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玲
摘 要:對水污染設施運行進行監督管理,是為了提高水污染設施運行的效率,也是為了達到減少水污染目的,使民眾生活在水質較安全的環境里。本文根據實際情況,淺談了水污染設施運行的監督管理現狀,對水污染設施運行的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初略的分析,提出幾點個人的建議僅供環保工作人員借鑒或參考。
關鍵詞:水污染 設施運行 監督管理 問題與建議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6(a)-0000-00
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一、水污染設施運行的監督管理現狀
隨著國家基本建設快速展開,國民經濟產值增速較快,工業、農業生產大力發展,城鄉差別進一步縮小,村鎮企業、家庭作坊等建設的快速進行,城市、農村發展變化飛快。工業生產污廢水的排放,農業生產殺蟲劑的使用,民眾生活使用無法降解的購物袋、生活垃圾等,都造成了環境污染、水質污染。國家雖然先后出臺了污水排放標準,水環境質量標準等等,三令五申的強調工業生產企業、農業生產單位必須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必須加強污水排放管理。有的企業照章執行,水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有的企業對污水排放沒能實行監督管理。使目前各大江河水系水污染現象嚴重,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僅有32%左右的江河水系沒受到污染。2015年國家關于《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出臺,“水十條”將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為了狠抓工業污染防治,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國家決定于2016年底前,取締一些環保設施較差的、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十小”企業,像小型造紙、制革、印染、染料、煉焦、煉硫、煉砷、煉油、電鍍、農藥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
二、水污染設施運行的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
1、環境保護意識不強
市場經濟開放,各行各業在消費市場上展開激烈的競爭。部分生產企業為了在市場上占據一定的份額,大打價格戰、促銷戰,企業一些領導將管理重點放在了生產的品牌打造上,生產品種的創新上,生產產量上,生產成本節約上,生產銷量上,生產的產值和利潤的多少上。忽略了生產對水源、水系污染自然環境的影響,環境保護思想意識不強、認識不高。使一些水系的水質遭受嚴重污染,直接危害著人類健康。2015年6月17日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的香隅鎮地處長江南岸,鎮里數千畝農田也變成了荒地,只因化工園污染灌溉水源。這些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物,多項污染物超標。其中苯的含量是13.7,超標136倍。
2、水污染設施運行效果不理想
雖然一些企業或一些高污染行業在防治污染方面做得較好,均已經按照環保要求增加資金投入,認真學習了污廢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等相關的技術文件或技術規范,配備相應的排污、排廢水處理設施,張貼了《水污染防治法》、《水法》、《水土保持法》等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水污染治理設施通過了相關管理機構檢查且合格開始投入使用,企業節能減排效果不錯,污水排放量也大大減少。但總體來說水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效果仍不理想。一些新增企業通過了環境影響評價,辦理完相關的審批手續,就開始投入生產,企業水污染治理設施運行了一段時間。有的企業僅僅是通過了檢查驗收就停止使用水污染治理設施。有些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污染物排放量不斷增多,但水污染治理設施還是當初建廠開業時期的規模,沒有根據增產規模相應增加治污設施,企業水污染治理設施處理能力與生產能力不匹配。這種不配套的情況直接影響了水污染治理設施的正常運行,運行效果不理想、不經濟。
3、企業偷偷排放污廢水
一些企業為了獲取更多生產利潤,節約生產成本,減少污水排放設施的使用,減少污水治理藥劑量,以此達到控制生產費用的目的。遇到環保局等相關機構工作人員進行監督檢查或抽查時,有的企業才開啟水污染治理設施,有的或暫時關門停產,有的或正在檢修設備。有的經常偷偷排放污廢水。據河北省網絡問政綜合服務平臺2016年6月15日信息,石藥中潤藥廠每天晚上7點以后偷偷排放污染氣體液體,臭氣難聞。
4、監督難管理難
一些優秀的企業較重視環保,且水污染治理設施運行處理后污染物排放量,能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相應檢測指標。像本鋼集團于2016年年初制訂出臺《環保設施運行監督管理辦法》,企業內部重視監管在線環保設施運行情況,且多部門聯合監控、檢查,嚴格控制污水廢水排放量,環保部門履職,發揮其作用,保護環境。但并非所有的企業都注重環保,重視水污染防治管理工作,認真執行水污染防治法。國家于2008年已經頒布實施《水污染防治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一些企業在排放方面有所改觀。但實際上《水污染防治法》還不夠全面,有地表水污染方面的內容卻忽視了地下水污染方面的監督管理。當環保局工作人員在檢查一些企業水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時,在對一些企業的環保進行監督檢查管理時,往往感覺監督難管理難,執法更難,因為執法不夠有力,根據當前的法律對一些企業超排放要么罰得不多,要么罰得很多,對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追究力度不夠。所以水污染防治立法不夠健全仍需要進一步完善。
三、嚴格監督管理,保證設施正常運轉
1、提高保護環境意識
各地環保部門除了檢查監督各行各業的環境保護情況,還應經常進行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關愛健康的宣傳活動,應積極宣傳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生產模式。要提高各行各業保護環境的思想認識,要增強環境保護的思想意識,要讓每個企業從領導決策層到生產一線工人都知曉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都能認識到毀滅生態環境的后果。使每個企業在消費市場上進行激烈競爭的時候,在注重生產產品質量、數量、銷量和提高生產產值、生產利潤的時候,在進行產品改革創新的時候,還應特別注意生產過程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生產造成的污染排放物對江河湖泊水系水質的影響,對地球表面土壤的污染,對自然界的危害,對人類生存民眾健康的危害。
2、加強水污染設施運行的監督管理
一些企業或一些高污染行業應認真學習污廢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等相關的技術文件或技術規范,應按技術標準或規范增加環保建設資金,加大環保設備的投入。應按環保要求配備企業水污染治理設施。企業相關部門不僅要認真學習《水污染防治法》、《水法》、《水土保持法》等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應加強宣傳,加強節能減排水污染設施運行的監督管理。不能為了通過檢查驗收就使用水污染治理設施,而應時刻保證水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當企業根據市場行情,打算增加資金的投入,擴大企業生產規模時,應充分考慮增加相應的治污設施,使水污染治理設施處理能力與擴大生產規模后的生產能力相匹配。環保局的工作人員應對一些新增生產企業進行認真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預防因新規劃和即將建設的新生產項目在實施后會對環境質量帶來不良影響,應嚴格審批手續,認真進行實地考察,嚴格把關,對不符合環評標準的、水污染治理設施不符合要求的企業不予批準進行生產活動,堅決堵住水污染的源頭。促進文明生產,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3、加大監督力度杜絕違法現象
環保局等相關監督檢查機構應強化日常性監督檢查機制,應建立完善檢查制度和激勵機制。對所有的排污企業應采取白天、晚上都進行檢查的工作方法,要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重點排污企業實行重點監控管理的方式,應建立監測、檢測、檢查臺賬,建議通過互聯網建立公共信息平臺定期公布檢測、檢查和抽查結果,將處理措施和處理意見及時在公共信息平臺上進行公布,堅持公開透明的工作原則。對有過晚上偷偷排放的企業,應采取隨機抽樣檢測、檢查的模式對其進行認真檢查,用實驗檢測數據或監測數據進行監督管理。各級環境監測部門應加大監督力度杜絕企業違規違法的現象。應建立全民監督環境污染管理體系,通過互聯網絡、通信設施和郵政系統設立舉報平臺或信箱,讓一些無視環保法,不重視水污染防治的企業,受到人民的監督、社會監督,使人類有一個健康生存的環境,有利于國家經濟社會穩定持續向前發展[3]。
4、完善法律法規嚴格監管
環境保護部門對一些重視環保、每次檢查污染物排放量都能夠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或相應檢測指標,水污染治理設施都能正常運行的優秀企業應予以表彰或獎勵。環保部門應經常總結分析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一步完善水污染設施運行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對所有排放企業進行嚴格的監管。環保局應加強內部工作人員的培訓學習,特別是從事執法監督和環境監測的工作人員,應及時掌握最新政策和最新規定。2016年6月環保部公布《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正在進行2008版大規模修訂,一些新的預防性規定和新的處罰措施等與2008版相比將有較大變動,待修訂方案確定開始實行時,環保局和監測機構的工作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必須熟知修改部分與原來規定的不同之處,才能掌握最新法寶,才能在日常工作中運用自如進行有力的執法嚴格監督。
四、總結
通過上述淺析,要想做好水污染設施運行的監督管理工作,環保監測部門的工作人員要有較強的責任心,要能夠在日常工作中秉公執法堅持原則,對污染企業必須進行實時監控全面監管。生產企業應運用新時代先進技術科學化管理企業,應運用最新的雙層動態成本控制機制進行生產成本的管理,創造生產效益,而不是減少水污染設施的運行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應充分認識江河湖泊等水系水質量的好壞將關系到全國人民的幸福,地表水或地下水甚至土地質量的好壞將關系到子子孫孫的幸福,保護自然環境人人有責。
參考文獻
[1] 姚金海.水污染治理產業運營模式創新探討[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4(02)
[2] 李海芳,隋峰.關于水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的監督與管理[J].生態經濟(學術版),2011(01)
[3] 許正娟.關于水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的監督與管理[J].污染防治技術,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