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國
摘 要:高中地理新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認知和分析能力,要求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學習和解讀對新的地理現象有新的看法和理解。這就要求教師要營造一個有效課堂,學習并具備實施有效課堂的設計策略。立足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現狀,重點分析了高中地理新課程實施中有效課堂教學的設計策略。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程實施;有效課堂;課堂教學;設計策略
新的課程改革,不僅要求教師深刻理解新課改的教學思想,而且還要掌握一定的教學策略及方法。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創建有效課堂,積極地探索和創新,為我國的課程改革做貢獻。
一、回歸教材,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
眾所周知,教材是知識的重要源泉,教師要深刻掌握教材要領,從教材中分析汲取授課所需要的教材精髓,創建有效課堂。尤其對于地理這門學科而言,它兼備文科的可記憶性和理科的邏輯性。所以,學生通過對地理教材的閱讀,可以深入了解地理知識的含義,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對于高中生來說,掌握一定的自我學習能力,是學習地理知識的有效途徑,是提高自身素質的合理方式。與此同時,較強的自我學習能力,強化對課堂的認知度。鑒于此,廣大教師需要在授課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引導,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三、設置實驗課堂,培養學生的應用創新能力
在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適當地開設實驗課堂,能夠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以引起他們對地理學科的重視,這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一種有效方式。對此,作為高中地理教師,需要巧妙設置實驗課堂,以培養學生的應用創新能力。
四、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和教師的課堂主導作用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也就是以學生為本的中心思想。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還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同時兼顧自己和學生的作用,合理地規劃課堂順序,提高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
開展高中地理新課程的有效課堂,教師要深入探討相應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只有在有效課堂的深刻影響下,學生才能更高效、更透徹地領會到地理的課程魅力。
參考文獻:
[1]金彩.一節研討課帶來的思考:談新課標下高中地理課堂的有效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09.
[2]周偉宏.關于農村中學實施高中地理新課程的調查與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