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瑞艷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0024-02
課堂上的傾聽并不是指簡單地用耳朵聽,而是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融入興趣、思維、感情等主動性的因素。傾聽,是學生獲取信息和提煉信息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徑和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是一個重要的語文學習習慣。學生在課堂上只有認真傾聽教師的講課,傾聽同學的發言,才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才能保證活動有效進行。難怪著名社會學家、語言學家卡耐基說:“一雙靈巧的耳朵,勝過十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币虼?,作為老師,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是非常重要。
一、明確目標,引導傾聽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表現欲強,絕大部分學生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沒有耐心去聽別人說,因而課堂上常常是學生在回答問題,另外的同學卻在干別的事情……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事可做,認為這不關他的事,教師這時應該給學生明確的目標,這部分學生應該干什么,告訴他們“聽”也是目標,在“聽”中學生能發現更多的問題,在“聽”中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總會抓住機會鄭重其事地強調:聽與說同樣重要。說是表達自己,讓別人明白,聽是尊重別人,弄懂別人的意思,說要大膽,聽要專心,老師欣賞積極發言的同學,同樣也喜歡專心傾聽的同學,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再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那才是最好的學生。
二、創設情境,樂于傾聽
事實上,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是不可能的。現代心理學證實,即使同一個人,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時間長短及注意點分布情況也不同。興趣永遠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但傾聽對于好動、活潑的兒童來說無疑是無趣的。但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是要想方設法從這種無趣中尋找和創造樂趣。借助文章題材,或以故事導入新課,或讓學生看圖講故事,再根據故事情節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故事貫穿教學始終,使課堂氣氛緊張而不死板,活躍而不紊亂,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整個教學中。
三、恰當評價,鼓勵傾聽
正確適當地評價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傾聽”的重要手段。所以“聽”的培養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揚,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如我經常會說:“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呀!”“ 這么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可真了不起!”“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幫了他的忙。”“大家看,這位同學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言,還加進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我們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課堂上學生怎么會不認真聽講呢?在評價過程中,要更關注暫時落后的學生,用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去捕捉他們的進步,讓這些學生也能享受到喜悅,促使他們更快的進步。
四、教給方法,善于傾聽
學會傾聽,需要良好的指導。教學生學會傾聽是教師的重要責任。我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從以下三個方面優化對學生“聽”的指導:
1.細化“聽”的要求
我在教學中就明確提出了“學會傾聽要五心”,即傾聽時做到: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言,都要聽清老師或發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才發表自己的意見。三要細心,當別人的發言有錯時,要求學生學會評價同學的發言,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新穎的想法。四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五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并重,相互促進。
2.發揮榜樣示范作用
學生的許多習慣都能從他的老師身上找到影子,為了讓學生學會傾聽,教師在課堂內外要特別注意言傳身教,要做一個耐心、專心、悉心的傾聽者,優秀的教師無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傾聽者。當學生在發言的時候,老師首先應帶頭專心傾聽,無論學生的發言是對還是錯,是流暢還是吞吞吐吐,決不在學生發言的時候做其他事,不輕易打斷學生的發言,教師的“傾聽”一方面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同時也是對學生人格的一種尊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
3.讓學生當“小老師”
教材中某些新知識有的學生已掌握,這樣的內容,我們就可大膽放手,讓學生當“小老師”給同學們講課,當學生的角色發生變化時,常會因新鮮感而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和關注。在教學中,我時常讓學生換位當“小老師”,如教讀課文、生字卡,這樣下面的學生聽得也非常認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曾有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痹谄綍r的教學中,只要教師善于捕捉教育契機,適時引導,就能使學生逐步養成傾聽老師講解、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學會傾聽,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生動、更精彩,會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