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未名
摘 要: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設計理論課的學習在鞏固專業知識和養成終身學習意識等方面均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我國高職院校中必不可缺的一門文化課程,《藝術概論》的教學目前廣泛存在重專業知識、輕理論的現象,降低了其教學效率。本文將對我國高職院校的藝術概論教學現狀作出分析,并探討藝術概論的新型教學模式,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藝術概論》;新型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5-0160-01
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學大綱中明確要求,各藝術類專業必須將《藝術概論》作為共同的必修課程,學習并掌握其基礎理論。藝術概論課程的設置既給藝術專業學生提供了藝術實踐理論指導,也在促進學生藝術素養提升與全面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何提升藝術概論的教學效果,是值得當下每所高職院校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藝術概論
藝術概論是高職藝術院校學生的一門基礎理論知識必修課程,又被稱為“藝術理論”,主要是對藝術活動的基本規律進行研究,并對藝術活動系統、種類、特點與基本性質等做出闡述,使藝術各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進而引導人們根據藝術規律進行藝術鑒賞及創作,獲得藝術修養的提高。藝術概論的學科任務主要包括:對藝術活動相關基本情況進行系統闡釋,幫助學習者逐步形成進步科學的藝術觀念;使學習者準確把握各藝術活動間的緊密聯系并深入探究藝術活動的特點、規律;引導人們在審美、藝術規律的指導下能動地批評和創作。
二、高職院校藝術概論教學現狀
(一)對理論教學的重視度不足。很多高職藝術院校都會以設計技能的培訓為重點來設置課程,過分強調藝術的實踐教學,使得設計的基礎課程所占比例過高,而設計理論課程的課時則遠遠不足,甚至一些高職藝術院校直接將理論課程定位選修課,極大地壓縮了藝術概論的相關教學內容。理論教學的不夠重視直接導致理論課程教學缺乏管理,對于學生的逃課行為常常聽之任之,抑制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
(二)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學校對理論課程教學的不夠重視也使很多高職藝術院校學生難以認識到設計理論學習的重要作用,更加愿意學習專業課程,在理論課程的學習上興趣缺失。此外,很多藝術概論教師采取的仍是“一人堂”教學方式,學生僅僅只是被動聽講,這一照本宣科的傳統授課手段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課前為進行認真備課、課堂中同學生缺少互動等都造成了藝術概論教學趣味性不足,拉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高職院校《藝術概論》新型教學模式
(一)適當改革教學方式
傳統的藝術概論教學大多采用的是單一的純理論教學,整個課堂氛圍十分的乏味枯燥,難以調動學生學習藝術的積極性,使其形成厭煩心理,往往出現教師在講臺上費盡唇舌而學生在講臺下各做各事的現象,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效果。故當下的高職藝術院校教師必須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改革,立足于學生興趣、學習特點等創新教學模式。例如,在教學時可以增加一些對藝術設計專業產品項目與分類方式等的介紹,將主要藝術作品的特點、流派、色彩及制造技術、工藝程序等作為重點,幫助學生提高基本藝術素養并形成良好的設計理念。制定教學方案的過程中要關注重點與難點問題,在仔細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拓寬學生視野。另外,還可以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在講解專業性強的知識時可以通過案例、圖片展示來降低知識點難度,讓學生在形象直觀的情景時教學中順利掌握抽象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
(二) 積極轉變教學理念
新型藝術概論教學模式必須改革以往教師主導課堂的思想,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教師扮演引導、輔助性角色,鼓勵學生展開創造性學習,加深學生對藝術理論的理解與認知,掌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現代藝術的學習是藝術概論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學生常常對抽象的藝術知識元素、語言傳達等感到迷惘,對此,教師的引導作用的發揮尤為關鍵。教師可以先強調現代藝術帶給人的內心啟發等知識,然而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去欣賞《向日葵》、《國王和王后》、《亞威農的少女》等優秀藝術作品,利用提問、設問和討論等手段引導學生嘗試去闡釋梵高、亨利摩爾和畢加索等畫作中想要表達的思想,并在這個過程中慢慢領悟到“心中有什么便能看到什么”,使學生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掌握主動性,體驗藝術的再創造。
(三) 健全教學效果評價與考核機制
一方面,要招聘一些具有較高的文化理論素養、較強的藝術專業能力及豐富的藝術實踐經驗的人才進行藝術概論教學,要求教師在對自身藝術、美學、哲學等多方面素養進行加強的過程中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實現理論、實踐學科二者間的有機統一。同時需對藝術概論教學效果評價機制做出完善,推行學生課后評價,使用客觀的評價標準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便真正了解教學效果。另一方面,要健全教學考核體制,實時考察學生對藝術概論的掌握狀況,借助合理、科學的評測體系來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教師需分步驟、分層次地對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做出考察,根據考察結果制定科學的考核方式。例如,進行課題單元考核、評價學生小組合作能力等,保障學習效率。
四、討論
綜上所述,目前高職藝術院校對藝術理論課程教學的重視度不高和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使得藝術概論課程的教學難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此,高職藝術院校和藝術概論教師必須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對教學方式做出適當的改革,健全教學效果評價和考核機制,采取藝術概論教學的新型模式,切實提高課程的教學效率,為學生今后的藝術學習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趙曉.高職藝術院校《藝術概論》課程教學的探討[J].四川戲劇,2015,02:151-153.
[2]凌繼堯.高職藝術理論教材之我見——孫麗華《藝術概論》代序[J].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1:4.
[3]黃麗純.淺析高職院校《藝術概論》課程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黑河學刊,2010,09:133-134.
[4]潘寨民,余國紅.關于高職《藝術概論》課程體驗式教學的探討[J].職教論壇,2011,20:30-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