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瑩
摘要:本文從分析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及其中存在的問題入手,簡單分析了問題的產生原因以及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方法,希望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語文課堂能夠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效率;課程改革
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語文學習不僅為其他學科打下了基礎,也為學生的文學素養積累與知識豐富做足了鋪墊。課程改革背景下,要進一步發揮語文學科的作用,優化其課堂教學環節并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改良,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
一、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教學思想陳舊。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和學生對課程缺乏深入準確的認識,將語文課程視作一門“沒什么大用處”的基礎性學科,而忽視了語文知識的內涵與外延。此時,部分語文教師沿用了傳統的教學思想,在課程準備環節中形成了以個人思維及教學經驗為主導的思維模式,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能力及實際需要的考量。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增加了他們的學習盲目性,使他們無法從課堂教學環節獲得更多有用信息,也不能收獲理想的教學效果。
2、教學模式僵化。部分語文教師認為原有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效果,且經過了長期的課堂實踐,所以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依然沿用了這種教學模式,逐步形成了以應試教育思想為主導的教學模式。然而,這些教師忽視了語文課程內容、教學方式上發生的變化以及學生思想上的變化,沒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語文課程,也沒有將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授課重點,這使得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需求脫節,無法收獲預期的教學效果。
3、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初中語文課程進入改革階段之后,一些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而進行了授課方式改革,但這些教學方式存在與學生學習能力及授課內容脫節的情況。由于初中語文課堂上的交流互動環節依然較少,所以學生很難在課堂上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同時也無法與教師和學生進行溝通,及時解答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另外,一些學生已經習慣了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尚未形成主動學習意識和課堂主體意識,這使得他們缺乏學習主動性及主動探索知識的欲望。這種情況下,他們很難擺脫課本的束縛,學到更多文學知識。
二、優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
1、優化課程準備環節。充足而細致的準備工作能讓課程開展的更為順利,也能讓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準備環節中,初中語文教師必須理清授課思路以及課程重點,做好備課工作并就授課環節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解答,只有不斷優化課程準備環節,明確教學重點與難點,才能在課堂上有條不紊的推進課程,避免出現因某一環節不清而導致的課程進度拖慢等情況發生。舉例來說,在進行《岳陽樓記》一課的準備工作時,教師必須對范沖淹的生平事跡,岳陽樓記中所提到的“滕子京則守巴陵郡”、“去國懷鄉,憂讒畏譏”等事件的歷史背景、作者的心境以及成文年代等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和資料查找。同時,還要對文中提及的重點字詞、語句的翻譯進行記憶,能夠做到熟練翻譯全文,找出文章重點并熟記每個詞的意思,并對一些詞語的古今異義進行掌握。可以說,只有優化了課程準備環節,做好備課工作,才能做到事半功倍,避免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環節中出現一些低級失誤。
2、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必須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狀態,并根據他們的狀態來調整授課內容與授課節奏,以此來保證學生能夠適應初中語文的學習方式。
要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就必須發掘他們的興趣愛好點,使他們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逐步成為語文課堂的真正主體。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在主動觀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享受語文學習的樂趣,并為他們創設輕松、平等的語文學習氛圍。輕松的課堂氛圍能夠削弱學生的緊張情緒,讓他們在互動交流環境中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以增強學習積極性與參與熱情,平等的交流空間則能緩和師生矛盾,使學生更樂于接受教師的指揮,從而收獲更好的學習效果。
3、豐富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方法。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配合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豐富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途徑,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初中語文教師能夠將學生從僵化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也能讓學生在更加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學過程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情景教學法是初中語文課堂中的常用教學方式之一,它能為學生創設出貼近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情景,讓他們能夠融入其中,設身處地的體會到作者的情感與行文思路。多媒體教學法是互聯網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將多媒體教學法引入課堂,不僅能夠豐富教師的授課內容,從視覺、聽覺、思維等方面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欲望,讓他們能夠從更多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語文知識,拓寬自己的閱讀量與知識儲備,最終達到全面發展的目標。
可以說,教學方式的創新與豐富能夠改變語文課堂死氣沉沉的氛圍,給予學生更多表達意見和交流互動的機會,讓他們的主體意識能夠在參與活動、討論的過程中得到激發,同時也能讓他們直觀感受到語文學習的趣味性所在。
4、樹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要使初中語文教學真正契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就必須制定出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使他們都能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授課環節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鼓勵學生獨立探索課文內涵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在遇到學習難點時積極思考,逐步養成邏輯分析能力。另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班級討論等形式來深化對問題的理解,結合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來研究下一步的學習方向,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并在討論互動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團隊合作意識與問題分析意識。
三、結語
優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是初中語文教師的工作重點與難點問題。日常學習和工作過程中,只有不斷優化授課內容與教學方法,鼓勵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體,帶著興趣進行學習,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使他們真正愛上這門學科。
參考文獻
[1] 邱士軍.如何利用中學語文教材,激發學生創造思維[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6):134.[2] 楊志強.簡論體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練能力的培養[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1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