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真真
【摘要】我國是歷史文明古國,在歷史的發展中遺留下了大量古籍,這些古籍都是重要的文化遺產,具有巨大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但是由于紙質文物保存不易導致許多紙質文物出現了變霉、碎裂的現象,紙質文物的破損使其不能繼續傳播歷史信息,在我國每年都有上萬的紙質文物損毀,因此紙質文物保護工作非常重要。
【關鍵詞】紙質文物;保護;現狀
前言
紙質文物記錄著大量歷史信息,記錄著歷史上國家的興衰和科技的發展及各個地域的民族風情,具有巨大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紙質文物非常脆弱、容易撕毀,再加上長期埋于地下發生氧化、腐蝕等變化,使得紙質文物更加脆弱,因此對紙質文物的保護就尤為重要,雖然現在保護紙質文物的技術比之前進步很多,但仍有大量的紙質文物出現霉變、碎裂等問題,因此就需要研究新的先進的技術來更好的保護紙質文物。
一、紙質文物的保護存在的問題
1.設備落后環境較差。如今文物保護的設備越來越先進,大都配備了空調和測量、調控溫度和濕度的設備,但仍有部分博物館的設備落后,不具有這些先進的設備,甚至沒有存放紙質文物的專業庫房和文物柜,而且環境也相當的差,用于存放紙質文物的庫房陰暗潮濕、擁擠或者受到陽光直射,這些都會導致紙質文物嚴重受損。而且一部分博物館雖然有先進的設備但常常無法運行,這也導致文物的保護不嚴密,出現文物破損的現象。正是因為這些不利的條件最終導致了紙質文物出現蟲蛀、霉變、碎裂等問題。
2.人為損壞。在進行紙質文物保護時,一些人為的原因也導致了紙質文物的損壞。由于博物館的文物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的文物保護知識、沒有較高的文物保護意識、責任感差,因此管理人員在進行保護時,常常由于出錯而損壞紙質文物,而且目前缺少紙質文物保護的管理規范和操作規范,這也造成了紙質文物的大量損毀。
二、紙質文物保護問題的解決辦法
1.改善文物的存放環境。環境對于紙質文物的保護至關重要,環境一旦不滿足要求時紙質文物就很容易損壞。空氣中含有的酸性氣體容易使紙質文物中的纖維素降解,而且空氣中還含有生物孢子也會導致紙質文物發生霉變。空氣中產生的這些有害物質多來自建筑材料排放出的有害氣體,因此在進行博物館的裝修時,應選擇有害氣體排放少的材料,且博物館開始使用后,要設有凈化空氣的設備。紙質文物對環境的依賴要大于其他文物,紙質文物的損壞不僅與空氣有關,還與光、熱有關,而且人為因素對紙質文物的損壞也十分嚴重。因此良好的文物保護環境對紙質文物十分重要。然而,目前許多用于收藏文物的庫房是經原有工作場所改造而成,因此在光照、熱量、空氣等方面嚴重不符合紙質文物的需求標準,這更需要隔離各方面的污染源,這就需要一個較封閉的空間,安裝空氣凈化裝置,以保證博物館的空氣質量。同時也應嚴格規范門窗的設計,由于紙質文物對光和熱的要求非常嚴格,所以門窗應能夠阻隔室外的光線。除此之外,室內光照對紙質文物的影響也非常巨大,因此室內光照也應嚴格控制。由于博物館中每天來往的游人比較多,對人員的控制及消毒也至關重要,因此在紙質文物存放時,要嚴格控制周圍環境因素。
2.嚴格控制溫度和濕度。在對紙質文物進行保護時,溫度和濕度對紙質文物有著巨大的影響。適宜的溫度、濕度對保護紙質文物有一定的益處,可以延長紙質文物的壽命,但紙質物品都有一定的吸濕性,對環境中溫度、濕度都十分敏感,因此不適合的溫度濕度加快紙質文物損壞的速度,而且溫度突變會導致濕度的變化,從而導致紙質文物的損壞。在進行紙質文物的保護時,菌類是保護過程中的最大障礙,而一旦有了充足的養料、水及合適的溫度時,菌類就可以生存。而紙質文物含有的漿糊中含有淀粉,淀粉可以給菌類提供養料,而且庫房內合適的溫度及濕度更是為菌類的生存提供了適宜的條件。因此嚴格的按照標準控制溫度、濕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適合菌類生存的條件,從而減少對紙質文物的損壞,延長紙質文物的壽命。
3.增強管理人員的素質。很多文物在進入博物館之前受到損壞,再加上收入博物館后由于管理人員的錯誤操作,使其完全破損導致沒有收藏價值,其中紙質的損害最為嚴重,例如變黃、破碎、缺失。在博物館的文物保護中管理人員接觸文物最多,因此博物館應該加強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只有管理人員具備了專業素質,才能避免紙質文物遭到更嚴重的損壞。另外,保管人員掌握一定的業務知識,在紙質文物的移動、存放過程中,使用正確的拿取方法,避免不良工作習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對文物的損害,所以加強保管人員的業務培訓及安全警示教育尤為重要。
結語
文物是歷史給我們遺留下的寶貴財產,一旦損毀就不能恢復,而且每一件文物都是獨一無二的,都無法找到替代品,因此我們應該利用先進的技術來保存文物,使其不被損壞。我們應該珍惜每一件文物,保護文物的完整性,使文物可以代代相傳,使我們的后輩也可以擁有這份財富。
【參考文獻】
[1]蒙園.蕓香草圖書防蟲法及實踐初探[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11).153-155
[2]郭家.淺談文物保護的行與止[J].理論觀察,2015(1):112-113[3]郭家.淺談文物保護的行與止[J].理論觀察,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