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瑛
【摘要】我國高職英語教育在發展過程中一直面臨很多的問題,招生學生基礎不一、教學定位不明確,教學設備陳舊、師資力量不壯大等。我國的教育者也對高職英語職業化進行了深刻的對策思考,它要求教育者要積極借鑒國外經驗,并根據我國高職英語的發展特色,明確高職英語的定位、側重以職業化為目標的培養模式,切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以人為本。同時也為國家培養有用人才做貢獻。
【關鍵詞】高職英語 職業化 問題 對策研究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愈發的需要哪些技術性實用性人才,這些年來高職院校的數量和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但是在此過程中也出現了諸多問題,最為典型課程的就是高職英語,作為一門公共課,它的教學模式仍然很老套,如何才能讓英語職業化,如何才能培養實用性英語人才,這都是急需我們思考的。
一、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1.生源復雜,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在我國職業技術學院里,招生對象大致分為兩類:一是普通高中畢業生。他們雖然是參加了高考,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水平,但是英語分數并不高。二是從中專等升入高職高專的學生。他們只經過初中三年的英語學習,基礎薄弱,而且不喜歡學習英語。
2.英語教學目標不明確。高職英語的教學目標不明確,體現在很多教育者不明確通過學習學生要達到什么樣的水平,英語課程又該如何安排,缺乏清晰的教學思路。高職院校現在實行的仍然是高中式的填鴨式教學或者大學英語的教學方法。其實這是不科學的,我們的授課對象不同,如果用適用于其他學生群體的教學方法來教高職學生時,必定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3.教學模式單一,教學設備陳舊。我國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教學的教學模式單一,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課,這樣的模式很傳統,但是不適用于今天的學生。如今是信息多元化的時代,學生接受的知識很多,如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是關鍵,這種單一的教育模式是無法適用于當今社會的。同時教學設備也陳舊,應該運用高科技的力量來給學生授課,提高授課質量。
4.高職英語師資力量單一。很多的高職英語老師都是師范院校畢業后就來就職得,他們本身就沒有社會經驗,也沒有相關職業英語的經驗,而且對于學生畢業之后的崗位需求并不清楚,也不了解社會對高職人才的英語要求,這些諸多不了解也會影響教學質量。
二、高職英語教學的對策研究
1.明確高職英語的定位。高職英語應該如何教授,是作為一門語言知識還是作為一門溝通工具,只有定位準確,才能朝著既定目標努力。高職英語的培養目標是以就業為核心的職業教育,要更加重視英語的實際用途。
2.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模塊化英語教育體系。這一體系面向的是就業體系,讓教學內容與學生需求,社會需求緊密結合,真正以學生的就業為根本,符合高職院校的教育理念,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模塊化高職英語教學體系由三大模塊構成:一是英語基礎知識和鞏固模塊,這是因為入校學生的英語基礎不一,所以要加強鞏固他們的英語基礎知識,學習之前學過的知識,例如基礎英語發音,基本的聽寫能力,最為基本的單詞、句子的識記;二是求職模塊;這一模塊側重于學生在畢業之后的應聘能力,要通過英語的學習,掌握更多的技能,提高應聘可能。重點培養學生在就業背景下的英語溝通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三是專業用途英語模塊。這一模塊主要是為了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對學生基礎知識鞏固、職業英語訓練之后,要更加側重于專業技術英語的教授。
3.師資隊伍建設。教師在教學中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現在我們的高職英語教師隊伍并不完善。存在著諸多問題,為了克服這一問題,一方面,學校可以積極擴充教師隊伍,聘請一些社會經驗豐富,職業要求明確的教師,同時還可以邀請那些真正了解企業需要的人員來做演講。另一方面,學校要多組織教師參觀企業,熟悉企業的運作模式、管理模式和企業文化。
4.改革英語教育模式。改革英語教育模式,可以采用任務教育法。教師把每一次的教學目標分解為一個個任務,給學生布置完任務之后,讓他們自主完成,這樣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可以與學生以后的職業需要相聯系。把學生從書本之中解放出來,讓他們真正的面對社會的事情,并以“任務”來布置,以“成果”來考評,貼近社會企業發展的模式,提升團結協作能力,在交流之中集思廣益,開展合作。在教學中,教師也不僅僅是單一的講授式,而應該變化多種形式,比如英語演講,職業英語招聘模擬等,真正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之中。
5.借鑒國外的職業語言培養模式。借鑒第二外語為英語國家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國外更加側重這三方面的培養:一是職業模式,這一模式側重職業情景的模擬,不僅僅提高職業能力訓練,也提供職業密切相關的語言技能培訓。二是工作經驗模式,讓學生多參加社會企業的實習,聘請社會經驗豐富的教師,在每一次的學習中都有職業目的。三是現場模式。這一模式以某一個具體場景為主,強調與具體工作環境有關的語言技能。提升崗位技能和相關的職業知識,并學習企業文化。
三、結論
英語作為一種溝通方式,在經濟化全球化的世界,學好英語至關重要,而高職英語有自身特定的教育目標和培養方式,教育者切忌不可一刀切,要真正從職業化的角度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職業化的培養中學到實際的知識,提升他們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只有這樣,高職院校才能長盛不衰,發揮自己的教育優勢。
參考文獻:
[1]段平,顧維萍.我國大學 ESP 教學的發展方向探討[J].外語界,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