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遠卓
摘 要:本文首先對傳統服飾元素,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中的現實意義進行了簡要分析。然后,重點從色彩、圖案、面料以及傳統工藝等角度,對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傳統服飾元素的創新性運用方式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服裝設計;傳統服飾;元素
0 引言
從世界范圍來看,服裝的傳統藝術風格主題表現從70年代至今一直盛行不衰。人們紛紛探尋,實踐新的設計方法,創造新的設計風格,從歷史、傳統藝術及自然中尋找靈感啟示。這充分表現了人們渴望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精神需要以及尊重歷史、重視文化傳承意識的覺醒。進入90年代以來,隨著環境和文化生態保護的呼聲漸高,傳統服飾元素一直是被眾多設計師反復表現的主題。
1 傳統服飾元素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中的現實意義
1.1 增強視覺沖擊力
傳統服裝元素本身所具有的傳統文化內涵、藝術表現形式,是其能夠與其他民間藝術予以區別的顯著標志。將我國傳統的服裝元素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中,可以增加傳統藝術的表現形式,使我國的傳統藝術不僅僅局限于片面展示,而是通過三維立體的形象讓更多的人認識,使得傳統文化藝術的形象更加突出。最重要的是增強了現代服裝的視覺沖擊力,融入了傳統服飾元素藝術的現代服裝所體現的魅力,給人更好的視覺享受。
1.2 拓展服裝設計的表現空間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國內外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國外的許多設計師紛紛將我國的傳統服飾元素運用于服裝設計中,而且我國的旗袍、盤扣、龍紋、苗繡等傳統民族服飾文化元素,也倍受國外設計師的青睞。將我國傳統服飾元素融入現代服裝設計中,可以極大地提升現代服裝的文化內涵,而且,這一藝術形式的廣泛傳播,有利于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所以,從這一角度來看,傳統服飾文化藝術有效拓展了現代服裝設計的表現空間。具體而言,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提升現代服裝文化內涵,現代服裝與傳統藝術完美結合,能夠賦予現代服裝更深層次的內涵和底蘊。從藝術角度來看,服裝本身就是藝術品。在現代社會,要想賦予服裝這種藝術品新的文化內涵,必須要從其他藝術品移植造型或者選取其他藝術之中的某一元素進行再創作。當然,作為綜合性的心理反應,大眾審美意識需要認知和精神兩個方面共同作用于人類內心世界,以賦予理性的審美情感。所以,將各類富有文化內涵的傳統服飾元素的表現形式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中,可以有效提升服裝的文化內涵。
1.3 提升服飾意蘊美感
我國的傳統文化往往有著特殊的意蘊,但是,古人在創造文化藝術時,并不是為了刻意追求這種文化內涵。傳統文化藝術的形成往往是按照自身內心世界進行安排,并合理地進行視覺化安排。但是,也許正是這種發自內心而產生的傳統元素才使其真正實現了藝術化。與此同時,這種極富有主觀創造性的文化元素,為現代服裝設計師提供了無限的靈感,在我國的傳統民族文化中,多數藝術形式不會被機械化的制作過程所束縛。通常情況,工藝制作者會將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聞所感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因為藝術作品不僅僅體現了獨到的制作方式,更加能夠折射出制作人的內心世界。中國傳統服飾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有以上的特點。在現代服裝設計過程之中,意蘊的體現既能夠為服裝的藝術品位提升檔次,同時也能夠增強空間環境的生命力,將其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中,可以有效提升服飾的意蘊美感。
2 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傳統服飾元素的運用方式探究
2.1 色彩的運用
將傳統服飾元素運用于現代服裝設計中時,首先要注意服裝色彩的協調性,在服裝色彩協調運用過程中,要注意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服裝自身材質色彩搭配的協調性。第二,服裝語言色彩搭配的協調性。在我國的傳統服飾中,色彩不僅體現了服裝的顏色屬性,而且也體現著服裝的品位。服裝色彩作為一種無聲語言,可以將不同地區的文化特點顯現出來。在商周時代,黑色代表著天神,代表著權利的統治。所以,國家統治者的服裝往往以黑色為主色調。而這種色彩文化運用于現代服裝設計中,如果服裝主色調為黑色,那么則意味著可以將此類服裝運用到一些莊嚴肅穆的場合中。其次,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要注意高純度單色色彩的運用和表現。在我國傳統服裝色彩運用中,特別強調“綠葉配紅花”“黃馬配紫鞍”等用色規律,這些高純度單色色彩的運用,使服裝的顏色對比鮮明,更能彰顯服裝的美感。另一方面,在我國的傳統服飾中也非常注重色彩的統一性和主體色彩性,通過這種設計方式,可以更好地彰顯服裝的主題。而將這一設計理念運用于現代服裝設計中,往往能夠收到同樣的效果。例如,《蝶戀花》服裝設計中,整套服裝以白色為主色調,再加上絲制的服裝材料,可以彰顯出女性純潔、柔美的一面,深受現代女性消費者的喜愛。
2.2 制作工藝的運用
中國傳統服飾采用傳統的平面直線裁剪方法,通常只有袖底縫和側擺相連的一條結構線,無起肩和袖窿部分,結構簡單舒展,使服裝呈現出一種二維化的平面設計效果。在古代,中庸、和諧、富貴吉祥等文化元素會被運用于服裝中。在服裝制作中,還會運用到刺繡、手繪、鑲嵌等制作工藝,通過這些制作工藝,可以使平面化的傳統服飾擁有豐富的色彩紋樣。在現代服裝設計中,仍然可以將這些制作工藝運用其中,雖然很多傳統服裝制作工藝可以通過機械化實現。但是,利用機器制作出的服飾仍然無法與純手工制作的相比。在服裝設計中,通過手工制作完成刺繡、手繪、鑲嵌等工藝,可以使服裝顯得更加細膩、柔軟和舒適,而富有層次感。另一方面,傳統服飾設計中的手工工藝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決不能讓機械化加工完全替代手工制作,必須將這些手工工藝在現代服裝設計制作中進一步發揚。其次,在我國傳統服飾設計中,還會使用到鏤刻法這種工藝,可以為服裝設計各類花紋,增加服裝的美感。而這種工藝同樣可以被運用到現代服裝設計中。例如,將人造皮革的鏤空圖案運用于現代女式晚禮服中,從而使得女士的一部分皮膚顯露出來,這樣可以給人一種若隱若現,含蓄的美感。
2.3 面料的選擇
絲綢作為中國的特產是我國傳統服裝設計中,使用最多的面料。絲綢因質地光滑、柔軟、細膩,尤其被廣泛運用于富貴之家。絲綢的運用,能夠很好體現我國傳統服飾的韻味,給人一種自然優美的感覺。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對面料的選擇比較追求舒適和自然,而且,絲綢質地柔軟,親近肌膚,非常舒適。所以,同樣可以將絲綢運用于現代服裝設計中。現代服裝設計要想應用好絲綢這種面料,就應該在色彩和圖案方面下功夫。這樣,設計出來的服飾才能更好地體現中國特色。設計師在進行現代服裝設計的時候要選擇適合的材料,利用好傳統服飾元素,使其能夠符合現代服裝設計流行的趨勢,并且在圖案和設計上面要有所創新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雷敏霞,雷冰帆.畬族民族服飾的傳承與發展探析[J].麗水學院學報,2012(06).
[2] 陳敬玉.景寧畬族服飾的現狀與保護[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1(01).
[3] 葉樺.畬族編織工藝藝術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7(03)
[4] 吳微微,湯慧.浙江畬族傳統彩帶的民俗文化與染織技術[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6(02).
[5] 亓妍妍.陜西剪紙藝術元素在現代服裝中的設計應用與研究[J].大眾文藝,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