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雨露 王雪鋼
摘要:我國經濟實力的迅速增長也帶動了汽車行業的發展壯大,使之一躍成為國民經濟中的支柱性產業之一,而汽車后市場中專業人才的稀缺問題也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任務。本文從汽車行業人才需求的背景發展入手,并提出關于培養汽車的服務和營銷人才的相關方法,以期為各位同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汽車技術服務;營銷專業;理實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中圖分類號: 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5(a)-0000-00
汽車行業的發展程度與汽車的銷售額有著直接的聯系,只有在滿足銷售額目標的情況下才能實現汽車產業的經濟價值,而在汽車的服務和營銷過程中,從業者的素質水平和技能高低也成為影響銷售量的關鍵性因素。據此,對汽車服務業、營銷人才的培養模式的探究則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汽車市后場人才需求的相關內容
(一)汽車市場的背景
經過短短幾十年的建設發展,我國目前已經成為了汽車消費大國,也創造出從無到有、由少及多汽車行業經濟。汽車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也使整個汽車行業呈現出一派良好發展的態勢,其中各項優惠購車政策和汽車制造廠商讓利銷售策略的出臺,再加上國家宏觀經濟的增長使得居民的生活化、工業化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這些都為汽車行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根據2016年汽車協會所發布的數據內容來看,對于我國汽車行業的經濟形勢預測依舊是比較樂觀的,預計2016年我國的汽車年銷量將達到2604萬輛,輕松實現6%的增速。由此不難看出,我國汽車市場還處于需求上升期,未來的行業走勢仍然會保持住強勁勢頭,所以在汽車市場的巨大需求背景下,汽車后市場中對于專業人員的需求量也不斷地攀升,加之如今的新型汽車所涉及的科技含量也有著顯著提高,因此人們對于對汽車后市場的從業人員的技能與素質也就更為期待。
(二)汽車后市場所需求人才的層次和規模要求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汽車后市場也對相關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往的服務中,所招聘的從業人員往往從事著汽車銷售、接待、維修等某一方面的單一工作,而與當前汽車知識相關的:微電子技術、車載的局域網絡技術等實用技術的實現則要求從業者要具備更為專業的技能,這種對新型技術一竅不通的情況一般會對汽車的銷售造成不利影響。此外,即使是在銷售制造等技術要求較為低端的工種中,例如咨詢、維修、接待等工作內容也隨之出現了新內容,形培養成人才的廣泛社會需求。在對于許多企業和汽車相關專業畢業生進行的問卷、走訪調查中,研究人員也得出一些反饋信息。無論是汽車企業負責人還是專業學科的學生也都希望學校能夠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教育,既注意到培養專業知識、技能同時也對其他方面的綜合能力進行拓展。以汽車銷售為例,如今的汽車銷售企業需要的是不僅要懂得汽車銷售,而且還要掌握汽車專業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在接待維修業務時也要求從業者既熟悉汽車的基礎維修也要懂得接待的服務內容。要進行綜合性人才的培養,而不是讓服務與技術脫離開來,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統一到汽車后市場的人才培養上來。
二、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人才培養的內容
對汽車服務與營銷的專業人才進行培養的核心理論課程包括了汽車銷售、汽車的電子控制系統、現代汽車的構造與原理以及公關禮儀方面和汽車保險的理賠處理的內容。學生在熟悉汽車結構、掌握汽車工作原理以及對于了解汽車先進技術的發展都要進行學習。在培養專業技能方面還要對于維修接待進行側重訓練,并加強學生對于汽車簡單故障的診斷與分析能力等。通過對于這些內容的專研,使得學生們到了汽車行業的工作崗位上時,能夠基本上擔任好專業工作者角色。
(二)人才培養需要實現的目標
人才培養既要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又要結合了學生自身狀況進行培育,這種培育的模式是具有先進意義的。首先,學生在專業選擇上是通過綜合自己、專業老師和家長三方面的意見而形成的正確抉擇,既考慮到自己的愛好也完成了能力的考量,避免了學生將來從事自己不喜歡或者不適合自身性格、能力的職業。例如,缺乏交際能力的學生就不適合從事汽車銷售或者維修接待的工作,而機電維修和其他專研型的工作則能讓學生發揮長處,更加適合其個性的發展。其次,培養復合型的汽車行業人才需要其對于汽車的結構、工作原理、維修知識和銷售服務都需要超高的綜合能力,例如負責維修接待的人員也需要懂得與維修方面相關的知識。在從業人員與客戶交流的過程,為顧客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讓從業人員能夠更加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務。
(三)人才培養的具體方式
汽車人才培養是為了適應新型市場需求的而發展起來的專業,我國的汽車人才培養速度相對于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還較為落后。在汽車后市場需求大量人才背景下,關注人才培養的模式,主要從學校教育體系中所包含的內容進行研究探討。力求通過構建最為合理、科學的教學框架保障汽車行業專業人才的各項綜合能力的穩步提升,推進整個經濟社會的進步。為了培養出更多適合汽車行業的營銷人才要求各大院校在課程設置上要突破以往的傳統的教育模式、培養方法、課改教研中的定性思維等,實現多樣化的汽車專業發展,并與汽車的營銷形成緊密的聯系。
要改變目前高校汽車相關專業中的困境,便要做到以下幾點要求:第一,汽車相關專業的教學往往重視理論而輕視實踐,使得許多專業課程體系和教材大綱的建設沒能與教學實訓等方面統一起來,理論與實踐課程的比重也明顯的失衡,使得學生的知識具有很大的封閉性,在實踐工作中難以運用出來。要解決這一困難,便要對學校設計的課程作出調整,加強汽車實踐課程的開展,保證理論與實踐的聯系。
第二,課程設置中的“精”與“雜”也不盡合理,在高校培養人才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味貪大求全的情況,汽車發動機知識、汽車底板、汽車相關電氣設備、汽車的機械知識等所有方面都一應俱全。但隨著課程的設置越多越雜,這種優勢也轉化為劣勢,為了提高學生全方位的能力老師也制定出一些不合乎實際的標準。這也反映了學校開展課程中應該照顧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立足現實穩步提高,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教學成果。
第三,汽車專業的相關教材沒能突出實用型的特點,例如汽車公共關系 市場營銷類等專業教材教學內容設計的不夠科學完善,目標的偏離也沒能使設置課程顯現出汽車市場發展的新趨勢、新技術和新成就等。因此在選擇教材時要將把握實用性特點作為重點把握,并且注意將具有啟發性的案例運用到教學中,通過分析實例的過程也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第四,在過去的教學中,對于培養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人才的師資隊伍的要求也比較寬松,教學定位也相對模糊,雄厚的師資力量是是實現培養目標的必備條件之一。這也對專業課老師的理論和水平和實踐經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教師因其普遍的缺乏實戰經驗,使得其才培養的教學方法存在弱項,致使學生在畢業后不能適應其從業崗位的需求。因此在高校人才培養時還要注意對老師能力的考查,以此實現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中對于人才培養的精準定位。
結束語:
提高汽車服務和營銷人員的綜合水平對于提升汽車銷售額,促進汽車產業良性發展,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進而對于建立起強盛的汽車經濟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這也要求了相關從業者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文化技術水平、提升個人價值,以此促進整個汽車行業更加繁榮。
參考文獻:
【1】林緒東, 沈華文.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探討[J].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4, 19(2):65-67.
【2】左諸葛, 張小聯, 沈英. 淺析中職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為例[J]. 才智, 2013(31).
【3】吳曉艷.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建設探討[J]. 科技視界, 2013(31):239-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