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濤
摘 要 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給汽車服務工程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傳統的汽車服務工程的培養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并應探索新的培養模式。本文從傳統培養模式主要面對的問題,如課程問題、不注重實踐教學、師資問題、教材問題、缺乏和企業的聯系等問題來分析,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汽車服務工程的培養模式。
關鍵詞 汽車服務工程 培養模式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4.02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automobile service engineering to bring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l automotive service engineering is no longer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should explore new training mode. From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l problem is mainly faced problems such as curriculum, teaching practice do not pay attention, the problem of teachers, textbook issues, and a lack of business contacts and other issues to analyze, explore the training mod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of Automobile Service Engineering.
Key words Automobile Service Engineering; training mode; practical teaching
汽車服務主要包括售前、售中、售后。通過相關信息可以得出汽車市場的利潤主要包括:汽車銷售利潤、汽車零部件銷售利潤、汽車維修保養利潤、汽車保險、汽車信貸、二手車經營利潤等。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已是汽車最大產銷國,汽車保有量已達1.6億輛,排名第二僅次于美國。“十三五規劃,鼓勵有條件的普通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轉型”,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傳統的汽車服務工程培養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社會新的變化,那么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培養模式應該做出什么樣的轉變呢?
1 傳統汽車服務工程培養模式的問題
目前該專業培養的模式總體上來說還是沿襲了傳統,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缺乏素質教育和能力的培訓,對學生的培養與社會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脫節現象,當然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1.1 課程問題
(1)課程內容問題: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是一個隨著汽車產業發展而應運而生的專業。傳統的汽車服務專業的課程內容主要以汽車運用專業的課程為基礎,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幾門經濟、管理的課程,這樣的課程內容沒有突出汽車服務工程的特色,也不能滿足汽車市場的需求。
(2)課程設置問題:第一、開設的課程不具備承上啟下的,相互連貫的作用。比如先上汽車構造而后才上機械原理,本來機械原理是基礎只有學習了機械原理才能更好的學習汽車構造。第二、許多有用的專業課都集中在第七學期才開設,而這個時候許多同學都忙著找工作和考研,這個時候他們很容易耽誤學習,很難把相應的課程學好,所以學生的專業知識就比較匱乏。第三、專業課程的重視度不夠,比如很多專業課都是考查課,而一些不太重要的基礎課卻要求得很嚴,這樣就進一步降低了學生對專業課的掌握要求。
1.2 不注重實踐教學
汽車服務專業主要是為了培養滿足市場需求的汽車維修保養、銷售、生產、保險信貸和管理等技術服務和經營管理方面的復合型高級技術人才。這樣的人才不只是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而且更要有很強的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應該怎樣來培養呢?肯定不能只是坐著看看書,聽聽老師的課就行了,一定得實踐,自己應用知識去解決問題,才能培養出這樣的能力,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然而這門課程的理論課占了總課程的80%以上,而實踐課不到20%,而在一些汽車工業發達的國家,比如德國汽車服務相關的實踐課程占到總課程的50%以上,而且理論課教學課程也很重視理論聯系實際,比如一些抽象生澀的難以被學生理解的理論知識,他們會馬上到實驗室去,用實驗來演示理論,而且有的理論課就直接安排在實驗室或者實驗室旁邊進行教學。
1.3 師資問題
在我國學校和企業本來聯系就不是很緊密,而汽車服務專業很多教師又是從學校畢業后就直接進入學校任教,他們大多數沒有工作經驗。由于他們缺乏實踐經驗,因此給學生上課的內容大多數也是來至書本上的,就難免有一點紙上談兵。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很難滿足企業的需求。然而歐洲大多數這方面的教師都是來自汽車企業,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他們是把汽車市場最前沿的,多年積淀下來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1.4 教材問題
據調查,專業課的教材使用周期長,導致教材上的很多知識嚴重滯后。比如汽車服務專業一門很重要的基礎課汽車構造,在講述發動機時噴油系統時,還是講述的化油器,但是現在的汽車上基本上都不用化油器。在講述變速器時也基本上只是講述手動擋的,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自動變速器在汽車上的使用已經很普遍,比如液力自動變速器、DSG雙離合、CVT無極變速器等,教材上卻講得很少。這樣的學習狀況導致以后學生出去工作時,一些很重要的專業知識也嚴重匱乏。
1.5 缺乏和企業的聯系
現在很多畢業生工作時發覺在學校學的知識用不上,企業也覺得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不是他們需要的,這是為什么呢?當然造成這種局面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高校和企業缺乏有效的聯系。由于傳統的汽車服務專業培養模式都是按學校自己制定的培養模式進行,難免有一點閉門造車出門不合轍。當然學校不是不想把學生培養出企業所需要的人才,而是他們也很茫然。由于各種原因企業和學校一直都缺乏有效的溝通聯系,學校是很難制定出相應的培養模式。
2 汽車服務工程培養模式的探索
2.1 課程設置
(1)課程的內容。課程除了應該具備相應的一些理論課程外,汽車服務工程的專業課程應該結合社會、企業的需要來設置。比如汽車服務市場主要需要汽車維修、汽車營銷、汽車保險理賠、汽車檢測、汽車鑒定評估等相關人才,那么我們的專業課程也應對應設置相關課程,做到有的放矢。
(2)課程的開設。第一應做到承上啟下的,相互連貫使所有的課程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階段,先要夯實專業基礎,使學生的學習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律。只有這樣課程設置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第二、專業課程不應太過集中開設,開設時也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生就業找工作、考研等實際情況。專業課程根據實際情況應該在大二就開始逐步開設。第三、專業課程本來對學生就比較重要,而且隨著后期的學習,學生也相對變得懶散,那么對專業課程的考核應該更加嚴格,方式多樣,迫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課程。
2.2 重視實踐教學
第一、加強實驗室的建設,沒有相應的實驗設施,實踐教學也是空中樓閣。根據相應的專業課程,設置相對應的實驗室,實驗設施應能滿足教學、學生實踐以及社會需求,不能是擺設,也不能脫離實際。第二、逐漸調整實踐課程的比重,使實踐課程逐漸達到總課程的40%以上。這樣的課程使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對知識更好的掌握,也同時培養學生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設置開放實驗,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實驗設備的限制,有很大部分的學生可能在實驗課、理論課,未能完全掌握相關的知識,需要進一步的實踐學習,我們應該為此創造條件。相應的實驗室,除了上課以外還應該安排一定的開放時間,并應該設有相應老師指導。
2.3 加強師資建設
第一、讓無工作經驗的理論課教師,盡快熟悉實驗設備,熟練操作實驗設備,這樣讓理論課老師更好的指導學生的實踐課程或理論課程,同時教師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鞏固教師的理論知識。第二、廣泛開展與企業的合作,讓更多的青年教師,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企業中去,豐富教師的實踐經驗。第三、聘請一些企業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工程師或者一些有經驗的老師,一起指導學生的實踐課程,同時也為青年教師提供更多的交流機會。
2.4 教材因與時俱進
教材內容應與時俱進,跟進企業的發展,不斷的更新教材,不能與社會脫節。教材的內容應該做一些更改,對于一些陳舊的內容應該精簡,新的一些知識應該增加。教材不應該只是抽象生澀難懂的理論知識,比如機械原理這門課程是沿襲了蘇聯當時編寫的教材,有很多理論就連老師都不能完全理解,應該增加更多的案例分析等,幫助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同時鼓勵相關企業和學校共同編寫教材,這樣的教材才能更接近企業的發展。
2.5 與企業合作辦學
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本來就是直接培訓企業所需要的人才,那么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否是企業需要的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與企業合作辦學。我們汽車服務工程的培養方案就可以和企業一起來制定,這樣的培訓方案就能更好的滿足企業需要。同時企業也可以為學生在學校期間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更早的適應社會企業的發展。這樣的培養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能力,同時對企業來說也可以減少更多的對新員工的人力培訓成本,這是一個雙贏的方案。
3 結束語
新形勢下汽車服務工程培養模式的探索,就是尋找解決學校不能培養出企業需要的人才和企業不能招聘到他們所需要的人才的矛盾。實際上就是高校應該如何根據社會需求來制定相應的培養模式。汽車服務工程就應該培養出面向實際,具有夯實的理論知識和過硬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總之,汽車服務工程的培養方案,應該不斷的優化改進,進一步提升學生適應社會、就業能力,同時企業也能更容易招聘到他們滿意的人才,使學校和企業的發展聯系在一起,企業和學校聯系更加緊密。
參考文獻
[1] 苑恒軼.轉型形勢下汽車服務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33).
[2] 肖生發,鄧召文,康元春.強化校企合作、凝練專業方向:打造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特色[J].科技視界,2014(36).
[3] 戴建國,尹飛鴻.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常州工學院機電工程學院,2009(3).
[4] 李愛英.高等院校“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