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
摘 要:自信和創新能力是大學生很重要的綜合素質之一,也是新時代對人才基本素質的要求,自信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成為了高校主要思考的問題。該文主要分析了大學生自信及創新能力的現狀和影響因素,大學生在自信和創新能力上很弱,特別體現在科學研究方面更顯得是薄弱,總體來說自信差、鍛煉少、沒方法。探討了通過建立科研團隊,大學生在具體的科學活動中有的放矢,找到自信和創新能力提高的途徑和方法,自信和創新能力互相促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實現了雙豐收。
關鍵詞:自信 創新能力 培養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6(b)-0142-02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改善,國家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對大學生的自信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密切關注和認真解決的問題。培養出具有較高的自信心和較強的創新能力,滿足企業用人標準是推動大學教學改革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大學生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需要。
1 大學生自信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自信是指自己相信自己。自信對我們的生活非常重要,我們的事業、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工作,不管是哪一個領域,自信都是無比重要的。自信給人以力量,給人以快樂。正是有了自信,人們才充滿了睿智。
那么,目前的大學生自信現狀怎么樣呢?在我們學校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知識上的學習自信最高,而社會活動、科學研究等實踐方面自信較差。
造成這一結果的因素自然是多方面的,第一,由于現在的大學生對學習已經非常熟悉,畢竟從小學到高中十幾年的課堂教學,在不同老師的引導以及不同學科的學習上,早已掌握了許多的學習方法和要領。從學校到學校,從書本到書本,然而在其他方面卻不了解、不熟悉,甚至從未接觸過;第二,中國特有教育結構對學生的束縛,學校和家庭等的教育都是為高考服務的,為了高考獲得好成績,除了學校的正常學習之外,學生還要參加各種補習班,這些都只是針對高考要求進行學習,沒有針對其他方面進行培養;第三,偶爾參加其他的實踐活動,如,科學研究,一旦失敗,一來對自身的認識不明確,二來各種社會言論,如,某某內容如何如何復雜、難度高;如何如何險惡的言論,浪費時間等,將會造成學生的心理負擔,從而使學生無法建立起自信心,形成受挫心理,導致自信心喪失。
2 大學生創新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創新無疑是重要的,對于個人、企業、國家,甚至整個人類的發展都占據著不可取代的位置,因此,創新素質是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
通過調查發現有很多學生沒有創新意識,認為創新無足輕重,還有學生認為創新是有風險的,不愿意承擔風險去創新。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復雜,第一,學校的教育對創新這一方面的培養不夠重視;目前教育考試模式的驅使;從小生活環境的影響;社會環境等影響,不知道什么是創新,沒有從創新的理念進行培養,不清楚創新做些什么事以及怎么來做創新。對創新不關心,也不主動自己去培養創新能力。第二,大學生缺少必要的機會來提高創新能力,受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大學教育主要還是課堂傳授知識為主;缺乏對創新性的引導和教育,如,當讓大學生自己選擇第二課堂內容時,很多大學生選擇體育或者文藝類活動,而選擇科研活動的就很少;推動創新性活動的制度也不健全,各自為戰,缺乏相應的部門專門管理,科研活動的激勵、經費、場地等保障措施不連續和不到位,第三,大學生進行科研活動時擔心有風險,首先考慮失敗了怎么辦?其他同學對自己有看法,老師及領導對自己也有看法。其實在科研的道路上沒有常勝將軍,在探索和科研里失敗是很正常的現象,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 世上沒有一帆風順的事,而失敗卻隨時會有,否則,那些“科學家”的美名豈不輕易地落到每個人的頭上去了?綜觀歷史,那些出類拔萃的偉人之所以會取得成功,正是因為他們能正確對待失敗,從失敗中獲取教益,從而踢開失敗這塊絆腳石,踏上了成功大道。
3 科研活動使得自信心與創新能力的提高成為雙贏
大學生參加實踐活動是大學學習階段必不可少的內容,而參加科研活動更是大學生增加自信心以及提高創新能力的機會。如果能在相關組織或者老師的引領下,組成一個科研團隊或者科研小組效果會更好。
通過我們科學研究實踐中認識到組建科研團隊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活動,又能夠使得大學生在自信心和創新能力有所提高,有了強大的自信,就會帶來無限創新潛能,受益匪淺,第一,老師可以根據大學生個體情況安排和協調科研內容,做到有的放矢,大學生要明確自己的具體任務,再根據科研目標去開展科研工作,閱讀有關資料,擬定實驗計劃,對計劃進行可行性分析,培養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在團隊里定期或者不定期開討論會,也可以隨時進行老師和團員以及團員之間可以互相聯系和溝通,讓每一個成員都及時知道其他隊員做的什么內容和進展情況,這樣調整自己的研究進展,互相鼓勵和支持,營造研究的寬松環境,使老師向“導師”的地位轉變,更好地發揮團隊作用,增加團隊的凝聚力,培養每一個隊員都有團隊合作精神。第三,大學生在團隊里的科學研究活動中自信心和創新能力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剛進入團隊的很多新隊員自信心很差,對創新更是一無所知。在團隊里老師和老隊員針對每一位新隊員的實際情況,與他們談心交流并給予更多的幫助和鼓勵,新隊員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勤學好問、善于思考,經幾年的鍛煉從查閱資料、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取得小的成績后對他們的自信心有很大鼓舞,反過來對他們科學研究的創新又有促進,這樣形成了良性循環。短短的幾年里在自信心與創新能力提高的同時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做了環境以及生物質方面團隊許多工作,受到有關部門的贊許,授權了一個發明專利,而且很多同學畢業后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工作,深受用人單位的喜歡。
4 結語
創新對自信心具有很高的要求,自信是創新的前提,創新是自信的結果。自信與創新是當代大學生必備的素質和能力。大學生作為人生中重要的階段,除了學習傳統的書本知識外,還要在信心和能力各方面得以收獲,學會面臨各種困難,正確對待殘酷的失敗,培養出強大的心理。為了到達這一目的在團隊形式下搞科學研究無疑是最佳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張義柱,王偉.參與科研活動室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J].管理觀察,2009(4):204-205.
[2] 李玉麗,曹楓林.大學生創新能力及其評價的研究進展[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9):12-13.
[3] 谷學英.信心是學生成長的動力[J].創新教育,2016(14):95.
[4] 陳朝暉,王瑛.大學生創新能力現狀與主動實踐理念探析[J].高教論壇,2008(4):55-57.
[5] 韋原蓮,楊振德,廖秋玲,等.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中團隊精神的培養[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1(S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