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愛鄉


摘 要:水彩畫在藝術舞臺上已經有百年歷史,也可以稱之為百年文化,加之時代與社會的進步發展,水彩畫逐漸衍生了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以及透明、清澈的藝術魅力被大家認可。水彩畫作為一個不斷發展中的畫種,其開始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點和風格。
關鍵詞:當代;水彩畫;特點
水彩畫是用水調和透明顏料作畫的繪畫方法之一,也將其簡稱為水彩。但是由于調和顏色過多和覆蓋情況會使得色彩出現較臟的情況,所以一般不適合成為大幅作品,只適合制作相對清新明快的小幅畫作。水彩畫在我國的繁榮發展出現于改革開放之后,且伴隨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對于藝術品位的追求,所以對于水彩畫更為推崇。本文就我國水彩畫的特點以及風格展開研究并總結幾位水彩畫藝術家的代表作品,下面展開詳細分析。
1 水彩畫藝術特征分析
就中國水彩畫來說,其與西方的水彩畫存在著諸多相似特點,但是又存在著明顯不同的藝術特征。我們來對獨具藝術特征的代表來進行說明。古元、哈定他們的《松花江畔》以及《上海九曲橋》就是最為典型的代表,從中我們能夠剖析我國當代水彩畫藝術特征。
1.1 紙的透明性
目前水彩畫中的透明性與我們所了解的傳統水墨畫有極為類似的地方,很顯然其是在融合水墨畫的基礎上所逐漸衍變而成的新內容。當代水彩畫,其基礎是白色的水彩紙,但是注意必須保證其材質是絕對優質的,因為優質的畫紙,其本身所具有區別于普通畫紙的明亮光澤以及抗滲透性,能夠對水彩原料進行直接且良好的反映。還有一點就是當把顏料、白色水彩紙二者進行融合,還會增加朦朧的美感。
1.2 水的媒介性
我們都知道形成水彩畫最為重要的媒介就是水,當水發揮其所具有的調和功能后,使得水彩交融并產生視覺效果。所以,就此來看,水已經作為水彩畫形成的關鍵。水的加入和運用很重要,所以說加水最后對水彩顏料的改變良好與否已成為一門藝術,一旦水加得太多,那么就勢必會出現顏料濃度不足的情況,最后所畫事物的形體以及顏色都無法成功表現出來;與之相比,如果水使用太少,那么最終所調顏料就會覆蓋白色水彩畫的光澤,使得水彩畫缺乏了明、潤的特點。就水運用這一問題來說,當代水彩畫將其發揮了淋漓盡致的效果。例如我們已經提及的《松花江畔》,其內容上只有湖光山色,最為特別的就是那一片水色,能夠將湖泊的自然美表達到極致,無論是多一分還是少一分都會影響所呈現的美感。
1.3 顏色無覆蓋性
不具覆蓋性就是現代水彩畫所具有的特點之一,具體對此特點進行總結性說明:水彩畫中使用到的亮顏色相對較多,所以使得水彩具有相對明顯且透明的特點;水彩畫本身所使用的紙是白色的,所以為了保證水彩紙的光澤效果,要求亮顏料不能帶有覆蓋性特點。
1.4 描繪準確性
由于水彩畫具備透明性、不具覆蓋性等多種特點,所以要求其描繪上也必須做到準確無誤,不得反復描繪的情況。所以,這就對畫家提出了相對嚴苛的要求,要求點到為止,不能拖泥帶水反復描繪。這一點要求跟我國的書法藝術倒是有相似之處,要求作品一氣呵成。
1.5 水色交融下的虛實美
說到水彩畫,我們會想到顏色、亮度以及以人為本等等特點,這些特點的基礎就是水、水之間的交融——色、色之間的交融——光、影之間的交融。所以,總結來說無論是朦朧美、明凈美、韻律美都濃縮在水彩畫中,最后為人們帶來視覺享受。
2 水彩畫藝術風格分析
從藝術風格上分析水彩畫,其表現出了民族特色以及名家賞析兩點,下面就相關內容進行說明。
2.1 具有民族特色
對水彩畫風格進行分析,我國當代水彩畫風格有別于西方水彩畫。從民國時期的水彩畫進行分析,民國階段具有明顯的國外水彩風格,當代水彩畫與之對比,已經發生了變化,但是仍舊具備了民國時期風格特點,其中民國風格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西方的油畫、繪畫風格以及藝術內容等。在綜合了多種風格的基礎之上,最終呈現了現代水彩畫的全新內涵和精神風貌。我們以上海九曲橋為例見圖1,畫中能夠看到那湖水就像我們生活中真真切切能夠感受到、接觸到的大自然的湖水一樣,然后我們能夠看到藍天白云下的湖光山色,從圖1畫中內容來看,我們足以看到水彩畫的特點——透明、輕快。但是畫中對建筑以及人物的描繪,則選擇了覆蓋性相對較強的顏色,也體現了不透明的特點,似乎感覺與西方水彩畫特點的不同之處,但是其所表現的覆蓋性與西方油畫藝術風格類似,具有明顯的抽象性特點。
2.2 具有生活寫實性
張美莉,當代生活寫實作品代表水彩畫畫家之一,對其畫進行分析,其更具備的是恬靜、平實以及雅致,是田園式生活的一隅。很顯然,其已經把生活體驗轉移到畫作中,如果說畫作本身是相對困難的事情,那么生活式的畫作無疑少了無味,充滿幸福感。從其畫作內容來看,張美莉借助了有限的空間把藝術張力放大到極致,在我們看來紙筆在她手中好像充滿了無形的力量,即便是再復雜的構圖都能夠被她挖掘,成為讓人看了生動、有趣、安逸以及雅致的作品,這就是藝術的精妙之處,能讓人忘卻煩惱,發現生活之美!圖2為其作品。
3 結語
水彩畫在中國當代發展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點以及風格,讓人們看到了有別于傳統藝術之外的一門藝術,也更多地感受到了藝術上的美以及生活中的美,在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今天,會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路露.現當代中國水彩人物畫表現力研究[D].青島大學,2012.
[2] 涂詠紅.中國傳統繪畫對當代水彩畫的影響[J].藝術教育,2014(3).
[3] 廉曉慧.論當代中國水彩畫的意象性表現[D].西安美術學院,2012.
[4] 陳郁.論中國水彩畫的“中西調和”[J].設計藝術研究,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