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柱
摘 要 學生能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們將來成功與否至關重要,農村小學生學習習慣現狀不夠理想,筆者通過多年實踐與思考,認為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單靠自覺的形成,它還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
關鍵詞 農村 小學生 學習習慣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0042-02
古人云:“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借簽前人的研究,結合筆者多年農村教學實踐和思考,認為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單靠自覺的形成,它還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
一、嚴格要求,規范行為
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過程中,學生必須逐漸根除自身不良的學習習慣。為此,學生需要有一定的意志力和自制力,而教師要持之以恒地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訓練,雙方配合才會有成效。
1.分階段,提要求,循序漸進。學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因此,對學生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要分階段地提要求。各階段的要求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互相銜接,才有利于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習習慣的培養。教學中,我對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要求是: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大膽回答問題;書寫工整、卷面整潔;自覺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完成作業后要認真檢查一遍。中高年級每周堅持寫兩篇日記,內容具體生動,能自覺地課外閱讀、寫出較好的摘錄筆記等。在訓練過程中,我分階段定了要求和訓練計劃,有的放矢的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的培養。第一階段是學生適應階段,主要指導學生掌握方法;第二階段指導學生按照老師教的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習慣,教師具體指導監督;第三階段鞏固學生已初步形成的良好學習習慣,使大部分學生具有一定的自覺性。
2.具體指導,悉心幫助。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需要指導學生掌握具體的學習方法,并進行有效的訓練,才能形成良好的習慣。教給學生具體的方法如:書寫注意基本筆畫書寫及間架結構安排;日記的格式、內容;認真計算、仔細檢查;預習、復習的方法。班主任多與課任教師交流,共同進行指導訓練,讓學生掌握應該做什么,怎樣去做。教給學生具體的方法以后,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個人能力不同,進行分層次教學指導。
3.嚴格監督,堅持不懈。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加強學生的自覺性的培養,這種培養是一個較長的過程。老師嚴格督促學生一絲不茍的完成各項任務,要長期、反復、堅持不懈地做好這項工作,一抓到底。再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的培養中,為監督學生認真完成任務,我堅持每周檢查各項訓練、作業平時隨意抽查或由班干部檢查各項作業、督促學生完成各項訓練任務。
二、家校配合,促其提高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說:“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當努力求得好習慣”。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在社會中“成龍”“成鳳”,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郭沫若說:“貝多芬之所以成為天才,是和他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分不開的。”由此可以看出,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老師和家長密切配合,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具有主要作用。
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是教師、學生、家長、社會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配合學校教育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指導家長掌握教育方法,他們才能配合學校搞好教育工作。
我通過家長會,向家長指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長從思想上重視家庭教育,在此基礎上,我教給家長具體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指導家長科學的指導、監督、幫助孩子學習,搞好家庭教育,促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經常與家長聯系,我在班上設置了家校對話本,及時與家長聯系、交流學生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及時教育。對于留守兒童家長,我一方面與照看他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加強交流,另一方面堅持每月與在外打工的父母電話聯系一次,交流學生的學習情況,共同探討教育方法。通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逐步使學生做到校內外、課內外一致。
三、注重激趣,培養自信
首先,榜樣引導。列寧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是活的教科書,具有生動、具體、形象的特點,對小學生具有很大的說服力、更強的感染力,對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具有潛移默化的暗示、指導作用。教師除了自身榜樣示范外,還要在學生中尋找榜樣,如在班上多表揚一些上課認真聽講,作業工整,遵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學生自覺模仿,形成習慣。
其次,因材施教。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造不同的成功機會,激發他們努力向上的興趣。這里說的成功,是學生學習生活中獲得的點滴進步和受到的表揚、獎勵,這些都能使學生產生成就。特別是對學困生,教師要分析有原因,研究教育方法,如:1.對智力型“學困生”要耐心引導,以“笨鳥先飛”的道理鼓勵他們。2.對學習不得法型“學困生”要從學習方法、思維方式等方面幫助他們,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3.對外因導致型“學困生”,要密切與家長聯系,促使老師、家長、學生一起談心,使他們走上學習的正軌。
再次,老師激勵。他是激發學生一步步前進的階梯,每個學生都想獲得老師的表揚、鼓勵。哪怕只是一朵小紅花、一個贊許的目光,一面小紅旗、一個口頭嘉獎。平時教師應該仔細觀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點滴進步,選用恰當的語言激勵學生。通過不同層次的表揚鼓勵,每一個學生都充滿自信。每一個學生都享受到陽光雨露,能健康茁壯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