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延延
【摘要】面對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的今天,英語在信息社會作為媒介手段和信息轉換化工具,越發顯示出其重要的作用。英語聽力是英語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高考等升學因素,聽力比重增加,教師和學生也越來越重視聽力能力的提高,初高中課程標準也增加了對英語聽力的要求。英語聽力在國際交流、英語教學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用適當的方法改善前英語聽力教學效率低下的狀況是當前英語教學工作者們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章就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聽力問題,淺談中學英語聽力訓練方案。
【關鍵詞】中學英語聽力 影響因素 訓練方案
一.中學英語聽力現狀
筆者實習支教在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在英語聽力學習中存在困難。很多學生表示很難獲取信息,甚至完全聽不懂,以至于失去對應于學習的興趣。此外,很多學生不會用英語思維,或思維速度太慢,跟不上說話者的語速,從而影響了聽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教學實踐證明傳統的英語教學主要圍繞語法、詞匯、閱讀和寫作進行,缺乏在聽的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和訓練。
二.影響聽力主要的因素
學生方面:1)學生的語言知識不扎實,主要表現在沒有很好掌握英語語音中重音、重讀,爆破、連續、停頓和語調等方面的知識;不熟悉英美語音的差異,沒有掌握單詞的準確發音等。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少,對新學詞匯掌握不夠,會影響學生對英語聽力的理解。2)學生缺少詞匯和語法知識,以至于他們在進行聽力理解的時候很難聽懂,甚至完全聽不懂。3)學生缺乏有關英美國家人民的生活習慣、方式、文化背景、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識,文化背景知識積累不夠,導致聽力理解上有困難。3)學生缺乏一定的聽力策略技巧, 比如速記,沒有側重點的聽等。
教師方面:1)教師本身的教學能力和素質較低,不能很好地完成英語聽力教學 。2)教師對學習者特征及學情的分析把握不準確,致使選材不當,材料的難易度不適合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3)教師對英語聽力的重視程度不夠,往往把精力放在詞匯和語法方面。
教材及環境方面:1)教材聽力材料趣味性不強,一些聽力材料過難。聽力材料的播放時間較長,詞匯偏難。2)沒有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課外英語氛圍不濃厚,學生大部分時間還是處于漢語的語言環境中,造成漢語對英語學習的負遷移。3)學校的硬件設施不完善。
三.聽力訓練方案
學生的語言知識:Penny Ur(2000)列出了外語學習者聽英語時存在的八個潛在問題,如英語的重音、語調和節奏影響學生的理解,口語詞匯難掌握等。教師要注重語音、語調、發音規則等語言知識的學習與講解。教師可以每天上課用十分鐘講解語音語調讀音規則知識,聽力時間精聽20分鐘,然后對照文本糾正;課堂讓上學生進行朗讀和糾音。通過精聽、語音教程視頻、課文朗讀練習發音、同伴相互糾正語音、語調等可操作性方式,練習辨音,連音,爆破音等。此外,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聯系聽力的網站,比如普特、滬江、大耳朵等聽力網站,其中VOA(Voice of America)慢速英語,BBC等材料還是比較適合中學生聯系英語聽力的。
詞匯、語法知識: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方式將語法進行課堂滲入,而不是枯燥的講解語法,課下練習等。學生在詞匯習得方面也不能完全的死記硬背,要把詞匯放到課文中去理解,更好的方法是學以致用。此外,學生要學習一定的詞匯記憶策略,比如聯想、諧音、近義詞、反義詞、詞綴等方式記憶單詞。筆者在實習支教過程中常使用Brainstorm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單詞匯總。每講到一個話題時,利用頭腦風暴回顧已學過的詞匯,并作為家庭作業,下次上課讓學生回顧與話題相關的詞匯;講到相關語法點時,回顧之前相關語法點,并進行適當的語法練習;每次寫作至少用5個以上的新學詞匯來加強詞匯與語法的學習;語法詞匯。
聽力策略:學生要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識策略、推斷、預測策略進行聽力訓練。當讓也要有一定的時間保證。每天上課講解十分鐘策略理論,聽力30分時間進行策略練習。精聽泛聽、符號速記、利用關鍵詞語或者短語、信號詞預測。比如說話者說了First(首先)Second(第二)Third(第三) 等內容。如果說話者用了At first(起先)、 although(盡管) 等表示轉折或者讓步的介詞短語或者連詞短語,就說明后面的內容可能與之相反。
背景知識:由于許多學生不具備一定的英美國家的歷史和文化知識,不了解不熟悉英美國家的一些生活習慣、風土人情以及生活方式,聽力理解便會產生一些問題。”所以,教師在講授有關文化習俗等方面的內容時,可以適當拓展背景知識。此外,教師可以課上給學生布置好任務,課下完成,第二天班級分享。通過泛讀、書蟲、影視資料等方式想學生灌輸歐美國家人民的生活習慣、方式、文化背景、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識,并根據所經過背景知識選擇合適的聽力材料進行測試。
教師:教師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正確使用課堂用語,并要求學生用英語交流,通過這種環境耳濡目染的熏陶,從而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模式,盡可能得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
聽力材料:束定芳和莊智象(1996)認為聽力材料的特征、說話者特征是影響聽力的重要因素。聽力材料的特征指的是語速、詞匯與句法以及學習者對材料所涉及的內容的熟悉度等因素。因此,教師在選擇聽力材料時,應根據學習者的外語水平和認知能力,選擇語速和難度適中的材料,并適當增加背景知識的介紹,以便使學生更容易地理解材料的內容。說話者特征主要指性別因素對聽力理解的影響。任務特征指的是聽力理解的目的和聽力學習所涉及的問題類型,如讓學習者回答多項選擇題、進行概括推理或尋找某一特定信息等等。
此外,聽力的設備要良好,不能有雜音等,否則會影響音質,導致學生不能聽清內容。
【參考文獻】
[1]Penny Ur:《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2]束定芳:“當代外語教學理論研究中的幾個重要趨勢”[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5(3)。
[3]王薔、程曉堂:《英語教學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