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強
【關鍵詞】 語文教學;興趣;效率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8—0055—01
作為語文教師,怎樣才能讓語文走出一片新天地呢?我認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是我們必須做好的事情。那么,我們又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認為以下幾點值得大家借鑒。
一、結合語文特點,豐富語文課堂
語文博大精深、包羅萬象,那么傳授語文知識的課堂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這樣才能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熱情不減。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開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種。上課一開始以趣引入,會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教師要把課堂教學變成一種向知識奧秘探索的活動,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動,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的興趣勾起來。為這堂課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學得輕松自如,學得興趣盎然。自然會迫不及待地去學習。上課引入得法,導入繞有趣味,不但能將學生在課間休息時散放的心很快吸引到課堂學習的目標上來,而且能引人入勝,激發同學們聽課情緒,甚至對這堂課的成功,乃至整個語文教學效果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二、信任學生,把學習陣地交給學生
教學實踐中,我有這樣一個體會:給學生以充分的信任,相信他們有自制力,有自學能力。有些學生學習語文沒有興趣,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學習語文的天賦,對語文學習缺乏信心(這樣的學生不少)。這需要我們老師及時肯定和鼓勵,肯定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老師的鼓勵和期望會使學生對自己的評價產生懷疑,從而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評價自己。課堂上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老師的任務就是要讓他們也能積極參與起來,當眾給予肯定。課下再進行正確引導,使他們樹立信心,意識到“我能行”。
有人這樣說:“語文教師的天職,就是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陶冶學生讀書的情操。”可見,語文的高效必須有教師與學生的密切合作,教師激情投入,學生興趣濃厚,熱情高漲,教學效率自然會不斷提高。
三、投其所好,設置教學內容
文言文比較枯燥。不少學生不愛學習,認為很難。我們可以把它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強調文章給我們的現實指導意義,學生興趣就會增加。如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可以引導學生說:“在生活中,你們發現沒有,同樣一個道理,有的人說了對方會欣然接受,有的人說了會使對方大動肝火,這是為什么呢?”學生說:“有的人會說話,有的人不會說話。”教師乘勢利導:“會說對每個人的成功起著重要的作用。古代有‘三寸不爛之舌,強于百萬之師的說法。如今市場競爭激烈,要想成功就必須要具備會推銷自己的能力,這就需要會說。同學們,你想讓別人欣然接受你的建議和請求嗎?那么請認真研讀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這樣一講學生對課文就比較重視了。
四、因材施教,突出語文教學特色
學生的身心發展不同,智力能力不同,學習基礎不同,對他們的要求也應不同。讓他們都有收獲,這是讓學生對學習語文有興趣的一個關鍵。在教學中,我們既要關注學困生,又要滿足優秀學生。讓學困生能吃飽,讓優秀生能吃好。因此,我們要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措施,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讓學生們都有收獲。課上精心設計問題,難易搭配;課下布置彈性作業(難度不同的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對不同的學生提不同的要求。事實證明:不斷獲得成功,經常得到表揚的學生,學習興趣也在不斷地鞏固和發展;而屢遭失敗,經常受批評,斥責的學生,其學習興趣就會日漸衰減,直至完全喪失,由此可見,興趣和成功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所以,要激發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要創造條件,使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課堂提問中,較難的問題請水平較高的學生回答,較易的題目,則要請水平較低的學生回答,不可讓回答問題成為優生的“專利”。當學生回答問題遇到困難時,教師應適時地,恰到好處地巧妙給予啟發指點,使學生能順利完成任務,這樣因人而異,難易有別的提問,使每個學生都可能取得成功而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從而感受到成功的歡樂。
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濃厚的興趣,就能事半功倍。喜歡學習,上課就能積極參與;精力集中,在學習過程中就能主動學習;勤于思考,就能提出各種疑難問題;激發學習興趣,將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培養興趣,將使學生終身受益不盡。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