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學貝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14.100
摘 要:該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調查問卷法、統計分析法,對湖北省民辦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師的基本素質現狀以及其角色的重新定位、民辦公共體育課發展對體育教師的要求、體育教師教育的培養目標、教師工作中積極性發揮情況、教師入職后教育、教師工作穩定性及兼職情況等具體環節進行了調查、分析和統計。得出以下結論:湖北省民辦高校體育教師學歷結構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教師職稱普遍偏低,大多為青年教師,缺乏該學科的帶頭人;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科研能力相對較差,科研成果較少,有待進一步提高;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對其工作的滿意度一般,在工作之余尋求第二職業的現象普遍存在;高校內普遍缺乏完善系統的教師考核機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成熟考核規劃。
關鍵詞:民辦高校 公共體育 師資 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5(b)-0100-03
在目前世界體育事業不斷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國的高校體育教育事業必將迎來一個嶄新的春天。如今為了大力提升全民身體素質,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積極鍛煉的生活習慣,近年來國家相繼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著重強調了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不僅需重視競技體育的發展,更需普及和落實全民體育、大眾體育的全面開展。作為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主要力量,高校體育教育更需要不斷地完善和改進。隨著社會和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民辦高校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的師資力量是促進體育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力量。該文對湖北省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師資隊伍進行調查研究,了解了目前湖北省民辦高校公共體育師資隊伍的基本現狀,探討了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并就完善湖北省民辦高校公共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參考性的解決策略。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該文選取以湖北省民辦高校公共體育師資情況為研究對象。分析對象主要包括漢口學院、武漢東湖學院、黃岡科技職業學院、武漢商貿職業學院、長江職業學院、湖北科技職業學院等10所在湖北省民辦高校從事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的教師。
1.2 研究方法
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統計分析法,對數據處理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湖北省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的現狀
2.1.1 湖北省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基本情況
從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隊伍的組成情況來看,主要包含了3個部分:專職體育教師、兼職體育教師和專聘體育教師。(1)對于民辦高校來說,專職體育教師是指畢業后直接留校任教,或者通過招聘的其他高校畢業的大學生以及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和扎實專業技能的人才,此類教師的人事關系一般由學校進行統一管理,享有學校規定的工資和福利待遇;(2)兼職體育教師指的是經考核后由學校肯定的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能夠獨立完成某項或某科專業課的教學任務的校外人員;(3)專聘體育教師是目前民辦高校教師隊伍中所特有的一個組成結構,指的是各民辦高校依據其發展階段需求的特殊性,從社會各界聘請的知名學者、專家、運動員到校進行不定期的專業知識講座。(如圖1)
表1調查結果顯示:湖北省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群體中26~45歲的中青年老師占整體部分的61%,從教齡結構來看,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中擁有20年教齡以上的教師人數較少,只占整體的12%。師資年齡結構呈現出年輕化,教齡短的特點,雖然年輕教師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快,更能較快地接受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組織方法,有利于促進高校公共體育的教學朝向更加現代、更具創新的模式發展,但由于教齡時間短,年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經驗不夠充足,處理突發教學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
根據表2對湖北省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的學歷、職稱的調查顯示:公共體育課教師隊伍中,從學歷結構來看,博士和大專學歷結構指標較低,本科和碩士學歷的教師占整體的88%,雖然教師的教學能力在某些程度上并不與其所擁有的學歷相關,但獲得較高的學歷無疑將更有利于教學工作的展開。從職稱結構來看,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的教師只占整體的17%,講師占整體不到30%,而助教占到了50%以上。由圖2可以看出,湖北省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隊伍中,從論文發表情況上看,絕大多數教師只發表了1~5篇研究論文,發表了10篇以上的教師只占整體的20%。
2.1.2 湖北省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工作滿意度情況
從圖3可以看出,在所調查的10所湖北省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中,大約有45%的教師對自己所在崗位的滿意度不高,非常滿意的教師只占整體的10%,這個情況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與沿用終身制度人事關系的公辦學院教師不同,民辦學院的教師面臨著隨時有可能遭到學院的解聘,對工作的穩定性有著強烈的危機感。與此同時,民辦公共體育教師組織日常教學和完成專業方面科研任務的壓力也相對較大。在工作環境、工作回報以及人際關系等眾多影響因素中,學校的管理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對體育教師的工作滿意度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怎樣優化包括工資福利制度、體育教師考核制度、獎懲激勵制度以及在職培訓制度等多方面學校管理結構,妥善處理好與民辦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師切身利益相關的一系列問題,成為關系到提升民辦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師自我職業認同感和工作積極性的重中之重。
2.2 湖北省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隊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2.1 師資總量不足,學歷不高,科研能力較差
湖北省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學歷結構中,博士生和研究生所占比例較低,導致湖北省民辦高校體育師資隊伍中高學歷人才非常缺乏。雖然近幾年民辦高校在教師學歷要求和職稱結構上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觀,但高學歷人才比例仍舊與我國民辦高校實際要求有著較大的差異。教師職稱評定過程中,職稱結構評定方法需要進一步完善。高學歷師資總量不足,體育專業學術帶頭人缺乏,成為湖北省民辦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管理中存在的尤為明顯的問題。
2.2.2 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的積極性未能充分發揮,待遇有待改善
民辦高校的體育教師雖然與普通高校體育教師一樣,享有寒暑假、醫保、社保等待遇,但與公辦高校體育教師的福利待遇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差距。雖然經過近6年的努力,湖北省民辦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師的工資及待遇情況已經有了很大改善,但待遇問題仍是解決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隊伍管理中存在著眾多問題的關鍵所在。
2.2.3 學校管理不科學,缺乏有效的考核、獎懲、培訓機制
教師的考核欠規范,獎罰措施落實不到位,對教師進行考核內容較為隨意,頻率較為多變,考核過程的自發性比較大,并未形成較為合理規范的模式和。學校不同程度上存在考核形式化,忽視考核結果,考核過程公平公正性不夠,考核后的獎罰工作不到位等問題。專職教師隊伍實踐技能培訓管理不完善,在職培訓質量不高,缺乏計劃性。
3 改進策略
3.1 建立健全高效的民辦高校融資渠道
在爭取政府對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育的經費投入同時,拓寬其他合理途徑,從而保障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育事業和教師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3.2 完善民辦高校公共體育事業學校用人機制
建立競爭性的人才使用機制和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選聘公共體育教師制度。改變單一結構的校內公共體育教師用人機制,破除在引進優秀體育教師人才方面的限制,采用返聘教師、兼職教師等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引進方式。建立規范性的高校在校公共體育教師競爭機制以及多元化的人才考評機制。
3.3 建立科學高效的公共體育教師考核體系
盡可能對公共體育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作出公平公正的評價。并加強對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考核環節的監督,實現整個考核過程和結果的清晰化、透明化,使公共體育教師之間形成合理的競爭氛圍,運用多種激勵手段提高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工作上的積極性。
3.4 提升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對其工作的滿意度
優化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管理制度,適當提高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的工資報酬和福利待遇。加強對民辦高校公共體育教師在職培訓上的重視程度,建立導向性的人才培養機制。使他們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最終實現對自我的職業認同以及自身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韓春利,孫晉海,曹莉.我國高校體育教育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J].體育科學,2001(4):27-30.
[2] 李志鋒.論當代高校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J].湖北社會科學,2005(9):137-138.
[3] 愈愛玲.高校體育教師人力資源的現狀與對策[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2(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