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四海
摘 要:微課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微課進行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高中生物教學利用微課,可以較為輕松地解決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并且在構建知識體系、實驗演示等教學活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該文針對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幾點實踐策略。
關鍵詞:高中 生物教學 微課 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6(b)-0093-02
隨著“微時代”的來臨,微信、微博等新名詞,出現在人們的學習與生活中。在當今教育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形式同樣發生著變革。微課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的一種全新的授課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引起了高中生物教師對微課教學形式的深入探索。
1 微課的涵義、特點、制作及其作用
(1) 概念。微課即微型課程,起源于美國,創立者為美國的戴維·彭羅斯。微課指的是以教學為目的的微型視頻,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或者是針對某一個教學環節的需要,而開發的一種情景化的教學視頻。
(2) 特點。微課課程針對的是教學中的某一個知識點,和課堂教學相比,只是一個片段,不具有系統性。微課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主題突出、內容明確、資源豐富、情景真實、節奏緊湊等。雖然形式“微”,但是內容追求“精”和“妙”。微課時長一般控制在10 min左右,采用多種多樣的資源,來充實其內涵。
(3) 制作。微課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種,在選用制作工具上不必追求過于先進的設備,一部手機和幾張紙就可以制作。現在最常用的是制作PPT課件,然后把講授過程通過屏幕錄像制作成小視頻。
(4)作用。微課的實質是一種教學資源,可以在網絡上進行傳播。與傳統的教材相比,這種教育資源更傾向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選擇性學習。而對于教師來說,可以通過微課平臺或是網絡平臺,對微課進行評價與交流,更好地進行教學研究活動。對于家長來說,可以利用微課資源對學生進行輔導,收到較為顯著的學習效果。
2 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微課學習的現狀
2.1 微課類型側重多樣化
高中生物教學微課類型多種多樣,主要分為以下4類。
2.1.1 授課型
授課型微課側重于對生物知識中的重難點、考點等方面,主要以形式多樣的授課形式出現。教師對某一知識點進行講授,使難懂的知識內容理解起來淺顯易懂,便于學生掌握簡單明了的知識結構,更易于學生在更有效時間內實現學習的效率化。
2.1.2 解題型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學習問題,針對這些具體化的問題,可以將其制作成微課,其目的主要是為了解題。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解題型微課,可以對典型題型進行練習,了解解題思路,拓寬題型接觸種類。
2.1.3 答疑型
學生在學習生物科目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有疑問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需要教師進行答疑解惑,根據這一目的制作的微課,就屬于答疑型微課,其面向的受眾面更有針對性。學生可以多次觀摩答疑型微課,直到解決心中的疑惑。
2.1.4 實驗型
高中生物課程會涉及到很多實驗,生物教師針對所涉及到的實驗進行微課設計。微課內容包括實驗的教學設計、實驗的操作步驟以及實驗的演示等,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生動的實驗微課,對所學知識有更準確的認識。
2.2 微課設計與制作趨于精細化
高中生物微課設計與制作越來越精細。微課設計包括多個環節,可以歸結為以下4個主要環節。
2.2.1 選題環節
高中生物微課在選題環節中應當以小主題為對象,找準突破口,在微課有限的時間內,通過講解、觀察、討論等形式解決問題。而有些教師在制作微課時,選擇的題目過大,造成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能對微課內容進行有效講解,使微課失去了意義。
2.2.2 制作環節
教師在制作微課過程中,不僅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制作視頻,而且可以從互聯網中搜集到海量的課件資源,使所制作的微課更加生動。
2.2.3 錄制環節
視頻錄制是微課制作的重要環節。首先要準備相關的錄制設備;其次要對微課程進行腳本編制。一節微課的好壞和腳本設計有很大的關系。要防止當前在高中生物微課設計環節中,出現腳本臺詞過于繁瑣、語言缺乏精煉等弊端。
2.2.4 發布環節
微課制作好以后,要及時在視頻網站發布,方便學生下載或是在線學習。教師所制作的微課要盡量和課堂授課內容一致,這樣學生才能及時通過微課進行查漏補缺,使微課發揮最大作用。
2.3 高中生物微課在教學中的作用
2.3.1 引導學生預習,引導學生初步了解生物學科內容
高中生物知識點小而多,學生初步學習時會感到吃力,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把難懂的知識點制作成簡短的微課視頻,可以在校園平臺建立微課資源庫,供學生們自主選擇適合的內容,自主預習。
2.3.2 利用微課導入新課
微課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導入手段,以此來調動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生物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有經驗的生物教師,清楚地將要向學生講授的那些知識制作進微課。而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微課可以起到導入新課的作用。
2.3.3 答疑解難,化繁為簡
高中生物課程有很多難點,學生在理解起來有些困難,在課堂教學中穿插答疑解難的微課,這一新穎的形式受到學生們的歡迎,使晦澀難懂的生物知識和枯燥無味的生物實驗,變得生動易懂,由此推動了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3 高中生物教學中微課的實踐策略
針對當前高中生物教學的需要,結合平常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微課在實踐過程中宜遵循以下幾點策略。
3.1 高中生物微課教學可以作為新課導入手段
生物科目教學中有些內容由文字轉換成圖像,將更易于學生接受和理解,因此在導入新課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生物教學微課中,制作成微課視頻,學生在進行課前預習時更容易接受。
3.2 高中生物微課選題要遵循“小而精”
微課選擇主題要“微”,過大的主題不適合作為微課內容。生物微課主題選擇要考慮到多個方面,除了選擇主題本身要準確外,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學情,把多種因素綜合起來,選擇具有典型性的主題,突出微課主題的“小而精”。
3.3 高中生物微課主線設計要明確
生物課程中的實驗型微課在設計時,要明確實驗的目的,例如教師制作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分裂過程的微課,就可以把搜集到的網絡資料,制作成視頻課件,學生可以通過動態的視頻播放進行學習,而不是憑空想象。
3.4 高中生物微課教學調控手段要適合
在微課教學中,會采用一些調控手段,對于一節微課的知識容量進行有效制約。有些教師在微課制作中,片面追求大容量的教學內容是不可取的。因此生物教師要采取一定的調控手段,控制微課知識點含量,使學生花少量的時間,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習問題。
3.5 高中生物微課教學中,教師要做好角色轉變
微課視頻的錄制過程中,往往不需要學生的參與,教師在錄制過程中,要適當調整好自己角色上的轉變。首先在教學語言上,教師應當盡量做到言簡意賅,對一些重點問題,以通俗易懂而又簡練的語言進行表達;其次在教學儀態上,教師要做到儀表大方,盡量能跟講臺上講課一樣,以平等的心態進行教學,這樣更容易讓學習者接受。
4 結語
在當下各種新教育理念下,微課已經成為高中生物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中教師要在研究生物教材內容的基礎上,使用各種先進的現代化信息技術,利用互聯網網絡資源和各種視頻設備,制作出“小而精”的微課視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自身情況,隨時通過微課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實現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高中生物教師在生物教學中進行微課學習時,要遵循一定的實踐策略,這樣才能制作出精良的微課,真正發揮微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3.
[2]肖安慶,李通風.例談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生物學教學,2014(5):27-28.
[3]徐盼.不同翻轉形式的課堂教學效果比較[J].中學生物教學,2014(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