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云 朱蘊秋

摘 要:本項目從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出發,通過調查統計獲得相關的研究數據,從學生家庭、社會等多角度構建獨立學院貧困學生評價指標體系,綜合利用層次分析法等方法確定評價體系各指標的權重,對獨立學院貧困生的認定進行實證研究。
關鍵詞:獨立學院;貧困生認定;層次分析法
一、本課題的創新之處
通過對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分析與總結,科學借鑒。立足于調查實踐工作基礎上對獨立學院貧困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構建的指標體系信息采集全面、指標洗化程度較高、指標信息明確清楚。利用層次分析法等方法構建貧困生與貧困程度的認定模型,能夠簡化貧困生認定的程序和流程,節省認定成本,提高認定的準確性與工作效率,構建認定效益的指標,對認定效果進行評估。
二、貧困生認定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一些重要定義
本文主要利用層次分析法構建認定指標體系,因此先做如下定義:
(1)若矩陣A=(aij)m*n滿足
①aij>0;
②aij=1(當i=j);
③aij=1/aji(i,j=1,2,3,...,n);
則稱之為正反矩陣。
(2)滿足aijajk=aik(i,j,k=1,2,3,...,n)的正反矩陣,稱為一致矩陣。
(二)構建模型
1.建立貧困生認定的層次分析結構模型
2.分析家庭收入和支出。在校學生數量眾多,我們首先要在貧困的主要原因即家庭收入和支出上進行一定的劃分,而學生的消費水平可以間接反映學生的家庭狀況。劃分標準線的方式有很多,最直接的可以按以下公式: PL=X/2。其中PL為貧困標準,X為大學生人均消費水平,即包括學費和生活費在內的所有用于大學生活學習的有關費用?;蛘?,我們可以借鑒香港政府對貧困生的認定方法:FDI=(家庭收入-支出)/總人口,其中FDI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以此為標準從大多數學生中篩選出一些可能需要幫助的貧困生,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3.運用一致矩陣法構建判定矩陣。設準則層包含n個準則,a:人口多;b:單親;c:孤兒;d:貧窮地區;e:受災地區;f:負債。然后相對于目標層貧困生認定指標,進行兩兩比較打分,得如下表:
4.基于上一層因素,運用層次單排序,對本層次各因素的重要性進行排序。
(1)把矩陣的每一列歸一化,即運用公式
false(i,j=1,2,..,n),
得到新的歸一化矩陣B;
(2)對新矩陣B再按行求和,即計算 ;
(3)將(2)中向量歸一化,即運用公式
false(i,j=1,2,..,n);
(4)把(3)中數據帶入公式
false,得到最大特征根。
5.判斷矩陣的一致性
(1)把上述數據帶入公示:CI= ,得矩陣的一致性指標:CI=0.0112。
(2)隨機一致性指標RI
由數據知,當n=6時,RI=1.24。
(3)由CR=CI/RI=0.009,因為CR<0.1,所以此矩陣有可以接受的一致性。
綜上,確定結余M和其他因素之間的權值,利用層次分析法得到A的權值。再根據A的權值的大小進行分析,構建貧困生認定指標體系。
三、貧困生認定指標體系的運用
1.首先要明確貧困生申請建檔的條件,我們可以通過上述step2方法判斷該省的家庭條件是否適合建立檔案。再通過上述step3、4、5方法對建檔條件進行一定的篩選,酌情排除與貧困生的消費水平明顯不符的消費行為。
2.明確認定標準。在貧困生中進一步區分出貧困生與特困生。有能力繳納學費、宿舍費,生活費卻低于高校生活所需最低保障的學生為貧困生。而無力繳納學費、住宿費的學生則劃入特困生。
3.在申請建檔的過程中,需要有效的經濟困難證明進行證實,以保證得到資助的為貧困生。與此同時進行資格審查。向學生與老師咨詢該生的生活學習狀況,向申請人家庭所在地的機關機構進行核實,確保申請人所提供的證明真實、合法、有效。
參考文獻:
[1]趙炳起.高校貧困生認定機制——優化與重構[M].淮陰師范學院,2006.
[2]郭金玉.層次分析法的研究與應用[M].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2008.
[3]曹樂平.民辦獨立學院貧困生資助體系[M].福州大學學生工作處,2008.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