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摘要:隨著北京市經濟文明的高度發展,城市可用地面積越來越小,北京市在發展的過程中凸顯著嚴重的資源壓力和環境壓力。為了緩解北京經濟發展帶來的巨大壓力,應該加強北京市政基礎設施的規劃,從全局的角度,精準分析新形勢下北京市發展中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不斷加強城市規劃建設,規劃部門應該在城市規劃上全盤考慮,進行專項規劃研究,以提升北京市政基礎設施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關鍵詞:新形勢;市政工程;北京地區;規劃建設
中圖分類號: TU9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5(c)-0000-00
在新形勢下,北京地區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非常嚴重的矛盾,一方面北京市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城市規劃建設的腳步與發展進程明顯超越其他地區,另一方面北京市在高度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嚴重的資源壓力和環境壓力,嚴重制約著北京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諧發展。特別是在新形勢下,北京地區的人口數量越來越多,人口與土地資源、環境資源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同時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突出,如何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充分兼顧老年人的利益,切實保障老年人正常合理的生活,為老年人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等,這些問題擺在北京城市規劃部門的面前。因此,在北京市政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規劃部門不僅要結合北京地區的實際情況,還應該充分結合新形勢下北京地區的多樣化變化,不斷提升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一、北京市政基礎設施規劃的主要目標
在新形勢下,北京市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發展與進步的過程中,其面臨著的環境壓力、生態壓力、資源壓力等越來越突出。加強北京地區的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是北京規劃部門的主要任務。在新形勢下,北京市政基礎設施規劃面臨著新的問題,在規劃建設的過程中,必須結合當前的新情況,明確市政規劃的主要目標,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
(一)以開源節流為主要的規劃方針
在新形勢下,北京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中,必須注重保護水源、保護生態等為原則,以開源節流為主要的方針。在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過程中,有效地擴展水源,有效地保護水源是重中之重。特別是在新形勢下,北京地區的人口壓力越來越大,北京地區的水資源壓力越來越重,在此情況下,在北京市政城市規劃建設的過程中,其規劃的重點必須保護水源,全面踐行開源節流,有效地保護北京地區的水資源。
(二)以生態環保高效為規劃思想
在新形勢下,北京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中,其規劃的指導思想必須落實在高效、生態、節約、環保等核心思想上。北京市是我國超一線城市,作為我國的首都,北京地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對資源、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在北京市政基礎規劃建設的過程中,必須以生態高效等為規劃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全面科學地開展規劃建設。
(三)以提升能源利用率為規劃策略
在新形勢下,北京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過程中,能源、資源的剩余量與經濟文明的高度發展是相違背的,特別是在以北京地區為主的超一線城市的經濟發展中,其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重點,必須倚重于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提升現有的能源資源的利用率。同時,在北京市政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還應該注重對資源能源的開發利用,充分提升資源能源的單元效益,以推動北京市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
(四)以以人為本為主要的規劃理念
在新形勢下,市政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必須注重以人為本。在市政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堅持以人為本為規劃理念,正確指導市政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同時,在規劃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兼顧不同年齡、性別的人的利益。如為保障老年人的合理利益,為了應對老年化帶來的挑戰,在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合理規劃適合老年人生活的便利設施。總而言之,在北京市政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其規劃的理念必須是以人為本,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市政基礎設施的人文性。
二、新形勢下北京市政基礎設施規劃的主要方向
在新形勢下,北京市政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必須始終結合新形勢下市政規劃建設中涌現出來的新的特點,不斷結合北京地區的實際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北京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才能真正實現經濟發展、資源開發保護、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在新形勢下,北京市政基礎設施規劃的主要方向是什么呢?
(一)有效提升出行效率,大力發展城市公交系統
在新形勢下,北京市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私家車的數量不斷增多,這給北京市現有的交通系統帶來了嚴重的挑戰。為了有效地緩解北京市的城市交通的壓力,有效地提升北京城市交通的出行率,在北京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中,其規劃建設的方向應該以大力地發展公共交通系統為主。
首先,突出交通先導政策。根據“兩軸-兩帶-多中心”的城市空間結構,加大發展帶的交通引導力度,積極推動東部發展帶綜合交通運輸走廊的建設,構筑以軌道交通、高速公路以及交通樞紐為主體的交通支撐體系。北京地鐵暗挖工程作為市政道路工程的主要內容,北京地鐵的暗挖工程本身屬于交通拓展類的工程。在北京暗挖工程中,應該遵循保護水源、保護資源的原則,大力提升交通先導的效率。
其次,不斷挖掘現有交通的潛力。在北京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中,為了有效的減少市政基礎設施對城市空間的擠占,為了有效地緩解北京市的土地資源壓力。因此,在開展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中,應該充分有效地挖掘現有的交通設施的潛力。特別是在北京地區地上可用面積日益減少的新形勢下,大力發展路網建設,不斷發揮和提升路網的潛力,努力構建路網系統,加強各個路網的協調通行能力,科學合理地提升北京地區的路網的整體通行能力。
最后,規劃建設自行車通道,大力發展自行車交通。北京市的道路擁堵問題是一種長期的問題,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地解決。當前北京市主要的商圈、交通線路等都沒有規劃建設自行車通道、自行車停車場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自行車交通的發展。為了提升北京自行車交通的快速發展,應該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精準而有效地提升自行車的覆蓋率。北京市現已完成300公里自行車道治理,公共自行車總規模將達到6萬輛,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1%,預計2020年,北京市將基本實現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占75%的目標。
(二)合理規劃地下空間,充分提升地下空間利用率
在新形勢下,北京市政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中,其規劃建設的重點是充分利用地下空間,這主要是因為北京市地上可用面積日益減少,地上空間越來越狹窄,這些都要求在北京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中,應該充分有效的利用地下空間。一方面,在市政規劃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地下管線的普查工作。北京城市建設歷史悠久,在北京地下空間里,不同年代的管線紛繁復雜。在開展市政規劃建設的過程中,如果未能有效全面地開展地下管線的普查工作,很容易造成地下管線的破壞。另一方面,北京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中,還應該充分有效地加強地下空間的規劃。特別是在北京地鐵交通不斷發展的今天,北京地下可用空間也在日益縮減,在此情況下,必須科學合理的規劃地下空間。
(三)加強市政規劃信息化建設,提升市政規劃管理的統一性
長期以來,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存在“多頭管理”的局面,這種管理方式很容易影響市政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造成嚴重的市政規劃失誤。因此,在北京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中,應該不斷完善市政規劃的信息系統的建設,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統一的科學的管理平臺,加強市政建設地上空間、地下空間的規劃管理的統一性和規范性。北京市市政規劃建設非常復雜,涉及方面眾多,涉及管理主體眾多,為了提升北京市政規劃的科學性,應該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通過統一的平臺來強化各個管理主體的聯系和協同作業。
總結:
在北京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中,應該結合北京地區的實際情況,特別是新形勢下的北京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中涌現出來的新的問題,采取科學合理的規劃策略,有效地提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科學性和規范性。
參考文獻:
[1]王婷,徐川.淺談城市規劃中的基礎設施規劃[J].四川建筑.2010(3).
[2]鄔揚,蔣曄.淺析城市規劃中生態基礎設施的建設[J].城市規劃.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