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本次調查面對的主要是2015屆公共事務管理專業(人力資源管理方向)畢業生。此次調查采取問卷、訪談形式,其中,問卷分三類,具體包括:面向畢業生本人的問卷、面向畢業生家長的問卷、面向用人單位的問卷。訪談包括面對面訪談以及電話訪談。
關鍵詞:畢業;就業;人力資源
1 受調畢業生性別狀況
本次調查畢業生共計95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61人。1人未填寫性別。女生占比高于男生約2倍。我校男生少于女生,此次調研數據基本符合我院在校生男女比例。
2 就業去向
本次調查95名畢業生中,14.7%的學生實現專升本,與專升本名額安排比例基本吻合。
59人就業在私營企業,占總就業單位性質的62.1%。在事業單位、國企、外企等就業的人數較為均等占比5%-7%。11人未填寫就業單位性質,具訪談了解私企就業率較高。數據顯示,私企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去向,這與人力資源專業培養目標相對應。同時由于大專學歷等實際就業情況,在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外企的比率偏低。由于本系有社會組織管理專業,影響到在城鄉社區、社會組織中有3人就業,表明相關專業的影響性。
在就業地域方面,將近90.5%的畢業生選擇京外就業。數據表明,因我校屬全國招生,鑒于北京生活壓力的關系,絕大多數畢業生選擇返回戶口所在地就業,戶口所在地與就業地域數據基本吻合。京內戶口的畢業生也無選擇外地就業的情況。這與北京市教育目標方向,尚有所差距。北京市的畢業生未能服務于北京經濟、社會發展。
3 畢業生崗位對口情況
接受調查的95名學生中,認為自己所學專業“完全對口”的占16.8%, “比較對口”的占12.6%,“有一定關系”占37.9%,三者合計為67.3%,而認為所學專業和所從事工作“不太對口”的學生占6.3%,“不對口”的占13.7%,總計近20%所從事工作與所學專業關系不大。數據表明,2015屆畢業生的就業選擇與所從事專業基本相近,體現畢業生的專業認同感。見下表。
4 初始崗位月薪水狀況與目前薪水情況對比
受調95名畢業生中,大多初始崗位月薪為2501-3000元之間,占比27.4%,2001-2500占比20%。其余月薪等次占比較少。初始崗位薪酬與行業平均薪酬基本一致。
受調95名畢業生中目前的崗位月薪為4001-4500元之間的占比為21.1%,4500元以上的占比14.7%,月薪4000元以上的占總體35.8%。而2001-4000元區間的總體占比46.2%。可見畢業后,人力資源專業學生整體收入提升還是較快的。
5 崗位技能情況
在對崗位所需技能方面,有30.6%的受調者認為在校的專業學習能夠在工作中得到較多運用。36.8的受調者認為一般,另有19%的受訪者認為專業知識在實際工作中使用不太到。
受調者認為,在適應工作方面主要靠吃苦耐勞和刻苦專研的精神,43.2%的受調者認為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也很重要。但過硬的專業實踐技能、寬廣的知識面、獨特的創新能力都不太重要。廣泛的人際網絡的重要性比之前數據要小,可能存在網絡時代的人際關系定義的新特點。
有53.7%的受調者認為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單位中有較強以上的競爭力,說明大多數受調者是較為自信的。
有50.5的受調者認為自己沒有想清楚是否繼續學習深造。數據說明,大多數受調者對于向上學習和實際工作需求中還存在矛盾。一方面希望提高自身學歷水平,另一方面也對現有工作較為滿意,不想拿出時間再做提高。間接證明了有44.2的受調者感受到了比較大的工作壓力。
在求職過程中,學歷還是求職受阻的主要原因,另外缺少實踐經驗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29.5%的受調者對工作滿意,48.4%的受調者感覺一般。43.2%的受調者認為,本職工作能夠有發展前景、相對穩定性和自己的興趣,是他們選擇此項工作的主要原因。
6 專業教學內容情況
接受調查的53.7%畢業生中,認為我專業的教學內容基本反映本專業發展,所占比重最大。選擇全面真實反映的占比17.9%。說明我們教學內容基本合理,得到了畢業生的充分肯定。
7 課堂教學方面
53.7%的畢業生認為專業教學對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應當加強。40%的畢業生認為專業教學課堂學生參與度不高。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教學活動參與項目。80%的畢業生認為教學課程內容是實用的,81.1%的畢業生認為課程考核方式是合理的,這是專業課程是很大的鼓勵。81.1%的畢業生認為教師夠敬業。96.8%的畢業生認為教師專業能力強。
8 實習環節
51.6%的畢業生認為,我專業實習和實踐環節還不錯,45.3%的認為有待加強,應當繼續加大實踐課時量。83.2%的實習單位指導老師夠負責,85.3%的校內指導教師責任心強。57.7%的畢業生認為計算機操作能力在實習中比較重要。專業知識、創意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團隊意識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語言表達與溝通能力都較為一般。36.8%的畢業生認為自己在實習期間,專業知識有所提升。29.5%的畢業生,認為計算機能力有所提升。團隊協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學習能力均有所提升。
9 在校學習提升情況
47.4%的畢業生在校培養了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62.1%的畢業生提高了自我修養和綜合素質。大部分畢業生認為學生的道德修養、社交技能、專業價值觀、專業知識、心理健康、社會責任感、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等不需要特別加強。41.1%的畢業生需要加強實踐動手能力。大部分畢業生認為專業課程、專業教學實踐、專業實習等對自身學習成長幫助較大。
10 畢業生就業指導方面
在畢業生就業指導方面,46.3%的畢業生認為學校應提供更多的用人單位需求信息。了解畢業生就業意向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72.6%畢業生愿意向別人推薦本校以及本專業。說明學生對于學校以及專業的認可度比較高。將近一半學生認為大學教師在專業知識方面給了學生積極影響。36.8%的畢業生認為在學習能力方面,47.4%的畢業生認為在責任心方面大學老師提供了積極影響。但只有21.1%的畢業生認為教師對學生的人生產生了影響,27.4的畢業生認為教師對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了影響。說明學校在人文關懷教育方面做得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