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冉奇
摘 要 在當下社會活躍著這么一群人,這么一支隊伍,我們將之親切地稱為“大學生村官”。其實說白了就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自中央、中央組織部等部門決定,從2008年開始選聘大學生到農村基層任職。至今整整6年。這6年,村官為建設美麗鄉村、美麗中國流淚、流汗,涌現過不少感人事跡。本文試從培養大學生村官的意義出發,探討了大學生村官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試圖找出更好的措施,以便幫助村官更好地服務農村、扎根農村,更好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關鍵詞 大學生村官 意義 現狀 途徑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5.060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society so active in a group of people, so a team, we will often called a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 In fact it is intellectruals. Decision from the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central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and other departments, from the beginning of 2008 hiring college students to rural grassroots office. It has been 6 years. These 6 years, the villag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beautiful China shed tears, sweat, there have been many touching stories. The starting from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village official, probes in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 and facing problem, trying to find a better measures to help village better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rural roots, the better for the completion of a comprehensive well-off society to contribut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 significance; current situation; way
1 選聘大學生到農村任職的意義
1.1 選聘大學生到村任職對農村的意義
第一,中國農村一直以來都是制約中國發展的一個重大障礙。習總書記曾經說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中國要強,農村必須強。”中國想要真正實現全面富裕,那么農村必須富起來。鑒于中國農村目前的情況,農村的生產技術、管理方式都亟需變革與改進。因此,通過大學生將所學的農業相關知識,先進的管理理念帶到農村,從根本上解決農民長期以來缺技術,缺人才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農村生產力,加快農村經濟增長速度,才能實現全面建成真正屬于農村的小康社會。第二,我們也都知道,大部分的農村人們不但沒有富足的生活水平,物質條件很匱乏,其精神文化也相當欠缺,思想生活相當單調。可以說,他們基本沒有文化生活。他們不會像城里人那樣通過學習文化知識以充實自己,也不會組織各類文化活動,豐富生活。而為了響應國家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提升廣大農民的精神文化水平任重道遠。而大學生卻可以將學校所學到的傳統文化素質、優秀的精神文化理念傳播到農村,形成全村人民的文化自覺,才能提升廣大農村人民思想、精神、文化素質,改變人民生活及思維方式。這是大學生村官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是建設美麗新農村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
1.2 選聘大學生到農村任職對國家的意義
中國就業現狀需要大學生到農村。隨著全面意識的不斷提高,中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如今的大學教育再也不是精英教育,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大學校園,大學教育也日益得到了普及。但就中國目前的就業市場來看,很多大學生就業狀況不容樂觀。這勢必造成國家人力資源的浪費和大學生自價值的降低。
我國政府的發展切實需要最基層、有農村生活經驗的干部。中國已經飛速發展了幾十年,我們要想實現后期全面、健康、穩定、高速的發展,不僅僅需要有知識、有才能、懂技術的干部,更多的是需要敢吃苦,能吃苦,會吃苦,有深厚群眾基礎,深入了解民生的領導干部。只有這樣,才能在盡可能大的范圍內,保證農民、農村的發展,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符合廣大農民的政策。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有利于國家發展的宏觀環境。而大學生村官恰恰具備這些優勢。總的說來,農村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村官,國家的繁榮與進步也需要大學生村官建言獻策。
2 大學生村官到農村任職現狀
選聘大學生到村任職,鍛煉培養了后備人才,完善了村干部隊伍的整體結構,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村干部隊伍的老化問題,更主要的是有利于加快干部隊伍知識的更新,強化了村基層組織的建設,提升了農村精神文明程度。
(1)大學生村官給農村帶來的好處。大學生村官猶如一股新鮮的血液注入廣袤的農村大地,給農村乃至整個國家帶來的影響都是深遠的。大學生村官首先為我國的新農村建設奠定了一定的人才基礎。現在基層的管理都很不嚴格,農民文化素質普遍較低,這對新農村建設以及精神文明建設都是極不利的。而大學生因為受教育程度較高,他們思維靈活,敢于、善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敢于真正融入農村,為新農村建設建言獻策。另一方面,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大學生村官有魄力,有膽識,敢闖敢做,不畏困難。大學生到村任職,可將先進的農業知識傳播到每家每戶,將先進的管理理念傳授給村級其他干部。我們可以看見,廣大的農村人民在大學生村官、村干部的帶領下經濟收入得到切實提高,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甚至包括精神文化生活也逐漸豐富起來。不但如此,我們也驚喜地看到,廣大農民身上真真切切的變化也帶動了更廣泛的社會效應,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心農村,一大批懂技術、懂科學、有知識的學者將涌入農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服務。如此,便形成了農村良性發展趨勢,農村的面貌已然煥然一新,大學生村官適時地將黨的政策方針路線以及涉農法律法規傳播給農民,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片祥和的農村景象。
(2)大學生村官在農村發展存在的不足。首先,有一項中國農業大學的問卷調查,我們可以看到,到農村工作的大學生具有農學相關背景知識的僅占4%;45%的都是理學、文學和教育學專業出身;而同樣對農村發展很重要的經濟學相關專業所占比例也相當小。而恰恰中國農村大發展不缺人,缺的只是農業相關人才,缺的是資金、農業技術和信息。因此,目前到農村當村官的大學生,大多數并不是農村需要的專業人才,他們都普遍缺少相關的農業、經濟知識;其次,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大學生到農村后,做的也不是與農村發展有關的工作,大多數只是做著以前老干部的跟班,做些端茶送水、打掃衛生、送通知等的雜活,很難發揮自己的才能,也就很難實現自己的價值,長此以往,大學生村官也就很難發揮應有的作用,個人也將受到打擊,思想也就隨之被消磨。這樣一來,不僅對農村發展帶不來一點好處,影響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且對村官自身的長遠發展帶來不良影響。最后,另有一部分大學生從小生活在城里,無論是在家還是在校園,都有著優越的居住生活環境,而農村居住、學習、工作、交通相對都比較落后,而且大學生村官待遇又相對較低,這就使得他們無法安心呆在農村努力工作。
3 促進大學生村官有所為的具體途徑
3.1 選聘大學生村官適當注意對專業的限制
目前,選聘大學生到村任職,基本上沒有專業要求,只是要求黨員或是獲得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稱號的應往屆大學生。而筆試內容也僅僅限于涉農法律法規,或是時事政治,基本沒有涉及農業、水利等專業知識的考查。這就相對降低了村官的入職門檻,也將勢必會將那些只是對農村工作充滿熱情但卻沒有專業農業知識的優秀大學生選聘到村,也就不會更好地指導農民致富。在選聘大學生到村任職的時候,首先必須要求專業限制,或是相關專業的大學生相對優先,從硬件上進行考量,以便把真正懂知識,會技術的人才選聘到村。第二,從筆試到面試,都應該加大對涉農知識的考查力度,選拔一批真正有用的人才服務農村,更重要的是要指導、帶領農村致富。
3.2 大學生村官自身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面對農村艱苦的條件,大學生村官要想適應農村環境并在農村干出一番成績,不僅需要國家的相關政策支持,更與自己堅實的價值觀密切相關。總的來說就是要有服務農民,扎根農村的意識,要有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
首先,大學生村官要有自己強烈的使命感,那就是帶領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有了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也就造就了大學生村官踏踏實實的工作態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有了使命的鞭策,大學生村官便可忽略很多個人的利益,心中時刻裝著村民,一心一意為農民辦事。正所謂“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
其次,大學生村官必須要做好吃苦的準備。面對交通的不便,飲水的困難,居住環境的惡劣,沒有吃苦的精神是萬萬不行的。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那些脫穎而出的農村干部,哪個不是吃苦在前?他們挽起褲腿行走在鄉間、地頭,農忙季節更是與農民同吃同住同下地。遇到重大險情,防洪,防汛,防火,通常都是一身泥,一身黑的。所以說,大學生要想到基層鍛煉,就應該做好吃苦的各種準備,這也是大學生村官成長的最好途徑。
最后,大學生村官不但要會解決問題,還要有較強的學習能力。面對村里錯綜復雜的事情,大學生村官一定要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多向村里長輩請教,要會合理安排并解決事情。總的來說,就是要將上級交辦的事情辦穩妥,群眾關心的事情記心上。要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文化知識充分融入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中去。
3.3 加強對大學生村官的培訓
大學生村官大部分都是直接從校園走入基層的,他們毫無在農村工作的經驗,面對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必須要對他們進行培訓。又因為很多大學生村官不懂農業、經濟相關知識,不了解農民的情況,再加之村官的工作地點通常位于偏遠山區,消息閉塞,學習就更困難了。加強對大學生村官的培訓,幫助大學生提高了理論素養,彌補了相關知識的欠缺,從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大學生村官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以便他們更好地服務農村。
現如今,大學生村官已經在農村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積極貢獻力量,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農村、國家、大學生村官自身都帶來了挑戰與希望,相信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大學生村官自己的努力,大學生村官一定可以在廣闊的農村大地上大有作為!
參考文獻
[1] 李亞杰.中組部等部門部署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人民日報,2008- 03-24:02.
[2] 大學生村干部生存現狀調查.鄭州晚報,2005-05-02.
[3] 大學生“村官”的“角色社會化”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07(9).
[4] 蔡永飛.十萬大學生下農村干什么[J].改革內參,2008(13).
[5] 張敏.“大學生村官”計劃的解讀與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7).
[6] 馬龍生.“大學生村官”是歷史變革的承擔者[J].村委主任,2007(6).
[7] 中組部等部門部署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人民日報,2008-03-24.
[8] 王天敏.對“大學生村官計劃”的歷史審視.安徽農業科學,2007(34).
[9] 方義發,楊明嬌.大學生“村官”當前面臨的困境及其出路問題探析[J].中國老區建設,2009(7):28-29.
[10] 田曉超.論大學生村官政策面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2(4).
[11] 李慶波.對新農村建設中大學生擔任村官的思考[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2013(3).
[12] 呂洪良,呂書良.新農村建設與大學生村官政策[J].中州學刊,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