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麗
摘 要:紅色文化產生于我國革命時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融合了各個時期的文化內容,還包括西方文化的合理內容。其內涵十分豐富,是中國人民精神的精粹,其歷史價值及其現實價值更是影響深遠。而對于當前國家發展文化軟實力來說,紅色文化的發展能夠助推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發展。因此,主要論述紅色文化或是紅色資源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面臨的挑戰,通過對問題的深入了解,針對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對應的應對措施來解決問題,旨在使紅色文化軟實力有所提升,并將紅色文化發揚光大。
關鍵詞:紅色文化;軟實力;挑戰;路徑探究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4-0152-02
國家的發展講求五位一體的發展模式,文化的發展在國家的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中國共產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號召全國進行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建設,號召全國、全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而紅色文化不僅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部分。十七大報告中又提出了要大力發展文化生產力、“文化軟實力”,著重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保持文化內容與形式的多樣性、體制機制的完善以及傳播手段的全覆蓋,使中國的文化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因此,對于“紅色文化”的價值以及對價值實現的形式、機制及途徑的探索,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當前提升國家紅色文化軟實力面臨的挑戰
(一)對于紅色文化觀念上不重視進而引起行為上的破壞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由于國人對于紅色文化、紅色經典觀念上的淡薄,故而并未對其予以充分的重視,包括學校的教育以及社會的教育方面,紅色文化、紅色經典都未引起其足夠的重視。紅色旅游資源近年來一直都大熱,但人們在游歷歷史、感懷先烈時卻不是懷著崇敬的心,以致在旅游地亂寫亂畫、站在雕塑上拍照,這些行為對革命烈士來說都是一種侮辱。而產生這種行為的主要原因在于觀念上不正確的認識,還有一點原因是由于西方思想、洋化思想的引入,崇洋媚外的心理導致了這種行為的產生。
(二)紅色文化的發展過于依賴國家和政府,未形成產業化發展
紅色文化因其特殊的文化內核,所以其發展大多依賴于國家和政府的推廣與扶持。而這種發展模式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紅色文化的發展,產生諸如資金不足、市場定位不夠完全準確、產業化鏈條缺失、管理治理不到位等問題,長此以往,這種發展模式則會導致紅色文化不適應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競爭力盡失,最終被淘汰。
(三)紅色文化可持續性發展遇到困難
紅色文化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時代的啟迪作用,對于人們來說是一種精神的引領、是一種向上的引領。但由于國家開發導致開發模式過于單一化,而模式的單一化則導致了游客的單一化,在發展文化產業方面固步自封,這不僅對文化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阻礙,更長遠的則是導致文化產業長期發展的進步空間較小。此外,還包括資源配置不合理、缺少統籌規劃、管理的體制機制存在漏洞等等問題。
二、提升紅色文化軟實力的路徑探究
本文中提到的文化軟實力是指那些具有一定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文化,這些文化可以保障人民的文化權益,同時在精神上還有提高社會風貌的作用,而且又在國家綜合國力競爭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對于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紅色文化因其特殊的背景、合理的內核理所當然地成為國家發展文化軟實力重要的一部分,而因其面臨的挑戰很大,所以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應對。
(一)紅色文化宣傳手段多樣化
紅色文化軟實力亟須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宣傳手段的不到位。紅色文化不能等著別人去發現,而要我們自己去宣傳。因為畢竟年代久遠,人們無法感知到那份歲月的積淀帶給我們的震撼有多大,所以如果沒有宣傳手段,那么紅色文化則可能會被埋沒。首先,我們要增加紅色作品的創作數量,鼓勵人們在立足事實的基礎上多創作。無論作者是誰,只要是好作品我們就采納,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鼓勵其繼續創作。同時,創作的作品可以以多種形式展現給人們,如相聲、小品、電視劇、話劇,還有現在流行的微博段子等,喜聞樂見的形式更能深入人心。其次,紅色文化的宣傳要進入課堂,使學生對紅色文化感興趣。學??梢蚤_展參觀紅色景區的活動,也可以請一些有經驗的經歷者來進行講座;社區則可以開展論壇、書畫會等形式來進行學習、交流。最后,在紅色文化的傳播手段上要加以改進,不要只運用電視、報紙,還可以運用微信、微博,開通微信、微博公眾號和手機APP客戶端等等手段,同時還可以以紅色文化或紅色主題為背景開發頁游、手游等多種形式。只有加大宣傳,人們才能對紅色文化的認識逐漸加深。多種形式的宣傳可以擴大受眾的范圍,以期達到預期的宣傳目的。
(二)紅色文化要走向世界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紅色文化的發展不僅要著眼于中國,更要著眼于世界?!奔t色文化軟實力的發展也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一,我們不應片面地認為紅色文化就是中國的,這種思想只能阻礙紅色文化的發展。針對于紅色文化的發展,我們要重點提升其國際競爭力,在紅色文化作品保持客觀的基礎上走向世界,開展文化之間的對外交流和互訪活動,使中國紅色文化的芬芳不僅香在墻里,也要香在墻外;要加大對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紅色文化的企業的扶持,助推其打造紅色文化力作,打造紅色經典,著重展示中國的風土人情以及中國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要發展紅色旅游文化產業,加強國際宣傳的力度等等。
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已經是社會發展的、國際發展的大趨勢,我們要立足于實際,打造紅色中國,放眼世界,將民族性與世界性完美結合,助力紅色文化軟實力的發展。
(三)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相結合
文化事業具有一定的社會公益性質,應由國家機關或其他組織作為主體來推進文化精神活動。文化活動涵蓋門類多、形式多樣化,而且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質,可以滿足社會大眾對于文化發展的需求。而文化產業則是經營性質的行業,其發展可以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兩者相結合來推進紅色文化的發展,使紅色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兼具商業性與公益性,拓寬紅色文化的發展渠道。例如,在紅色文化形成發展產業鏈的同時,可以加大有關紅色文化、紅色經典的作品的創作,以公益性質的方式進行傳播;紅色旅游景區可以配備免費的專業的講解員;紅色文化免費進課堂、進社區、進單位等等形式。
文化產業方面則應推進文化資源的可持續開發,使文化產業鏈條化、可持續化發展。紅色文化要集中管理,克服紅色資源發展模式的同質現象。對于紅色文化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可以整合文化資源,將紅色文化延伸為可以拉動地方經濟增長、帶動就業的著力點。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可以將紅色文化“標新立異”,拓寬發展渠道,增加經濟收入,適應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合理配置紅色文化資源,使資源在市場配置中其決定性作用的機制發揮到最大。將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相結合,大力發展紅色文化,開辟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紅色文化之路。
參考文獻:
[1] 孫曉飛.紅色文化的當代社會價值及其實現[D].濟南:山東大學,2008.
[2] 周宿峰.紅色文化基本問題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4.
[3] 彭金剛,申曜林.論提升中國紅色文化軟實力的路徑選擇[J].新余學院學報,2012,(8):30-32.
[4] 彭淑楓.紅色文化軟實力:“中國夢”實現的民族文化基石[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2012,(3):21-22.
[5] 馬靜,劉玉標.紅色文化軟實力:戰略基點與提升[J].中共南京市委黨報學報,2012,(4):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