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
【摘要】學校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擺正學校體育工作在學校工作中的位置,是推進基礎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全面發展 分層教學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了體育教學的總目標是以“終身體育”與“快樂體育”為指導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使學生在快樂中掌握鍛煉方法,參加鍛煉,增強體質。體育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發展學生的速度、力量、爆發力、柔韌性和協調性等身體素質,逐步培養遵守紀律、尊重他人、團結友愛等集體意識和良好作風,形成勇敢、頑強、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學生 的社會適應能力,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因此,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方面:
一、增強健康意識教育,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小學生處在生長發育時期,不良的行為習慣會影響其身心健康。如不正確的身體姿勢會影響學生的生長發育。對小學生中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姿勢不正確或故意模仿所造成的不正確姿勢應講明危害性。要主動幫助糾正,教會一些矯正方法,同時應加強以下現兩方面教育和訓練:
(1)對小學生進行美的教育。讓小學生知道體育和美是緊密相關的,它包括身體美、運動美、精神美,其中健康是美的基本要素。如:眼保健操和體操的教導和練習,要有人領做,有人評比。
(2)通過嚴格的隊列、隊形練習,讓學生了解正確立姿、走姿、跑姿及其動作要領。在強化訓練中,逐步讓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姿態。如:每個學期初,都要進行隊列、隊形練習,從中培養小學生克服困難,形成良好的姿態。
二、個體的兼顧,注重分層教學
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因為身體素質的不同一節課中有的吃不飽、有的吃不了,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我在教學中,結合分層次分組,嘗試了分層次教學的實踐。目的就是更好地實施因材施教,實踐中,我先按學生水平的差異分好層次,再因人而異地制定學習目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教學方法,有效地解決課堂上學生“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象。充分發揮和挖掘學生的個性潛能,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最優的發展,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更好地提高教學的效果。 如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學中,將學生按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高低分為男女各四個小組,各分為A組(素質好)、B組(素質中上)、C組(素質中)、D組(素質差)。練習中,“橫桿”的高度根據各小組學生層次的不同而調節。這樣,使到各層次的學生都能達到各自的要求,獲得成功的喜悅,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另外,在教學中引入競爭機制,鼓勵積極,表揚先進。對彈跳能力和動作技術有提高的學生,一定時間內適當調整層次,做到能者上,差者下。激勵學生你追我趕、不甘落后、力爭上游等的體育精神面貌,有效地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思想品質的提高。
三、角色轉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們不反對學生對教師必要的尊敬。我們反對的是“唯上、唯師、唯書”,反對“唯師命是從,唯師訓是依”,不加選擇、不辨是非的盲從,反對的是在人格上凌駕于學生之上,對學生的自主性、自尊心視而不見,動輒指責、訓斥,甚至辱罵、毆打的錯誤做法。這些錯誤的觀點和做法,是對學生人格的無情摧殘,是對學生創新意識的無情扼殺。所以,教師要在體育教學中轉變角色,改“一言堂”為“群言堂”,變主講為主導。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充分表現自己的才能,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當然,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能否實現,主動權還是掌握在老師手里,教師只有真正認識了當今時代自己所處的地位和角色,努力創設一種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為基礎的新型師生關系,建立一種雙向的、主動的、協調的、和諧的師生合作關系。同時,要明白教師不是領導者而是指導者、引導者,不僅僅是年齡上的長者,更應當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這樣我們就能理解處于學生這個年齡階段時的許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性,也要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尊重學生的人格,把學生真正看作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努力創設一種相對寬松、自由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敢想、敢說、敢做的無畏精神,放開他們的手腳和大腦,讓學生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老師。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得以實現,教師也才能比傳統教學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教育學生學會關心和享受美好的人生
教會學生關心,廣而言之,就是教育學生關心國家大事、關心國際、國內體育界發生的大事,關心體育的進步和興衰。小而言之,就是指要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學會珍惜自己的生命,體育活動中,注意關心同學的健康,關心同學的安全,關心同學的學習,關心教師的言行等以及那些值得關心的人與事。其次,教師要經常引導學生在以合理的方式滿足基本的需要基礎上,去努力追求與體驗那些更高層次需要所帶來的樂趣,諸如助人為樂、求知為樂、不斷進取等,使學生真正感到人生的充實、歡樂和幸福。
五、開拓教師業務學習渠道,拓寬學習內容
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教學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要想搞好教學,必須狠抓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作為教師,想要受到學生的敬佩,得到學生的依賴,必須具有豐富的文化科學知識。由于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和知識的更新,教師必須勤奮學習,認真參加繼續教育等培訓活動,搞好自修,不斷地充實自己。在教學中開展教研教改,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要知道教育質量是教育事業的生命,提高質量離不開科研。所以教師要打破陳規,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教師在學習中,除學習書來的理論外,還應注重注入有利于開拓性、打破常規舊框的思想,側重于案例分析、研討交流、收集信息資料、實地調研、實證性研究、現代教育理論、現代教學技術、國內外教學改革發展動態等。如:現代教師必備的計算機應用技術,要求現代教師能夠利用計算機這一現代的教育技術,革新傳統的教育思想、觀念、內容、手段和方法,創造性的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作為學校體育工作者要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要用我們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以科學的態度和創新的精神使學校體育教學更加生動活潑、豐富多彩,讓孩子在歡樂中,精神得到陶冶;在活動中,身體得到強健;在體驗中,技能得到發展,真正能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慶.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合理安排游戲活動以提高體育課的教學效果[J]. 小學科學(教師). 2010(03)
[2]裴常福.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探究[J]. 才智. 2016(25)
[3]萬先明.如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A]. 2015年第九屆雜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