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莉
摘要:聲樂教學課程是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必修課,也是專業基礎課,戲劇影視表演與專業的聲樂教學的有所不同,其涵蓋的內容更加全面,不僅要在教學將聲樂的專業性表現出來,還要將學科的專業性表現出來,戲劇影視表演,主要包含兩大板塊的內容:一方面是戲劇演唱,另一方面是影視表演。戲劇影視系進行聲樂教學時,不僅要在教學中體現本學科的專業性,還要將學科的規范性貫穿于教學過程中,注意在教學中掌控教學步驟和內容,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應該將這一作用發揮出來,在聲樂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多學科的教學,例如戲劇表演、形體、臺詞等,將教學的內容相互滲透,融匯成統一的聲樂教學,提高聲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戲劇影視表演 聲樂教學 教學體會
中圖分類號:J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6)16-0159-03
前言
目前,我國的電視行業發展較快,文化藝術行業繁榮,還有演員身份的吸引力,使得報考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近年來,我國的戲劇影視表演行業不斷進行研究,將研究目光關注在聲樂教學上,致力于尋找一種更適于表演的聲樂教學模式。但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聲樂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學的效果并不好,一種是過分傾向于聲樂課的專業教學模式,專注于聲音,忽視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這種教學的模式容易使教學脫離表演;另一種是聲樂教學的專業性不強,過于散亂,各種學科內容的結合毫無章法,嚴重降低了聲樂教學的規范性。在聲樂教學中,應該防止兩種傾向,能夠將將聲樂教學的專業性、規范性與教學的自由性結合起來,在合理的范圍內,將聲樂、形體、表演、臺詞等影視戲劇表演的基本要素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提高演員的素質。
一、 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聲樂教學的要點
(一)聲樂演唱
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聲樂演唱能力和演唱技巧是教學的基本目的,通過教學對學生的呼吸、音色、臺詞等進行培養,保證學生最基本的聲樂素養,能夠在戲劇影視表演中具備基本素養。
(二)聲樂表演
聲樂表演也是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表演是與演唱聯系在一起的,學生在演唱時注意表情,能夠彌補聲樂演唱的不足,提高學生聲樂演唱的效果,有了這些基本的聲樂訓練,能夠使學生在戲劇表演中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比如在現代電影《一步之遙》中有一些簡單的歌劇演唱,演員在演唱時,不僅要具有一定的演唱基礎,還要有專業的歌劇“表演”,使觀眾在觀看時,不會覺得演員的表演不知所蹤,在實際的戲劇表演的過程中,表演成為首要考慮的因素,至于演員的唱功如何就不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了。戲劇表演講究“形似”到“神似”,專業課在進行聲樂教學時,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模仿能力。
(三)形體藝術
還有聲樂教學中,演唱者的形體也是很重要的,演唱者的一舉一動都應該符合演唱的情境,還有教師應該教授最基本的演唱姿態,好的藝術品質和舞臺形象能夠帶來較高的審美價值。對于初學者,教師要教授基本站姿,在演唱時注意挺胸抬頭,整體保持直立狀態,要呈現出來較好的姿態。形體藝術在戲劇影視表演中更加重要,尤其是在走臺、位置的變換、舞蹈表演上,對于形體藝術要求較高。
(四)表演狀態
表演狀態主要是指表演者的精神狀態,由于戲劇影視表演會呈現多種生活場景,不同的場景中精神狀態、情感態度都會有所變化,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時,應該對學生的表演狀態進行訓練,可以坐著、蹲著等多種姿勢下進行練習,在簡單的肢體動作的幫助下,讓學生自由轉化表演狀態。
二、培養聲樂的呼吸訓練,豐富拓展聲樂教學
(一)教授正確的唱歌呼吸的方法
戲劇影視表演專業在進行聲樂教學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科學的、正確的歌唱呼吸方法,這不僅是聲樂專業學習的要求,也是戲劇表演的要求,更是科學發聲的要求。
1.傳統“咬字”法
我國的傳統演唱,對于“咬字”有較為嚴格的要求,要求在演唱時“出字、歸韻、收音”,講究“四呼、五音、四聲”。在演唱時不能猶豫,吐字要果斷;同時要對字進行歸韻,每種字有不同的口型,表演者在進行演唱時,要求口型到位,發音準確;在結束時收音準確、干脆。中國語言講求抑揚頓挫,演唱也不例外,在演唱中,要關注演唱的發音。在發音時既要咬對每個音,又要帶著字行走,呈現出流暢之感,同時還能靈活的將發音收回。戲劇表演中,雖然能夠進行配音,但最基本的演唱技巧也應該把握,尤其是在進行聲樂表演時,要注意聲調變化,格外注重咬字。
2.呼吸方法
意大利學院派有:“呼吸是歌唱的基礎和動力,誰懂得呼吸誰就懂得歌唱。”的說法,我國也有“氣為聲之本,氣乃音之帥”的說法,所以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呼吸方法進行培養,在教學中可以借鑒傳統戲曲的呼吸方法。戲曲表演者為了適應各種唱法和各種語氣,需要經常換氣,所以有“換氣、偷氣、提氣、歇氣、就氣、收氣,以及表達不同情感的用氣技巧。”聲樂演唱也是這樣。呼吸技巧是進行演唱的必備條件。教師要教授學生學會運氣,首先就要氣沉丹田,注意“急吸慢呼”,養成小腹吸氣的方法,要多進行吸氣鍛煉,在練習中控制氣息,這一點在現代的聲樂演唱中十分重要,提高氣息對聲音的控制能力,能夠有效提高聲音的表現力,增強聲音可塑性。但目前觀察可知,中國對學生的運氣指導的效果并不明顯,尤其是中國年輕的一代,很多人不掌握這種技巧,在進行聲樂的演唱過程中,出現氣息不穩、聲音發顫的情況。現代教育院校,學生進行聲樂演唱時,教師要對各種技巧進行培訓,將聲音與表演融合在一起。
(二)正確的演唱方法與身體器官的協調運作
任何表演都對表演者的精神狀態有較高的要求,首要禁忌就是“緊張”,在進行聲樂教學時,教師應該培養表演者較高的心理素質,能夠在表演中主動、順暢的調節身心的緊張情緒。
呼吸訓練是調節表演者身心緊張的有效手段,但同時對表演者進行身體放松訓練也非常重要。影視戲劇表演專業的聲樂教學中,應該重視這部分內容的訓練,并且應該加強身體放松訓練。聲樂演唱中,已經對表演者歌唱的呼吸方法進行了解,掌握基本的內容后,就要重視訓練,讓表演者在訓練中獲得高質量聲音——頭腔共鳴。“頭腔共鳴”不是簡單的某一器官發出的聲音,而是在多種發聲的器官共同作用下發生的共鳴聲音,在這一過程中,就要求各器官協調運作,能夠在達到良好平衡的狀態下發聲。要想實現發聲器官的協調運轉,就要注意訓練肌肉的協調、控制能力,能夠自由的掌握、控制,才能夠提高發聲的質量。聲樂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對表演者身體放松的能力進行鍛煉,讓學生能夠在表演中放松身體肌肉,提高肢體的控制能力和協調能力。聲樂教學的對學生的肢體能力進行培訓,能夠使表演者在緊張的狀態下,通過技術控制,提高戲劇影視表演的質量。
(三)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增強舞臺劇表演效果
戲劇影視表演聲樂教學中,通過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能夠增強表演的感染力,具有較好的表演效果。聲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聲音(臺詞對白)的表現力、肢體律動節奏進行鍛煉,能夠增強舞臺美感。對演員來說,對聲音的表現和控制能夠體現其專業素養和功底,在聲音的控制能夠有效的帶動情緒的變化,聲音可以將一個人內心的情感表現出來,這就是聲音的表現力。學生正確運用“呼吸”方法,將“呼吸”的藝術應用在戲劇表演中,無論是在進行何種表演,即使是舞蹈也好,也能夠通過呼吸的變化將情感的起伏表現在肢體動作中,教師在聲樂課上,應該重視學生“舒服的呼吸”培養,并能夠將呼吸與表演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將呼吸表演藝術應用在戲劇表演中。
三、 遵循聲樂教學原則,有序進行聲樂教學
戲劇影視專業的聲樂課上很重要的一項教學任務就是通過聲樂教學中要求“唱”的質量,將其應用在舞臺上呈現出來就是“臺詞”。所以在進行教學時,要根據戲劇表演的特點確定訓練重點,在具體的教學中,采取多樣靈活的教學計劃,將“演”與“唱”實現完美的結合。
在具體的聲樂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動”起來。可以進行“叫賣練習”,在身體運動過程中注意呼吸的控制,然后在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增加上肢體表演,這種練習的方法是呈現出遞進關系的,首先是學生在“動”的狀態下進行呼吸控制,然后在添加上曲藝唱段的演唱,最后加上肢體表演,最終呈現出完整的表演形式。可以在課堂上選擇一些歡快的少數民族歌曲讓學生進行表演,在具體的表演中,不一味的要求學生的聲音質量,而是將戲劇影視表演的所有要素融合在表演中,將學生的表演熱情調動起來,激發學生的身體對音樂的感覺,讓學生能夠調動自身的表演因素科學的控制自身的表演,將聲樂教學發展為“綜合性”教學。
結語
要想實現當代中國戲劇影視表演藝術的發展,應該重視聲樂教學,在教學時,主動擺脫西方聲樂唱法的桎梏,繼承、發展中國的傳統演唱藝術。聲樂教學中要遵循教學原則,注意多學科內容的有效融合,教師要整體掌控教學過程,在體現學科專業性、規范性的前提下,兼顧多學科的內容,“聲樂”是“戲劇影視表演”的基礎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主動尋找聲樂教學與多學科教學的交叉點,能夠將融會貫通,還要對學生的演唱能力(臺詞能力)、形體藝術、表演能力共同培養,不斷發展學生的潛力,讓學生在教學中形成自身獨特的表演風格,養成良好的舞臺的作風,讓學生能夠在進行各種形式的表演時,能夠自主的控制聲音和肢體,靈活運用學習的知識,在表演中放松身心,提高表演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栗鏡涵. 戲劇表演專業的聲樂教學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4.
[2]陳光劍,譚春艷. 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聲樂教學多元思維探索[J]. 四川戲劇,2011,05:132-134.
[3]王平. 戲劇表演專業聲樂教學之探究[J]. 藝術教育,2016,03:81-83.
[4]王耀華. 新時期戲劇影視表演教學初探[J]. 戲劇之家,2016,06:187+190.
[5]祁曉君. 關于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聲樂教學的幾點體會[J]. 大眾文藝,2016,05:232-233.
[6]盧茜. 淺析影視表演專業聲樂教學[J]. 中國校外教育,2013,1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