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牡 陳健波
【摘 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推進,近兩年,翻轉課堂在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熱潮。這種模式帶來高效課堂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從作為從美國而來的舶來品,在其本土化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難,正阻礙著我們對這種高效課堂手段的運用。本文就翻轉課堂運用中的困境進行淺析,以期找出推進翻轉課堂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翻轉課堂;困境;對策
翻轉課堂的初始是美國人薩爾曼.汗在給侄女和侄子輔導過程中,由于他們之間的時空距離而想到了制作教學視屏給孩子看。沒想到傳到網上的視屏點擊率之下上升。并由此開始,逐步發展成為一種教學模式。2011年12月重慶江津聚奎中學在上海師范大學黎加厚教授的主持下開設了兩個實驗班,進行點到課堂的實踐。這也拉開了我國翻轉課堂的序幕。
反轉課堂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它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它將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變成了學生為中心,教師不再是課堂的“表演者”而只是“導演者”,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探究問題的答案。這樣既減輕了教師教的工作量,同時又提高了課堂的效率。然而,翻轉課堂在本土化過程中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翻轉課堂”的本土化的制約因素
(1)學生學習現狀阻礙翻轉課堂的施行。就學生學習現狀而言,僅僅是小學,我們的知識體系、孩子們學習的知識內容,遠遠比國外的小學生學習的難、多,每個學期的教學內容比國外的多。特別是小、中、高學生們每天回家都有作業,各個學科都有。寫完作業,不說復習和預習,也很難再有時間去觀看視頻,完成自己的網絡上的學習。完成這些,必須到網絡上觀看老師錄制的視頻,即便是學生們自己隨意找時間去看,增加了他們的課后負擔。有的孩子學生放學去課后班,周末去特長班學習。更是很難有自己網上看視頻的時間。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家長幫助指導觀看視頻,在無形中,也增加了家長的負擔。
(2)大班額阻礙了課堂翻轉的實施。無論是小中高那個學段,班額至少在四十人左右。就班額來看,即便學生們自己擠時間完成了視頻的觀看,在回到課堂進行全班的交流的時候,能不能夠在課堂有限的四十分鐘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能不能夠很好的、有效的解學生們的學習困惑,實現學生學習有好的效果,都是個問題。
(3)教師實際情況制約著課堂翻轉的實行。當前,不得不說教師面臨的工作任務是比較繁重的,評估、創建、檢查、驗收,這讓大部分老是聽了都感覺后背涼颼颼的。大堆的材料占據了老師各種精力,用在教學上的時間本來就已經不夠多,制作課件是不是又加劇了教師的負擔呢?同時,由于現階段教師信息技術水平的參差不齊,也制約著課件的制作。
(4)語文學科特殊性對于翻轉課堂的約束。我們語文學科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學習體會祖國語文的學科。學生們語言的習得,練習運用,需要課堂上老師的點撥、提升、總結,更需要學生間思維的碰撞,智慧的啟迪。學生們自己看視頻先學習,課堂后進行交流學習,對于多是課文的語文教材來說,視頻的錄制內容,我們的立足點和著眼點應該在哪里?課堂上我們又該交流什么?我們的語文學科,到底適不適合翻轉?即便做了,會不會既不增加學生的負擔,又是高效的?
二、“翻轉課堂”的本土化翻轉策略
針對以上困惑,筆者認為在當前翻轉課堂本土化過程中,要從以下幾個角度去解決:
(1)建立校本教研,針對校情的不同建立不同程度的課堂翻轉。在條件具備的地區,實施課堂翻轉可以是通過仿照翻轉課堂的實際運用模式。而對于一些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翻轉課堂只能是一種翻轉思維的運用。翻轉課堂,不是“推翻”,重在“轉”,轉為新形勢下的課堂觀、教師觀和學生觀。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需要探究一種新的混合型的教學模式。關鍵是真正讓學生動起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切實提高學習效率。
(2)教師觀念的轉變至關重要。教師首先應轉變對學習的認識,學習不只是老師講、學生聽,而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的過程,是理解、運用、在交互中解決問題的過程。要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擴展學習空間,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收集信息、獲取知識、交流經驗、批判反思。“翻轉課堂”不是簡單的教材“搬家”,不是外加環節,增加學生的學習時間和負擔,更不是利用技術強化對學生在課外校外的控制。
教師還要轉變對學生的看法,應該幫助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并承擔責任。沒有自主學習的體驗和實踐,不“嗆點兒水”,學生是長不大的,也無法學會學習。教師要積極思考以怎樣的內容、形式成為學生學習的發動者、維持者和激勵者。因此教師應更準確地把握學情,選擇教學內容和任務,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
(3)發揮教育行政機構的作用。從教育部門要做出努力,首先解決實際存在的大班額等現實問題。其次要搭建資源共享平臺,促進教育資源的運用。同時,還要加強“翻轉課堂”的實際運用研究,只有這樣,“翻轉課堂”這一高效手段才能真正進入我們課堂,為我們所用。
總之,“翻轉課堂”不是一種固化的模式。比如,微視頻不一定非要自己制作,互聯網“云”中的文本、課件、視頻、討論都是教學的資源;學生自學不一定都在家里,課前、課中、課后,校內校外都可以是學生學習的舞臺。如果我們忽視對“翻轉課堂”內涵、價值的審視和把握,囫圇吞棗地盲目效仿,就會迷失于技術或者表面層面,一時熱鬧,終歸沉寂。
參考文獻:
[1]崔京菁.翻轉課堂及其本土化[J].語文世界,2013年第5期
[2]熊炯.“翻轉”語文課堂之教師手記[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