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瑞軍
摘 要: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近些年來發生很大改變,隨著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融合,課堂變得越來越生動,也越來越自主。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注重學生科學態度的培養,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的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指出,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讓我們的學生積極參與、敢于探究、樂于實驗、勤于思考,并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研究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逐漸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精神。
關鍵詞:物理教學;課堂教學;探究式教學
在全面倡導以創新教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今天,新課程改革繼續深入發展之際,探討如何增強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就顯得十分迫切與必要了。為了有效解決高中物理教學中理論知識繁多,老師年齡與學生年齡落差太大,代溝太深所導致的課堂枯燥氛圍,我們可以創造一些新鮮有趣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發展。這樣即利于同學的物理思維的形成,也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進步。
一、營造適應學生最大限度發展的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法,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素質教育的中心思想,即培養學生的物理創新能力,所以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就要大膽地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會探究,真正體現教學過程中師生的互動,教師引導學生探究、質疑,營造能使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僅讓學生掌握書本中的物理知識,還應掌握生活中運用物理知識的方式和方法,讓所有學生的素質都得到提高,讓學生的創新能力都得到很大的發展。探究式教學方法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注重學生科學態度的培養,也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模式更注重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的自主探究。自主探究的過程是“引領——探究——歸納——演練”。新課程標準下的物理教材中有許多物理概念的教學,都能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方法是貫徹新課改的一個較好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因此,它也是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一種有效方法。
二、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要全面地了解學生,承認并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發現每個學生的獨特性,這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基本前提。例如,有些學生對物理實驗特別感興趣,尤其喜歡動手操作;有些學生對物理與生活及社會問題的聯系感興趣,喜歡帶著問題去做社會調查;有些學生對物理概念和規律感興趣,喜歡進行一些邏輯的、理性的思考和探索。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同認知水平和認知方式,鼓勵與提倡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問題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練習的安排等,關心和愛護每一個學生,給他們創造成功的種種機會。
三、創設豐富、有效的物理教學情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教學取得成功的保證。所謂良好的開端,筆者認為,就是學生的積極性被徹底調動起來的這樣一種狀態。教師可以在復習舊知識中引出新知識,或者在講授新知識之前明確學習目標的基礎上,直接提出新問題,把問題一下子拋到學生面前,引起學生內在的認知沖突,產生學習的需要。問題的提出,要以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為前提,使其充分感受到身邊確實存在物理,引起學生想要解決問題的沖動。盡量創設一個良好的物理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對教學情境中有關的信息加以提取、分析,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第一,教學活動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要關注全體學生,給學生以幫助、啟發,引導學生取得成功,強化學生的成功體驗,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興趣。教學活動策劃和教學行動內容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身心發展特點,做到循序漸進。第二,教學活動要體現探究性。引導學生學會在學習過程中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要精心設置疑難,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創新,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教師要不斷地更新知識,總結教育教學經驗,提高知識修養和教學藝術,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和啟發,增強學生對物理課程的信心和興趣。
四、積極營造網絡環境,鍛煉學生獨自獲得知識的能力
新的課程標準中提出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應用,改革學生學習模式和教師的教學模式。網絡有很多普通課堂沒有的優勢,他能讓學生較快的、獨立的、積極的獲得自己想要獲得感興趣的方方面面的知識。我們教師要加以合理地引導,使之成為學生一種快捷的學習知識的途徑。同時教師運用網絡課堂教學也有優勢,它能給學生立體的、動畫的等不同視聽覺效果的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樂于投入到學習中來,對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五、平等交流,多一些鼓勵和理解,少一些冷漠與批評
古語有言,“親其師而信其道”。在輕松而良好的氛圍之內,老師與學生才能自在溝通交流,學生的自信心才能得到充分的滿足。少一些批評和比較,多一些鼓勵和相應夸獎,更能促進學生探索下去的滿足心理。但是,也有一些學生缺乏立體思維,很難辨清,其中占大多數的是女同學。而女同學天性就是有一種好強跟害羞,這樣更不利于學習。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實務模擬來進行更生動的說明,中間再穿插著介紹已學的理論知識,這樣則可有利于學生的接受和理解。
六、嘗試反思維模式教學,鍛煉學生逆向思維
在課堂教育改革當中,能否成功取得最佳的效果,最關鍵的部分不是學生而是老師的觀念以及訓練方法。這需要在新的標準之下,增強教師自身的教學方式,不斷鞏固理論知識,加強反向思維模式,只有在老師首先達到這一目標之后,才能正確的引導學生。教師還要在課堂教學中的各種行為和不足中總結經驗教訓。并對行為產生的效果進行自我審查和分析,然后不斷地更正改進。如此一來,則可以很好的提高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
總之,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我會在教育的道路上繼續摸爬探索,積極尋找更好的教育模式,為學生能快樂的學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林海芹.對高中物理高效教學模式構建策略的思考[J].中學教育參考.
[2]杜舜卿.新課標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J].課改論壇,2011,(3).
(作者單位:河北省永清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