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嬌慧
摘 要 在高等院校思政課教學中,“形勢與政策”是其中重要的一項教學內容。在以往“形勢與政策”的教學過程中,其主體主要是課堂,然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實踐教學已經成為大學課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獨立學院對我國高等教育起補充作用,在進行“形勢與政策”的教學時既要根據課程的規律,也要結合獨立學院自身的實際情況及需求。本文就獨立學院“形勢與政策”的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詞 形勢與政策 獨立學院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4.048
Abstract In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education courses teaching, the "situation and polic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eaching contents. In the past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teaching process, the main body is the class, however, with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 reform, practical teaching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link in university courses. Independent colleges of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plays a supplementary role, "situation and policy" teaching should not only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the course, but also b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 and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aching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Key words situation and policy; Independent college; practice teaching
近些年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教師對“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給予更高的重視。目前,高校“形勢與政策”的教學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難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實踐教學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則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工作者的重視,實踐教學的應用,對獨立學院教學改革與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形勢與政策”課程實踐教學的概念及重要性
1.1 “形勢與政策”課程實踐教學的概念
“形勢與政策”課程的實踐教學,是指結合“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目標及任務,圍繞該課程的教學內容,結合時代發展狀況以及學生的思維、思想特征進行考慮,將教學基礎定為課堂,在教師的組織領導下,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其在思想政治活動中的參與,并且應保證該活動的目標、計劃以及實施均已得到明確。“形勢與政策”課程的實踐教學,在各種教學模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思政水平以及分析判斷能力的提高。所以,實踐教學的實施可有效促進預期教學目的的實現,促進學生對社會的了解,使學生通過實踐尋找問題,并且對問題進行認真的思考,最終使問題得到妥善的解決,從而實現知識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效果。
1.2 “形勢與政策”課程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分析
“形勢與政策”課程的實踐教學在該課程的理論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能夠有效實現學生事物分析及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良好的了解社會的條件?!靶蝿菖c政策”課程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所以應切實遵循教育及實踐的規律,堅持采用科學的理論對社會實踐進行指導。所以,教師必須全面堅持馬列主義進行實踐教育的開展?!靶蝿菖c政策”課程的實踐教學以創建條件為目的,促進學生在社會實踐及考察中的參與,使其對國際形勢具有更多的了解,并且對我國黨和政府的相關政策與方針具有較好的把握,從而能夠樹立自身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目前,“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采用灌輸式的情況不在少數,在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這一方面較為缺乏?,F階段高校學生正處于社會的轉型期,在這個階段,其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十分重要。如果缺乏足夠的社會實踐,學生的性格與品質將難以得到提升,不能正確看待當前的形勢與政策。大學生所處的人生階段,容易遭受外來非主流文化的沖擊。因此,教師必須切實做好大學生價值觀方面的指導,促進其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建立。這要求“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學生與社會相聯系,向學生進行科學理論的傳授。所以,教師不僅要注重理論教育的實施,也要促進實踐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從而促進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同時提高其服務社會的意識與水平。
2獨立學院“形勢與政策”課程實踐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2.1 獨立學院“形勢與政策”課程實踐教學的現狀分析
就目前的教育體系而言,由于獨立學院的性質及地位比較特殊,導致其教學處境比較困難。因為獨立學院辦學的獨立性特征,經費主要由學校自主籌備,所以和其他政府支撐的院校相比,在經費方面存在較大的限制。并且,獨立學院的辦學理念是進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更加注重知識的應用,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方面的教學缺乏重視,在教學資源極其有限的情況下,嚴重缺乏資金的投入。同時,“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的資金投入被削減,使課程教學逐漸趨于形式,未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實施。
類似于其他高校,獨立學院“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缺乏豐富的教學形式,在傳授的理論方面也比較落后,造成課程教學的效果難以令人滿意。隨著教育改革的實施,教育部門對高校實踐教學具有更高的要求,并且為實現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高?!靶蝿菖c政策”的教學逐漸向實踐教學轉型。
2.2 獨立學院“形勢與政策”課程實踐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獨立學院“形勢與政策”課程實踐教學的首要問題是缺乏活動資金的投入。由于思政教學經費較為缺乏,在目前情況下,實踐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的各方面費用就無法得到保障。其造成獨立學院實踐教學活動的減少,甚至在一個學期之內只有一次活動,教育作用遭到限制的情況顯而易見。再者,教師與學生的安全問題難以得到保障。學生實踐教學在外尋找知識與經驗的過程中,其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較為嚴峻,教師人數有限,而相比于教師學生人數明顯更多,并且大部分教師缺乏履行安全責任的意愿及能力。最后,學生社會實踐的時間受限。由于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十分有限,其校外社會實踐將對其他課程的學習產生影響,難以在時間上得到有效協調。
3獨立學院“形勢與政策”課程實踐教學實施的策略
結合目前“形勢與政策”實踐教學的現狀及問題進行分析,應對實踐教學的模式進行創新,從而實現“形勢與政策”課程實踐教學效果的提升,主要有以下有效策略:
3.1 教師通過社會實踐開展實踐教學
該教學模式要求教師需要對國內及國際的重大新聞進行關注,加強資料的收集與獲取,進行調查研究選題的設計,給予學生選擇的權利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題目。教師結合選題,對班級成員進行分組,將各小組根據選題的不同組建研究小組,以小組的形式開展社會實踐,進行實踐方案的制定,在教師審批通過后方可實施。小組在開展實踐研究前,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方案提供必要的指導,使學生實踐資料獲取的途徑以及實踐報告的寫作要求等得到明確。如此一來,可提高教師對學生社會實踐的把握,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有目的性與組織性。
3.2 促進學校第二課堂、志愿活動以及專業實訓的結合
學校第二課堂是指,“形勢與政策”的實踐教學的實施由學校學工部以及宣傳部門組織,將學校作為第二課堂,明確實踐教學工作的各項分工。宣傳部門的責任是制定各學期第二課堂的主題,并且進行實踐教學選題的設計。學工部負責結合宣傳部制定的選題組織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顒拥脑O計不僅要能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也要能夠較好地體現社會的熱點話題,使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目的得以實現。例如獨立學院的主旨是進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可以選取“人生目標的制定與實現”等,關于社會話題“可持續發展觀”等。在實踐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學工部應就思政教育活動形式的選擇與教師展開探討,促進學生愛國及民族精神的樹立。
根據教育部的指示,各專業均需具備一定的實踐教學內容,而實踐教學的組織實施主要是由學工部或者教務處進行。相關科目的實踐教學為“形勢與政策”科目的實踐教學創造了有利條件??梢圆扇 靶蝿菖c政策”課程實踐教學與其他課程的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形式,提高實踐教學的實施效率。例如,在生化專業的實踐教學實施過程中,可以進行相關環保問題的適當增加,使學生對該科目的價值具有更多的了解。
“形勢與政策”課程的實踐教學也可采用志愿活動的形式進行。就獨立學院而言,其志愿活動的開展主要是由學工部以及團委組織。志愿活動的主要內容是社會服務,要使課程的特征及要求得到較好的體現,并且應注意與學生專業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在活動中的積極參與。這樣一來,在使教學范圍得以拓展的基礎上,也實現了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通過該項活動的開展,可使學生對自身與社會的關系及作用具有更多的了解,對學生盡快地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具有積極的意義。例如通過感恩節開展孝敬退役老軍人的活動,使學生對社會的了解更加深入??傊鲜龇绞降挠行茫瑢W生實踐教學中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3 加強新媒體的引進,進行實踐教學平臺的構建
隨著社會的信息化發展,“形勢與政策”的實踐教學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的引入,進行實踐教學平臺的創新與建設。由于獨立學院在校外社會實踐方面的限制,可以通過新媒介的引入,促進“形勢與政策”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學校應充分利用網絡所具有的及時性、開放性以及資源共享性優勢,對“形勢與政策”課程的理論教學進行良好的補充。學校可通過例如校園廣播、微博以及電視臺等各種媒介的利用,提高實踐教學的影響力。例如可以就大學生就業問題制定相關網站,就學生關心的話題開展實踐教學,可取得較好的實踐教學效果。
3.4 加強與學生組織的合作
“形勢與政策”課程的實踐教學通過與學生組織的合作,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主要因為學生組織也是學生的一部分,其對學生的性格特征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具有更為清楚的了解。因此,與學生會、團委以及黨支部等學生組織合作開展實踐教學,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師可與這些學生組織合作,加強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校園活動的開展,包括主題晚會、演講、講座、環保服裝設計大賽、知識競賽等形式,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對學生實施“形勢與政策”的有效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4 結語
總之,獨立學校“形勢與政策”課程實踐教學的實施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教師需要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改進與創新,才能有效提高“形勢與政策”實踐教學的效果。通過“形勢與政策”課程實踐教學的有效實施,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以及今后人生的發展均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張文學.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2.
[2] 張雪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3] 程婧.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若干問題研究[D].南京大學,2013.
[4] 朱敏.獨立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和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2.
[5] 劉自海.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研究[D].安徽工業大學,2014.
[6] 蘇琪.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實效性研究[D].山西農業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