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當前,大多中職院校德育課程的實效不盡人意,究其原因諸多。觀其象主要有:教學形式單一,內容限課本上的陳舊、教條和枯燥的理論知識,缺乏與現實的對接;造成了課堂沉悶、無趣和無奈,一堂德育課成了學生反感,老師糾結,學校著急的難點。如何加之改觀,從上至下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有制度,難堅持;有收效,難持續;有改觀,難穩固。為此,從深層次上下功夫加以改進,現就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討。
一、政策先導,突顯必要
從2001年起至今多次下發“德育為先,立德樹人”的政策。主要有:《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設置與教學安排的意見》《教育部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設置與教學安排的意見》《教育部關于印發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教學大綱的通知》《加強中職生思想道德教育意見》《關于印發<中等職業學校管理規程>的通知》《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教學指導綱要》等文件強調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各級領導多次強調,突顯德育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講話;國家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發表的《堅持立德樹人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央辦公廳印下發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等精神。
二、宣傳培訓,積極推進
認真學習宣傳《教育部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設置與教學安排的意見》和《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教學大綱》,認真領會此輪課改的理念、內容、特點和教學大綱要求的新教學方法。
認真組織好德育課教師的培訓。各省市通過國培、省培、區培和校培等多層次的培訓,全面準確地掌握課改的真諦,才能確保實施好。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編寫國家規劃教材及相應的教本教材和教參,同時按照教學大綱制訂德育課程的教學計劃。
三、靈活多樣,多元教法
剖析課程教學難點,明確教學的方向。德育課程的共有難點為:課程內容單調、枯燥、遠離生活又高于生活。積極從各德育課程教學大綱入手,吃透教材,剖析課程難點,方能有的放矢開展好教育教學。
靈活多樣教法,效果初顯成效。任務教學法,旨在把教學真實化,把課堂社會化,強調“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為學生提供盡可能真實的生活情境,提供各種各樣的任務活動,突出真實生活情境下的真實任務。
小組合作學習法。以4~6人為一組,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按照成績、能力、性格、情商等方面的差異采用互補性原則組建成若干個最優化的合作學習小組,注重互助式、互動式、討論式的學習。
案例教學法。通過一個含有問題在內的具體教學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況進行討論分析,并找出解決方法的教學方法。
項目教學法.將項目以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需要完成的任務的方式教給學生,并指導學生按照實際工作的完整程序,完成信息資料的收集、項目的決策、項目的實施、成果的展示以及項目成果的評估和總結,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角色扮演法。根據被試者可能擔任的職務,編制一套與該職務實際根據相似的測試項目,將被試者安排在模擬的、逼真的工作環境中,要求被試者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用多種方法來測評其心理素質、潛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
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自我教育。充分利用多媒體、校園網和QQ群等平臺,購置了相關視頻與自制課件、微課等相配合,形成融文字、圖像于一體的立體化教材系統,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十分便利,效果極好,學生樂學。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推進德育課程教育教學滲透。利用課外時間,讓學生參加校園社團、閱讀正能量題材書籍、觀看經典影片,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參加公益活動等,并納入德育課程考核內容,使德育課延伸到課堂外,走向社會。
四、建立評價,多元考評
評價內容以所學德育課程教材為主外,還要包括德育方面的政治思想、道德紀律、操行成績、獎勵懲罰等內容。
評價方法應由學校整體出臺相關規定,除傳統的考試外,應包括大作業、調研報告、所有授課教師課堂紀律等評價、學生之間交叉評價等。考試靈活多樣,可采取開卷、閉卷、面試等考核方法,也可嘗試設立無人監考的“誠信考場”進行閉卷考試。
評價主體應由教師、家長、學生、管理者等多主體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評價模式。
五、強化師德,優化隊伍
加強德育隊伍的培訓和學習。新形勢下德育教師必須及時了解德育的新動向,接收新知識,不斷地加強培訓和強化業務學習,才能提高自身的理論和管理水平。
加強對年輕德育教師的上崗指導和培訓。每年都有新教師加入和新的德育教師上崗,上崗培訓和以老帶新的“結對子”傳統方式不能丟;還有通過德育公開課、經驗座談會、外培學習心得交流和實踐中的“傳、幫、帶”構架成多方位的學習、培訓和提升空間,從而達到新老德育教師“互學、互促、互勉、共進”。
建立德育目標量化管理機制,使德育隊伍的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和常規化。為使德育教育工作成為長效機制,應把對德育隊伍的管理工作列入目標量化管理機制。
綜上所述,在現有的市場經濟大環境下,中等職業學校應該把德育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的任務來抓。中等職業院校是培養國家建設者的搖籃,要在德育課的陣地上發揮積極的作用,要提高德育課的教學質量,培養出新型的復合型人才,教師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教師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構建快樂德育氛圍尚未成功,職業德育人更需努力。
參考文獻
[1] 劉寶民.中職德育課程改革的新突破[J].中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網.2009-11-19.
[2]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 2014-5-4.
[3]袁貴仁.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2014-5-23.
[4]《教育部關于印發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教學大綱的通知》(教職成〔2008〕7號).
[5]李倫娥 程里鷹.株洲中職學校嘗試“快樂德育”促學生快樂成長,中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網http://www.cvae.com.cn 2010-10-25 10:09.
[6]郝國文.中職學校德育課教學探討[J].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
(作者單位:陜西省電子信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