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略
摘 要:自油畫技巧傳入中國后,油畫創作逐漸在民間興起并標有顯著的中國元素記號,不僅對中華精神進行了良好的傳承,也提升了人們的審美意識和水平。近代油畫創作中蘊含的中國元素主要表現在:融合油畫意境,用筆墨勾勒中國元素之美;創新油畫風格,用色彩烘托中國元素藝術;營造油畫氛圍,用裝飾突出中國元素精神。加強近代油畫創作中蘊含中國元素需要多措并舉,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全面解讀中國元素;提高油畫創作技巧,升華中國元素內涵;注重油畫創作過程,傳承中國元素藝術。
關鍵詞:近代;油畫創作;中國元素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多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元素,它不僅融合了中華民族人們的智慧成果,也吸納了國外先進實踐經驗,是我國文化領域中不可多得的瑰寶。隨著物質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人們文化精神需求日益增長,在這種背景下,蘊含中國元素的近代油畫創作逐漸受到人們關注。油畫作為西方有代表性的藝術表現形式,如梵高的《向日葵》、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等。自康熙年間油畫技巧傳入中國后,油畫創作逐漸在民間興起,并標有顯著的中國元素記號,在創作過程中加入中國元素,在傳遞中華精神的同時,也提升了人們審美意識和水平,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在經濟、文化和政治交流越來越多的時代中,必須加強諸如油畫創作的文化軟實力,根植于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借鑒其他文化的過程中,給中國元素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
1 近代油畫創作的發展歷程概況
近代維新變法后,部分有志青年積極赴國外學習油畫創作,如寫實派代表人物徐悲鴻等,但后來我國一直處于戰亂時期,社會環境較為動蕩,使得油畫創作進入低迷期。直到新中國成立,油畫創作才重新煥發生機,隨著改革開放合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油畫創作逐漸進入鼎盛時期。
1.1 近代油畫創作的中國哲學印記
近代油畫創作過程中帶有濃厚的中華文化哲學印記,不僅代表著我國最有特色的民族審美意識和理念,也體現著繪畫藝術水平。繪畫創作與哲學同屬文化范疇,兩者相互影響、關系密切,從油畫代表作中可以看出,如《黃河頌》《大地的女兒》等。藝術家在繪畫時都會加入相關的哲學思想,或抒發自身情感,或表達對現實生活的期待。因此,在研究帶有中國元素的油畫創作過程中,可以基于哲學的視角,全面解讀油畫中的中國元素。[1]
春秋戰國時代是我國哲學思想發展最早、最繁榮的時期,出現了儒家、墨家、道家等諸子百家,各類哲學思想盛行,促成了我國歷史中文化領域第一個百家爭鳴景象。其中,影響我國繪畫文化最深的是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其主要思想有“仁”“禮”“中庸”等,并提倡“過猶不及”。經過歷史的發展,油畫創作也逐漸吸收儒家思想,在加強自我繪畫修養的前提下,基于繪畫意境整體視角,融合繪畫精神與自我情感,增加繪畫的藝術性。同時,受到哲學思想的啟發,中國畫家拓寬了繪畫思路,打開繪畫視角,主動追求更高層次的繪畫意境。
油畫通過畫家手中的筆,勾勒出畫家內心真實世界,以另外一種無聲的語言表達畫家對現實生活的期盼或美好祝愿。近代油畫創作基于人們實際需要的角度出發,強調“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唯物辯證主義觀點凸顯“人”的重要性。人能夠通過發揮自身能動性,支配意識行為,在繪畫過程中加入中國哲學元素,將物質世界與精神文化世界有機統一并融合,形成新的繪畫風格,給人們帶來了良好的視覺效果,在欣賞繪畫作品的同時,也能感悟人生,體會人生百態,為升華人格特征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1.2 近代油畫創作的中國傳統精神
中華文化傳統精神涵蓋的領域較廣泛,在近代油畫創作過程中,這一藝術形態無一不展示著中國元素。從油畫造型的角度分析,能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多多少少都帶有具體精神含義,藝術家在下筆之前,都會在腦海中構造出作品的整體意境和風格,以筆墨勾畫等形式,展現在油畫作品中。人們在欣賞作品時,會帶有一定的主觀意識,正如莎士比亞曾說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畫家在刻畫造型時,應遵循自己內心意愿,結合中國傳統精神,創作出更有深度的藝術作品。[2]
從油畫色彩的角度分析,色彩符號是近代油畫表現藝術形式之一,它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人們對美的需求是與生俱來的,但受到外界環境因素和個體差異性的影響,需求層次會有所不同,在油畫色彩中,如何將色彩有機融合,要求畫家對色彩有著獨特見解,并能夠通過畫筆展現出來。
從油畫原材料的角度分析,顏料量的使用,直接影響著繪畫中感情色彩的表達。在近代油畫作品中,存在很多帶有中國元素的繪畫作品,它們通過變換油畫材料,將繪畫整體結構與中國傳統精神相連接,展現著中華文化精神的獨特魅力。繪畫作品的畫面感是否強烈,決定著作品的是否能給人們留下印象。因此,如何利用好油畫原材料的表現力,吸引人們注意,需要每一位畫家認真思考并研究,結合歷史發展背景,不斷深入探究繪畫創作過程的中國元素。
2 近代油畫創作中蘊含的中國元素
近代油畫創作過程中蘊含的中國元素,主要可以從畫面意境、筆墨勾勒、整體結構等方面進行分析。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畫家在創作作品時可以使用的材料類型、可以創作的類型不斷增多,在這種時代發展的大環境下,如何找到油畫創作過程的中國元素,更加突出我國文化發展的特色和優勢,需要畫家立足于具體中國元素,找到現代化繪畫藝術與傳統元素的平衡點、連接點,促進我國油畫創作繁榮發展。
2.1 融合油畫意境,用筆墨勾勒中國元素之美
我國繪畫藝術主要強調意境氛圍,凸顯油畫深層次的藝術性,筆墨勾勒是油畫創作中藝術家最常用來表達情感的載體,如果畫家的筆墨勾勒技巧較高,能直接從畫面中品味出作者的“喜”“怒”“哀”“樂”。跟西方寫實油畫相比,我國油畫更具有中國元素的特色,將油畫繪畫技巧與傳統繪畫技巧相融合,通過線條的粗細表達畫面整體結構。此外,中國元素還體現在畫面空間轉換中,主要有二維和三維空間的自由變化,更能營造唯美意境。[3]目前,很多畫家沒有意識到筆墨勾勒的重要性,盲目地模仿西方三維空間繪畫形式,使得作品缺乏新意,讓油畫作品失去了中國本土特色,不利于中國元素的傳承和發展。因此,畫家必須立足于中國元素,吸收精華部分,融合到油畫意境中,提升作品的藝術性。
從中國繪畫歷史的角度分析,中國元素更能表達出人們所需要的東西,成功的作品具有意境美、筆墨技巧高等特點,如果在作品中加入中國元素,以油畫創作藝術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更獨特的視角展現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是沒有國界的,但藝術是具有個性特征的,從弘揚傳統文化的角度分析,近代油畫創作構圖多樣,色彩樸實,都帶有中國元素的印記,畫家應不斷積累中國元素,更全面解讀中國元素的特點,將其運用到繪畫創作過程,提升油畫創作的民族性。
2.2 創新油畫風格,用色彩烘托中國元素藝術
油畫作品的色彩影響著整體風格和格調,具有中國元素的油畫偏愛用水墨,通過最簡單的墨色,展現出“色彩”的變化。畫家可以根據作品需要表達的情感、襯托的人物等方面,以墨色的深淺來表達,與西方油畫相比,雖然運用的顏色比較單一,但這也正是中國元素的體現。把油畫風格與藝術創作相結合,將西方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運用意境創作和色彩烘托,在油畫中加入中國元素,促進油畫藝術民族化。受到我國發展文化政策的影響,油畫藝術在幾年取得了一定成績,不同風格的油畫極大地促進了我國藝術事業,在這種背景下,藝術家只有更全面地運用中國元素,從中華文化中吸取精華,形成自身繪畫特色,敢于創新色彩符號的搭配形式,借助現代化藝術理念,才能促進中國繪畫藝術持續發展。
油畫色彩的功能是極其強大和具有可塑性的,與我國傳統繪畫相比,有一定的優勢,它能對畫面肌理效果產生很大的促進作用,能較好地傳達畫家內心,根據畫面藝術和色層美,將傳統油畫中的寫實對象加在色彩表現形式中,以一種全新的創作風格和質感,改變著人們的審美意識和審美理念。近代油畫的風格突出人的特性,帶有畫家自身思想和中國元素,風格化是我國油畫發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區別于西方藝術的主要標志,是對傳統中國繪畫藝術的傳承,凝聚著中華優秀文化。需要注意的是,色彩這種中國元素,與西方強烈的視覺沖擊相比,中國油畫更趨于柔和化,在素材類型比較豐富的情況下,主要以創新風格為主,以水墨色彩整體烘托畫面。但如果需要刻畫人物形象時,突出某一個點或面時,則通過水墨間細膩變化表現,如“人體藝術”等。
2.3 營造油畫氛圍,用裝飾突出中國元素精神
裝飾元素是中國油畫創作過程中特有的文化表現形式,借助民族裝飾等元素增加了油畫的可知、可感性,能較好地引起共鳴。以這種裝飾元素出現的中國油畫,展現了藝術家在創作過程的豐富想象力,用作品的藝術氛圍將帶有中國特色的裝飾元素有機融合在一起,使得畫面更加具有層次性。
我國裝飾元素較多,隨著藝術的不斷發展,油畫在創作過程中可以汲取現代化元素,以濃厚的東方底蘊營造油畫氛圍,塑造油畫整體結構,以畫面的藝術格調感染人。我國地域面積廣闊,民族眾多,每個民族都有著獨特的文化元素,給中國油畫創作提供了良好條件。因此,畫家在創作作品時,可以先深入民間體驗,結合社會實踐經驗,讓繪畫作品帶上自身對生活的感悟,合理處理繪畫細節,在文化精神領域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如果想要在日益競爭激烈的文化市場中贏取地位,畫家們應不斷借助中國裝飾元素,如少數民族的“圖騰符號”“宗教符號”等,以更加獨特的視角,構造出不同的繪畫作品。[4]如新疆少數民族油畫家們喜愛“風情畫”,其代表作品有《把好馬獻給解放軍》等。西藏少數民族油畫家們喜愛“宗教畫”,每個區域的畫家在選擇裝飾元素時,會受到地域因素、風土人情、歷史背景等方面的影響,人們在欣賞過程中,應主動結合畫家的背景,更全面地品味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3 加強近代油畫創作中蘊含中國元素途徑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各國在文化領域的交流日益密切,加大了市場競爭。從油畫創作中蘊含的中國元素來看,我們必須尋找到現代藝術和傳統繪畫之間的溝通橋梁,借助民族裝飾元素、繪畫技巧和油畫創作過程,加上時代賦予的新含義,推動中國油畫作品走出國內、走向世界,提高在油畫領域的影響力,形成獨樹一幟的中國油畫風格。
3.1 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全面解讀中國元素
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其文化表現形式、元素積攢了我國人民的智慧和成果。在發展油畫的過程中,如果完全摒棄中國傳統文化,將會造成油畫中國元素的缺失,使得人們在欣賞作品時缺乏歸屬感,找不到共鳴,同時,過分依賴西方油畫創作藝術,也不能很好地促進我國文化事業持續發展。因此,加強近代油畫創作中蘊含的中國元素,必須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全面深入了解我國歷史背景,抓住有特色的中國元素,借助現代化繪畫技術,加入自身創作靈感,營造更具有深意的藝術氛圍。需要注意的是,尋找中國元素時,畫家必須基于人們最實際需要的角度,以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發現中國元素,不要過分追求“新意”,也不應過分迎合人們需求,讓油畫藝術失去其本身的色彩。[5]
3.2 提高油畫創作技巧,升華中國元素內涵
油畫家的創作技巧、筆墨勾勒處理方式影響這中國元素的展現。目前,部分繪畫家在創作時,偏愛追求作品的縹緲意境,從而忽略了最基礎的創作技巧,使得作品缺乏相關的深度和含義。在這種情況下,畫家應在日常創作中更加注重自身油畫基礎,加入筆墨處理方式,結合油畫的色彩、原材料,突出中國元素的核心,創新油畫風格,升華中國元素內涵,為油畫作品添加中國特色,實現“畫面”和“意境”的結合。實際繪畫過程中,畫家可以將“國畫”與“油畫”融合,細化油畫創作結構,以細膩的筆墨勾勒塑造更富有感染力的作品。具有中國元素的油畫作品,不僅能表達自我情感,也利用油畫的神韻,更全面地詮釋中國精神。
3.3 注重油畫創作過程,傳承中國元素藝術
眾所周知,如果畫家在創作過程中沒有靈感,找不到創作思路,可能會降低作品本身的格調和意境,如果畫家遇到創作“瓶頸”,可以放寬創作視野,汲取中國裝飾元素,以傳統藝術的方式,打開創作新路徑,突出中國油畫特色。從哲學的角度來說,畫家應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傳統中國元素,不斷創新藝術表達形式,將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融入作品。同時,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中國元素,用現代藝術豐富油畫創作,提升我國在文化領域的競爭力。
4 結語
近代油畫創作中蘊含的中國元素極其豐富,對促進油畫領域健康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在文化碰撞日益激烈的時代,畫家只有立足于璀璨的中華文化,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中有特色的中國元素,提升油畫創作的民族特征和藝術特征,才能不斷創新油畫意境和風格,彰顯油畫獨特魅力。同時,畫家應加強自我繪畫修養,樹立終生學習的意識,主動更新油畫創作理念和方式,多借鑒和吸收中國元素的優勢和長處,借助先進的哲學思想和傳統文化精神,豐富繪畫創作過程的文化內涵,多在平時練習筆墨技巧,在創作過程中融入中國元素和自身豐富經驗,為提升人們的民族審美水平和意識做出貢獻。充分彰顯出我國油畫創作領域的特色,將先進的中國元素以油畫創作的方式傳播出去,積極實踐“文化走出去”的發展戰略,提高我國綜合文化軟實力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張巖.論油畫創作中中國傳統元素的運用[D].吉林藝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3:12.
[2] 張開宇.近現代油畫創作中的中國元素研究[J].文藝研究,2013(12):160-161.
[3] 倪峰.中國當代油畫創作中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J].大舞臺,2014(10):51-52.
[4] 王芳芳.中國傳統元素在當代油畫創作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5(23):33-34.
[5] 敖玉楣.中國當代油畫創作中民間美術元素應用試析——兼論民間美術元素傳承保護入課堂[J].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14(04):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