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梅 王瑤
摘要:鋼琴的演奏,講究熟練的技巧和自然的情感流露相融合。演奏者除了要將演奏的節奏和旋律爛熟于心以外,同時在演奏的過程中,還要能在一種輕松、自然的心理狀態下,將自身的體會與情感,融入到演奏的過程中。輕松、自然的狀態與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演奏者的投入程度和樂曲最終的表現效果。本文將簡要總結放松狀態在鋼琴演奏過程中的重要性,從而論述演奏者如何才能在鋼琴彈奏過程中創造一種良好氛圍,從而使得演奏的效果更佳。
關鍵詞:鋼琴演奏 ?放松狀態 ?重要性 ?方法措施
藝術的完整性表達,需要藝術家在一個自我的平穩的心理狀態下才能得到最好的呈現。放松狀態下的演奏,能讓藝術家的情感隨著手指的跳動自然的流露。當然,放松狀態的演奏并不是指完全的松懈。我們知道鋼琴的演奏是分輕、重、緩、急的,許多初學或者學成不久的演奏人員,在演奏的初期常常因為注重曲譜的演奏,顯得演奏的過程和效果十分的機械單調。這使得音樂喪失了其本來的藝術性,演奏者的個性難以得到發揮。本文論述的輕松狀態的鋼琴演奏,主要就是針對這種情形提出的,目的在于使得演奏者能放緩演奏的緊張感,拿捏好演奏的松與緊、急與緩,同時又不忘記投注情緒與情感,呈現出最好的樂曲演奏。
一、分析演奏者在演奏中出現的緊張狀態
(一)生理緊張
生理的緊張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于演奏者對演奏曲目的不熟練;這個是由于演奏者所演奏的曲子的難度大于手指的靈活度和能力,導致手指的反應能力跟不上思維、旋律的轉化;二是演奏者在手的能動性上,和演奏者的思維承接不上,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臨場緊張”。但是隨著演奏者后期的投入,這種緊張感會慢慢得到釋放,整個人的協調狀態會慢慢恢復正常。換句話,這是一種短期的肌肉不適感,但是隨著機能的增強,這種緊繃感會得到較好的釋放。
(二)心理緊張
心理緊張指的是人在演奏時,僅僅憑借對曲譜的熟練程度,在演奏的過程中只是實現一種機械的操練,演奏時對于音符的概念也停留在曲譜上,沒有實現自我的表達。這類緊張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外來環境的影響,自身的心態不能及時得到調整,導致在演奏過程中,無法快速的投入到樂曲的情境中去。
我們要修正的是心理上的緊張和由于在演奏過程中產生的錯誤認識造成的心理緊張感,演奏者是否進行了輕松狀態下的演奏活動,我們不能以簡單的“外在看上去很美、很放松”來評定,同時也不能要求演奏者一步到位。
二、鋼琴演奏中的放松狀態
放松,會讓原來緊張變硬的肌肉慢慢的松弛下去,如同被緊捆著的機體松了綁一樣。放松狀態下的人的思維和想象能力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這一點尤其對致力于表達藝術和情感的人來說尤為重要。在鋼琴演奏中,我們看放松的狀態往往更注重演奏者心理的放松,當演奏者的心理處于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時,他心靈的容納度能擴大到最大的程度,結合本身熟練的鋼琴演奏技巧和手法,對于樂曲內涵的表達能更上一層樓。當然適當的機體放松也有助于演奏的表達和進行。而且鋼琴的構造是最符合人體自然規律的。不像小提琴,要將雙手舉到肩頸的高度。其實,我們只需要以最自然的方式將雙手搭在琴鍵上,保持相對放松的坐姿,彈奏鋼琴這個姿勢本身就能放松。保持放松的狀態對于演奏者演奏的成功至關重要,這其中的關鍵需要演奏者自己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節。
三、手部的放松在鋼琴演奏中起的作用
手部的作用在鋼琴的演奏中起的作用,毋庸置疑。其中手指、肘部、腕部的作用最為明顯。其中手指是演奏鋼琴直接觸及琴鍵的部位。讓手部處于放松狀態的練習方法里有一種“兩面三刀”的練習技巧。即在演奏時,先保持好單個手指在琴鍵上的穩定度,然后再下另外一根手指,隨后同時離鍵。這么做目的是為了可以同時體驗兩個手指在琴鍵上產生的支撐感,防止手指在初次同時下鍵時的不適應感。
“兩面三刀手”還有一種說法的練習方式。在手指分別下鍵后,先維持好下鍵的狀態,隨后,放松一個手指,另外一個手指繼續維持一會按鍵的姿勢再離鍵。這種演奏方式,能讓演奏者感受手掌在演奏時的支持感,讓還不太靈活的手指的按鍵度得到強化。在這個練習方式里面,手腕起著關鍵的作用,手指的下鍵需要手腕柔和的推送帶動其同時離鍵,在動作上要注意松弛有度,齊整按鍵。如進而可以練習三和弦。雙音與和弦練習,對練習在琴鍵上的支撐力是極其有幫助的。由于手掌的支撐作用,手指能在琴鍵上找到合適的支撐點,對于較柔弱的指頭能起到輔助的作用,在跳躍性強的演奏中,能更加靈活自如。同時讓演奏變得更加流暢和自然。
四、協調好身體的機能,使其進入放松的狀態
鋼琴是一項全身性的需要協調身體各個部分的演奏活動。它依靠的不僅僅是手部的運動。演奏者的坐姿,肩部的放松狀態都影響著演奏的進行。拿坐姿來說,其實鋼琴本身的構造就是適合人彈奏的最舒適的狀態?。演奏者在演奏時,需要調解好全身的肌肉狀態,尤其是肩部和肘部的配合,要能以一種相對輕松的狀態來配合手指、腕部的演奏。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平時的“放松性質”的練習來達到這種狀態。例如: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丟開思維的束縛,在腦海中聯想一些和樂曲主題有關的景象、事物來使自己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演奏的過程中去。
同時,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要注意聆聽自己演奏的樂曲,培養傾聽音樂的心理功能。聽只是耳朵的功能,但是聆聽卻是心理的作用和功能,它標志著一個人對于藝術的靈敏度。鋼琴不像其他種類的樂器,它的發音很簡單,只是通過榔頭敲擊琴弦,從而發出聲音,而其他樂器還有具體到音準、揉弦等。
傾聽這種能力許多學琴者在一開始并不具備。因此,我們還需要在練習演奏時學會如何傾聽那一個個音符帶來的情緒變化。這需要演奏者可以從細微之處做起,經過一個由淺及深的變化和積累,才能真正提升自我的聆聽能力。聆聽功能的建立的目的,就是為了能讓以一種旁觀者的心態去欣賞自己的音樂,在演奏的過程中忘卻緊張感,因為連自己都打動了自然可以打動其他人。
五、保持氣息的順暢度在鋼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氣息的控制在鋼琴的演奏中也是尤為重要的。氣息的順暢度影響到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身體的調配,從而間接地影響著演奏者的演奏狀態。一開始接觸演奏的人,往往在演奏的初始會因為舞臺和周圍人聲的環境干擾,憋著一口氣進行演奏,不能及時地調解好呼吸和身體的狀況,從而導致演奏急緩拿捏不準,影響了演奏的效果。氣息的調整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心態的調整。緊張這種情緒的產生,對于初始接觸演奏者來說是正常的,只要熟練了技法,在演奏過程中通過有效的心理調整,使氣息能順應節奏多變旋律與曲調,演奏的效果一定會有所提升。
六、結語
總而言之,放松狀態下的鋼琴演奏,對于演奏者的成功演奏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演奏者需要克服自身在心理上、生理上的緊張,結合樂曲的旋律變化、曲調的轉換,來調節自身演奏的松緩,使演奏的過程能有張有弛,達到十分悅耳的效果。放松狀態下的鋼琴演奏,同樣需要演奏者協調好身體的機能進入放松的狀態,在演奏時注意聆聽自身的樂曲,保持好氣息的順暢度,使氣息能順應節奏多變旋律與曲調。任何藝術的表達,都需要藝術家在一個自我的氛圍中間去表達,才能真正顯現出藝術的美感。
參考文獻:
[1]王克.中等學校音樂教學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
[2]邵智.鋼琴的音色與觸鍵[J].音樂藝術,1994,(03).
[3]孫芬蘭.鋼琴演奏中的心理因素分析及調控[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04).
[4]孔維鋒,周圣音.“自然的緊張”——淺談鋼琴演奏的放松理論[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1,(03).
[5]黃丹妮.用力與放松的關系[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6,(04).
作者簡介:周曉梅,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