合實施,提高規則實施的效率。
2、增設學生自主評價環節。在學講課堂展示交流環節之后增設學生自主評價環節,按照“夸一夸,幫一幫”的步驟和思路請其他學習小組成員對展示小組代表進行評價,在提出這樣的要求后,學生課堂傾聽行為有了較好的改善,學生們認真傾聽,從展示交流學生的回答中找出“閃光點”或是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補充完善,互相幫助共同學習。
3、教師應強調傾聽的意義。傾聽是尊重他人的重要表現,教師要反復明確提出傾聽的重要意義,傾聽是一種美德。教師要在課堂上以身作則,以教師的向師性原則來為學生們做出榜樣,引導促進學生傾聽習慣的養成,有效提高學講課堂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曉燕.小學生數學課堂傾聽能力缺失的原因分析[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4,01:122-124.
[2] 白金香.關于語文教學“傾聽與表達訓練”的思考[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S1:66-69.
[3] 史清敏,金盛華,戴玉琴,馬穎.小學生課堂自我表現與自我概念、學業成績的關系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4,05:41-43.
[4] 何安明,陳信.學生課堂傾聽能力的培養[J].教書育人,2004,10:25-27.
[5] 張小琴.小學生英語課堂傾聽習慣的培養[J].教學與管理,2011,20:47-49.
[6] 本報記者:李大林.特約記者:徐保衛.“學講計劃”,如何“翻轉”舊課堂[N].江蘇教育報,2014-05-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