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城坊
摘 要 中學德育課作為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對學生道德品質、健康心理等養成起到關鍵作用。當下中學生德育課所依靠的平臺比較少,主要是在課堂教學這個平臺上進行的。隨著網絡覆蓋面的擴寬,特別是微信等網上交流平臺的廣泛使用,將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微信平臺相結合,利用微信平臺傳播信息快、關注度廣等優勢來提升德育課教學水平,這對本門課程教學方式一大創新。盡管新的網絡平臺定會逐漸成為中學德育課不可缺少的授課渠道,但是我們應該如何利用好這個平臺還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 中學德育課 微信平臺 優勢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6.065
Abstract As a compulsory course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moral character, healthy psychology and so on. At present,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ly on the moral lessons of the platform is relatively small, mainly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n the platform. With the network coverage widening, especially the wide use of micro channel and other Internet exchange platform, will be th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and micro channel platform combining, the use of micro channel platform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quickly, attention degree is wide wait for an advantage to enhance the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level, which of cours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a great innovation. Although the new network platform will gradually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medium of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but 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this platform also need to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research.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moral course; WeChat platform; advantage; problem; strategy
微信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微信支持操作系統平臺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絡流量)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還可以共享媒體資料。作為新興的且已被多數人應用的網絡媒體的微信,自身所具備的功能特點無疑為中學德育課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
1 微信平臺下中學德育課有序開展的可能性
1.1 當前中學德育課所面臨的問題
第一,當前中學生對德育課興趣低下。首先,盡管新課改不斷推進,但受傳統教育觀念束縛,教師教學重知識、輕智慧、忽略中學生德行的培養,從根本上堅守傳統教學的講授模式,多數中學生在德育課的學習方式未能形成自主、探究性學習,被動接受式依舊普遍存在,無法提升自身對課堂受學的積極性及對本學科興趣程度。因此,要使新課改很好地進行下去,教師就必須去想方設法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當前對中學生進行授課平臺單一。傳統的中學生德育課都是在固定教室,教師教、學生學的課堂模式下進行的。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中學德育課也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并且也加入了少量的課外活動,但是在新興的一些網絡平臺上運用得卻不是很多。
基于當前中學生德育課所面對的一些問題,我們必須要找到更多的資源和平臺來對中學生進行轉識成智的能力培養。
1.2 微信平臺下進行中學德育課教學的優勢
陳萬柏教授認為德育課程載體“是指承載、傳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能為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所運用,且主客體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種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微信作為一種新興的網絡交流平臺,筆者認為是能夠承載中學德育課內容并使師生發生相互作用的一種新型德育的載體,并有其必然的優勢。
第一,微信信息的傳播是積影音、圖片、文字等于一體的。這樣的一種新的網絡交流平臺集各種資源于一身,必然會受到廣大中學生的關注和喜愛,激發廣大中學生的興趣。中學生在使用微信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圖片和文字,有的材料還可以通過視頻和語音的形式表現出來,而這樣的一種圖文并茂、聲情并茂的形式一定會得到學生的認可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第二,微信的信息傳播速度快、及時。中學德育課是一門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課程。而且中學德育課的部分內容更新快,然而傳統以課堂教學形式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又不能滿足這種信息快速傳播的方式,所以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借助一種能夠快速傳播信息的媒介,而微信平臺信息傳播快的特點正好符合這一要求。
第三,微信平臺簡單易操作且傳播途徑廣。微信作為一種新興的網絡交流平臺,必須簡單易操作才會得到更多人的承認,才能夠得到更廣泛的使用。此外微信信息傳播的途徑多,可以是簡單地發送文字消息,也可以是發送語音消息,當然還可以是朋友圈,那么對于信息量比較大的材料,還可以通過建立微信公眾號來進行傳送。中學德育課的內容量大且還可能時時會加入一些時政信息,所以完全可以建立一個中學生德育課的微信公眾號,通過公眾號來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讓微信公眾號來分擔一部分對中學生進行德育課內容傳授的責任。
2 當前微信平臺下中學德育課所面臨的問題
2.1 傳統教學模式對微信平臺與中學德育課有效結合的阻礙
新課改后,中學德育課授課方式雖理論上有了大的突破性改變,但眾多學校依舊延續著傳統“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作為知識的主要傳授者,將書本內容通過單一言語傳授,板書或電子白板機械灌輸給班級學生,使學生處在被動接受知識狀態,阻礙了中學生主動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下,學生的時間又被各科的課后作業、課外補習和課外培訓所占用,缺乏對知識獲取渠道的選擇性與創新性;老輩德育課教師對新興網絡軟件接受速度緩慢,思想保守不易嘗試新型事物,這也致使微信平臺在教學領域的應用受到阻礙。這些均給微信平臺與中學德育課的有效結合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2.2 泛濫的網絡文化使大眾對網絡平臺內容的信任度降低
作為信息技術的產物,網絡文化有其自身的特征,如網絡文化具有虛擬性、開放性、自由性的特征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
第一,網絡文化的虛擬性導致其內容泛濫。人們在網絡上可以隱去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等所有不想讓他人知道的信息,以任一姓名、性別、年齡等注冊并登錄某一社區,成為其中成員,借助文字、圖片等與其他成員開展各種活動。正是由于這樣一種環境,各個用戶可以使用匿名的方式向網絡上傳播各種信息,甚至是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帶有強烈意識形態的信息。因此網絡上的不良信息不僅不利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弱化了其道德思想。
第二,網絡文化的開放性導致其內容泛濫。網絡是對所有人開放的,持不同政見、不同觀點的人都可以上網瀏覽信息、訪問網站、開展各種活動。正是由于這樣的一種開放性,使得各色各樣的人都可以在網絡上傳播自己的觀點,發表自己的意見,從而也使網絡上充滿了各色各樣的文化,甚至是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文化。而一些人正是利用了青少年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來影響青少年的發展。這樣的一種開放性導致網絡充滿了各種不良的信息,弱化了中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第三,網絡文化的自由性導致其內容泛濫。網絡文化的自由性是指人們在網絡上的交往活動體現了最自由、靈活的信息交流方式。正是由于這樣一種自由的交流方式,使得網絡用戶可以自由地相互傳播各種文化內容,并且這里的一些內容沒有得到很好的鑒別和篩選就進入了網絡。而中學階段,學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強、自控力差、他律性強、易受外界事物影響等年齡段特點,若管控不當,很容易在繽紛復雜的網絡文化中誤入歧途、迷失方向。
3 優化網絡微信公眾號平臺下進行中學德育課教學的策略
3.1 指導學生有效利用中學德育課微信公眾號
中學德育課微信公眾號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實用的學習平臺,大多中學生只是把微信作為一種交流的平臺,并沒有想過要通過它來進行學習,這種觀念的形成對日后學習途徑的改變的適應能力起到阻礙作用,無法有效做到積極主動地發現式習得知識。所以在建立中學德育課微信號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中學生把中學德育課微信公眾號與學習結合起來,提升學生自身學習效率。因此,在平臺推廣前期和應用過程中,中學德育課教師應扮演關鍵性角色,就這要求,教師對微信平臺應用的熟練掌握、推送課程信息的及時準確、生成教學的精煉嚴謹。其中,生成教學是針對學生在自主閱讀微信公眾賬號推送有關德育課內容后,教師要及時結合學生實際知識積累程度和理解能力的水平給予及時的德育課程知識點總結,讓學生既對微信公眾號里的德育課內容產生興趣,又能夠在教師的生成教學下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
3.2 促進微信公眾號網絡平臺教育與課堂教學的結合
傳統的課堂教學雖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但中學德育課課堂教學依舊是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主要途徑,網絡平臺只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形式。新時代背景下,教師應轉變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是中學生學習的主要平臺,必須堅持課堂教學,但也必須在課堂教學尋找新的教學平臺,以豐富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并面臨著許多的問題,其中網絡成癮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所有利用網絡平臺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適度,教師必須對其加以引導。
3.3 優化中學德育課微信公眾號的內容
微信作為一種網絡交流平臺,娛樂性質被大眾挖掘,其內容之所以吸引大眾,是由于其內容是圖、文、音、影等各種資源的整合。那么,中學德育課微信公眾號要如何做,才能吸引中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其瀏覽的興趣呢?筆者認為,一方面,中學德育課微信公眾號的內容要符合中學生審美需求,要把文字內容與圖片、語音、動畫、視頻等結合起來,使用較新穎的動畫或者視頻來展示課堂內容,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對高遠的大道理易產生抵觸心理,因此中學德育課微信公眾號的語言要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習慣,通過真誠、優美和幽默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
總之,筆者認為,若想真正讓學生達到轉識成智,轉智成德,就必須在教學方式上找到創新點,真正找到通往學生內心的路徑,而微信平臺的應用作為當今時代一種必然趨勢,恰是中學德育課教師應該考慮,使其與自身教學良好結合,營造出1加1大于2的有利課堂的難得機遇。
參考文獻
[1] 陳萬柏著,張耀燦,秦在東主編.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倫[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2] 余海菊.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構與重塑[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4.
[3] 楊直凡,胡樹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構建與創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7.
[4] 李曉飛.論網絡文化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J].科教園地,2010.5.
[5] 魯俊海,閆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