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農
摘 要:面向圖書館職業需求的館員閱讀是一個具有特定內涵的職業行為。為了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飛速更新,滿足不斷發展的圖書館崗位要求和讀者需求以及職業發展的需求,圖書館員必須進行大量有計劃、有目的的專業閱讀。據此,特別強調基層公共圖書館員當下學習的迫切性。
關鍵詞:圖書館員;專業閱讀;基層公共圖書館員;職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25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9-0183-02
偶爾看到西安交通大學完成的一份2010—2012年高校圖書館員閱讀調查報告。“大部分圖書館員認同專業閱讀在館員職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且多數館員有專業閱讀的習慣。但是圖書館員閱讀書籍存在種類不多、深度不夠”引發了筆者的一點思考,作為基層公共圖書館中工作的一員,希望得到各方關注和支持。
一、基層公共館員閱讀的主要特點
(一)偏好實踐學習,強調致用性
專業閱讀的目的注重務實性和致用性。基層公共館員為熟悉業務知識、借鑒工作經驗或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常常專注于那些應用性研究文獻的閱讀;也有部分館員為了職稱評定開展專業閱讀。具體到閱讀內容上,基層公共館員的閱讀偏好體現出務實性和致用性。如:采購人員主要關注信息資源建設的文獻;編目人員主要選擇信息組織有關的文獻;信息咨詢人員主要以閱讀信息檢索類文獻居多;技術開發支持的工作人員主要關注網絡技術類文獻。這些帶有明顯務實性和致用性的閱讀行為,對促進知識與技術更新、提高工作能力、規范工作內容有著重要作用。
(二)專業期刊成為主要閱讀對象
基層公共圖書館員對專業期刊的關注和偏好遠超過其他讀物,其次為專業網絡資源,包括社區論壇、博客、微博等專業資源。很明顯,專業書籍的關注度不高,沒有在業界形成影響。期刊閱讀主要集中在有關圖書館知識、學術、實踐等相結合的綜合性期刊,圖書情報技術方面的期刊則閱讀比例更小。
(三)基層館員存在閱讀障礙
首先,基層公共館員利用工作間隙進行專業閱讀成為主要途徑,效率很低、缺乏時間,是館員開展專業閱讀不力的主要障礙。其次,對專業閱讀缺乏興趣,是阻礙館員專業閱讀發展的重要因素。再次,基層公共圖書館員的職業滿意度較低,缺乏專業閱讀學習的積極性。
二、專業閱讀的內容和模式
(一)閱讀內容
1.通用性閱讀內容。基層公共圖書館員隊伍的發展壯大,需要大量不同學科背景的專業人才共同努力。提高公共圖書館服務意識和理論,包括圖情領域的專業經典。既讓館員充分了解到圖書館學科和圖書館職業的發展,同時豐富圖書館員專業情感,提高專業修養,影響公共圖書館員職業的發展。
2.崗位差異的閱讀。對于業務上的圖書館員,閱讀內容包括圖情專業以及對口專業的理論知識體系,以及業務工作會涉及到的新知識與新技術。對于管理崗位上的圖書館員還要增加管理學知識與技能,以及人際交往組織協調。高層管理人員,了解學術研究前沿和產業動態。專業閱讀是公共圖書館員提高專業能力,更新知識結構,促進職業發展的途徑。專業閱讀的深淺決定專業服務品質和科研能力的高低,也決定著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現狀。
3.圖書館員的閱讀資料。公共圖書館員工作之余進行理論與業務研究,促進職業發展,進行學術閱讀,選擇內容包括學界、業界發展趨勢、技術應用、理論研究、實踐研究、新技術、新方法、新思維等學術論文、專著、研究報告、會議文獻。基層公共圖書館員的閱讀主要以期刊為主,有《中國圖書館學報》《大學圖書館學報》《圖書館雜志》《圖書情報工作》《圖書館建設》《圖書館論壇》《情報雜志》《圖書館學研究》《情報科學》《數字圖書館論壇》等等。
(二)閱讀模式
依靠網絡和紙質閱讀相結合的閱讀模式,獲取信息才會更新、更專業、更便捷。業務研究需深度閱讀,僅僅為了擴大涉獵面,只需大概瀏覽,淺閱讀能提升閱讀效果。長期持續的專業閱讀、長期集中式閱讀與階段性閱讀相伴效果會很好。
三、促進館員專業閱讀的措施
良好專業閱讀習慣的養成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通過有計劃的培養逐漸形成。強化專業閱讀意識、館員閱讀要求,提供物質保障、購置專業文獻、設立館員閱讀專柜、制訂閱讀計劃、閱讀方法引導、閱讀成果考核才會讓基層公共圖書服務品質提升。
(一)開展閱讀教育,培養閱讀習慣
基層公共圖書館將館員專業閱讀納入到制度建設中,強化專業閱讀在館員管理制度和圖書館規劃化中的分量,建立館員職業閱讀引導機制和激勵機制,倡導圖書館員專業性閱讀。定期開展館員閱讀活動,如閱讀研討會、專業經典賞析、營銷、服務、了解學習某一方面的資源等活躍館內學術氛圍的活動,培養專業閱讀的情趣,才能使圖書館面貌一新,健康發展。
(二)推薦閱讀書目,引導閱讀傾向
館員進行閱讀需要關注哪些范圍與類型的知識,有哪些必讀書目,制定書目要形成統一共識,保證閱讀的主動性和系統性,同時注重閱讀的時代性。從歷史、人文、建筑等各個層面闡述公共圖書館的服務以及行業精神。通過書目指導、名師指點、論文、資料閱讀,優秀圖書館網站,專家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學習使館員閱讀系統規范化。圖書館員強調合作,同時也強調人盡其才,特別是基層公共圖書館員,可見閱讀的重要性。
(三)改善閱讀行為,注重閱讀方法
改善閱讀行為,首先,館員的專業閱讀量要做出長遠的規劃。不同部門閱讀量可以不同,但必須有定期定量的閱讀。其次,紙質書籍有一定量的滯后,網絡資源迅捷,但都需要館員的判斷,獨立思考,需要兩者結合閱讀。合理利用館藏資源,組織館員定期閱讀,鼓勵館員特別是青年館員進行專業閱讀,包括瀏覽泛讀和精讀。針對不同的題材、對象,選擇符合自身閱讀,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技巧提高閱讀效率。
(四)鼓勵科研創作,展示閱讀成效
“學而不思則罔。”在閱讀過程中做讀書筆記,將思考內容記錄,創作是閱讀的繼續,經過基礎閱讀、主動閱讀、分析閱讀,深刻理解閱讀對象的內涵,從而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通過寫作,把自己的思考和親身實踐融合,促進專業閱讀持續深入的發展。伴隨著信息時代全民閱讀活動和學習型社會建設轟轟烈烈的踐行,圖書館員作為知識和信息傳播的服務主體,其專業閱讀越來越重要。盡管是個體行為,館員閱讀習慣的形成和館員專業閱讀的開展將影響館員知識結構,理論運用于實踐,會像蝴蝶效應那樣,影響公共圖書館內的閱讀氛圍,影響基層公共圖書館職業的整體提升,影響公共圖書館內涵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雯,等.高校圖書館館員專業閱讀調查報告[J].圖書館雜志,2012,(6):48-52.
[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