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霞


摘 要:武漢是華中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武漢是社會經濟全面快速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是武漢城市建設重中之重。文章回顧了武漢軌道交通的發展歷程,并結合武漢第三期建設規劃批復情況,展望了武漢軌道交通發展前景,并對武漢軌道交通發展提出一些思考和啟示。
關鍵詞:武漢;城市軌道交通;現狀;啟示
中圖分類號:U4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32-0056-02
1 概 述
武漢市是湖北省省會,是我國中部的中心城市,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近年來,武漢市社會經濟全面快速發展,2015年武漢市GDP已達到10905億元,是2006年的4倍,位居中部城市首位,也是近十年增幅最多的城市,如圖1所示。“十二五”規劃提出“1+6”城市發展戰略。“1+6”格局指的是1個主城+6個新城組群。主城是武漢的核心,包括了7個中心城區,主要承擔了中部地區中心城市服務功能,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提升區域輻射能力,是集中體現武漢中部地區生產和生活服務中心職能的核心區域。6個新城組群是武漢市未來發展的重點地區,包括了遠城區范圍內,緊挨著中心城區,沿陽邏、豹獬、紙坊、常福、吳家山、盤龍城等軸向建起的新城。新城組群承接主城區人口疏散和新的產業聚集,是武漢市面向城市圈,實現區域一體化的重要區域。
在社會經濟全面快速發展背景下,機動車總量增長速度迅猛,如圖2所示。目前武漢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43萬輛,2015年一年內武漢機動車增加了39.9萬輛車,但公交分擔率僅為30%。城市道路交通已經出現大幅擁擠,尤其過江交通和中心區交通壓力。
面對不斷擁擠的城市交通,并要保持武漢市強勁的綜合競爭力,貫徹好“1+6”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省政府對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進行了部署。為了完善軌道骨架網絡,支撐“兩江四岸”重點發展區建設,強化軌道交通建設樞紐互聯互通,提升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武漢市必須加快城市軌道建設步伐。促進城市建設,帶動經濟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應首當其沖。
2 武漢軌道交通發展歷程
2.1 起步及開始建設階段
2002年,市政府批準《武漢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02)》;2006年4月,國家發改委批準《武漢市軌道交通近期項目建設規劃(2006-2012)》。
2004年07月28日,武漢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通車。
2.2 建設高潮階段
2010年以來,武漢軌道交通迎來建設和運營高潮階段。
2010年07月29日,武漢軌道交通1號線二期工程通車;
2011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武漢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0-2017年)》
2012年12月28日,武漢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通車;
2013年12月28日,武漢軌道交通4號線一期工程通車;
2014年05月28日,武漢軌道交通1號線三期工程(漢口北延長線)通車;
2014年12月28日,武漢軌道交通4號線二期工程通車;
2015年6月,國家發改委批準《武漢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5-2021年)》;
2015年12月28日,武漢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通車,武漢三鎮地鐵連成第一環;
2016年10月28日,武漢軌道交通2號線北延線(機場線)將通車;
2016年12月28日,武漢軌道交通6號線一期工程將通車。
至此,武漢地鐵1號線、2號線、4號線現已投入運營,共79座車站,總里程96.7 km,最高日客運量155.7萬人次。
3 武漢軌道交通發展展望
2015年,國家發改委對武漢第三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5~2021)做出批復,又同意了十條線路的項目建設。所以,到2015年底,武漢市已經過了三輪軌道建設規劃,共25條線路獲批,其中已開通4條,建設中8條。預計2017年,武漢市軌道交通線路累計將達到7條,運營總里程將達到215 km,主城線網密度達到0.6,實現66%的人口及崗位位于地鐵站點600 m半徑范圍內,形成四線越長江,兩線穿漢水,一線沿江發展的網絡模式。武漢地鐵建設規模已進入全國第一梯隊,實現了每年開通一條線的目標。中遠期,擴大中心區線網覆蓋,加強向外交通聯系,形成由15條線路,總成612 km,城鄉一體的軌道交通網絡。而根據最近國務院批準武漢市第三輪軌道交通建設來看,武漢市還有10條線路需建設。武漢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將由25條線路組成,總成約1 045 km,設車站603座,其中換乘車站123座。規劃2020年,武漢市區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量比例達到62.5%,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比例達到53%。以每公里5億元造價加算,保守估計需要5 225億元的財政投入,近期建設項目總投資為1 148.9億元。
4 武漢軌道交通發展啟示
武漢大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科學規劃城市軌道交通線網是重中之重,雖然武漢目前已經運營多條線路,但是相對于國外,甚至是國內北京、上海等城市,整體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規劃、運營、建設等諸多方面還需要不斷加強,只有正確合理規劃好線網,處理好軌道交通建設與城市發展關系,并合理運用資金資本建設軌道交通,處理好關系民生的大事,才能真正把軌道交通發展起來。
4.1 科學規劃線路走向
武漢被兩江分為三鎮,長江兩岸的交通聯系局限了武漢經濟的發展。所以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中提出優先解決過江難的問題。軌道2號線,溝通長江兩岸、貫穿城市南北,緩解過江壓力,大大方便了兩江居民的出行。軌道2號線是武漢第一輪線網及建設規劃項目,于2012年12月28日通車,是武漢第2條開通線路。軌道2號線不僅穿越了長江,并且穿越了漢口商業中心區、武昌商業中心區,貫穿城市南北的重要客運交通走廊,連接漢口火車站、武漢廣場、中山公園、洪山廣場、中南商場、魯巷城市副中心,溝通長江南北,沿線聯系了諸多居民區、商業區、對外交通樞紐、高薪開發區和大學城,緩解了內環線交通壓力均起到顯著作用。但是自開通以來軌道2號線客流量居高不下,正因為線路串聯了太多功能區,致使線路平面條件惡劣,運營條件差,維護難度增加。
線路走向分析,不應將大量的城市功能區集中于1條線上,不過究其原因可能還是受制于當時武漢財力和武漢人多年的地鐵夢。
4.2 積極探索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資方式
武漢市第三輪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批復后,武漢軌道交通建設將總投資為1 148.9億元,其中資本金比例40%,計459.6億元,由武漢市財政資金解決。
首先,建立專項基金有利于國家對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提供穩定資金來源,也便于國家宏觀調控,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武漢市軌道交通建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武漢市逐步進入軌道交通建設發展高速期,武漢市財政預算安排的軌道交通建設資金以2014年預算安排為基數,原則上每年遞增10%。軌道專項資金規模,原則上每年應當達到當年市城建計劃下達的軌道交通項目投資計劃的35%。
其次,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目前武漢市政府針對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指定并發布《武漢市軌道交通建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并于2015年對《辦法》進行了修訂,擴大了投資渠道,在政策上鼓勵項目融資、資產融資等,一方面可以實現建設資金多元化,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吸引外部資本提供可靠、有效的政府支撐。
4.3 大力發展軌道交通裝備產業
在推行城市軌道交通國產化政策以來,我國在車輛、信號、供電、通信、自動售/檢票、綜合監控、電扶梯等系統技術裝備、產品制造和研發面已取得了很大進步,國產化率基本達到了70%,按照國家相關部門要求,目前城市軌道交通國產化率進一步提高到了75%,城市軌道交通產業的自主發展,對于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和交通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和提高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中國中車武漢長客軌道裝備有限公司落戶武漢,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產品線齊全的軌道車輛研發制造能力,在行業內技術、產品、制造、服務等方面優勢明顯,依托自主創新技術和產業鏈條的延伸,中車武漢基地正在向東南亞、非洲等地加速進軍。“武漢造”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目標正逐步變成現實。同時,武漢還擁有郵科院、光纖光纜、智能電梯等一大批可為軌道交通配套的通信、電氣設備企業。因此,大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勢在必行。
5 結 語
武漢處于高速經濟發展過程中,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是民生工程、百年工程。武漢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應更多的學習和參考國際、國內新理念、新技術、新經驗,并結合城市發展特點制定軌道交通戰略發展目標,科學合理規劃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積極探索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資方式,大力發展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實現軌道交通建設和城市經濟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現狀與對策建議[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
2005,(06):11-14.
[2] 劉誓保.武漢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思路探析[J].學習與實踐,2009,(10):
157-162.
[3] 顧岷.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現狀與展望[J].中國鐵路,2011,(10):
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