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階段,閱讀教學是語文課堂重要教學內容之一。通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力培養,有利于學生語文應用能力提高和綜合素質增強。論文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研究對象,闡述了實施閱讀教學有效性意義。在此基礎上,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較多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具體問題提出相應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閱讀;語文教學
一、實施閱讀教學有效性意義
一般來說,學生語文學習是從閱讀開始,閱讀教學在其教學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不言而喻。因此,增強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對整個語文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
1.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的職責在于通過教學實現教書育人,而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教學關鍵所在。教學質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體現在教學內容的有效性上。因為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時間實現教學質量提高成為教師最關心的問題。作為學習主體,學生只有完成既定學習任務,才意味著教師教學任務的完成。在語文課堂上,閱讀教學有效性就是在完成既定教學目標同時,學生從教師的教學中獲取理論知識。作為學習的基礎,充分重視閱讀教學任務完成,學生學習效率才能得以提高。
2.優化語文課堂的效率。一般來講,課堂教學高效與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結果,新課改對教學要求也正是通過高效課堂才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知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有些行為與這一理念背道而馳。
二、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問題與分析
1.教學目標設定方面的問題。在新課標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在語文閱讀目標中必須提及或是體現。由于受到教學理念、教學習慣、教學動機等因素影響,教學目標設定難以達到最優化目標,對教學效果實現產生嚴重影響。
2.閱讀教學內容引導方面的問題。第一,教學內容缺乏重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存在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教學內容脫離了原有教學重點,忽略了教學閱讀的重點設置,過度追求閱讀內容與范圍。這對于教學實踐來說,大大制約了語文教學能力的提升。
第二,內容解讀欠缺深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課堂上,注意力更多是關注多種學科綜合發展,對語文學科教學內容解讀欠缺深度。大多表現為教師對沒有吃透閱讀教學思想,教學思路不夠嚴謹,導致閱讀重點缺乏有效關注。
三、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
1.科學制定教學目標。第一,根據新課標制定教學目標。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基于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語文教學在新時期具有更高的要求。作為教學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課程標準也是課堂教學開展實現既定目標的指南針。其中從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三個方面提出了教學發展的三個層面。
第二,制定目標應充分考慮學生實際。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作為教學過程所服務的中心,是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增強語文閱讀有效性就要在了解學生客觀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教師亦是如此,要在學生發展現狀、心理狀況的基礎上,將教學目標的實現與學生實際有機結合。教學目標太高或是太低都不利于學生發展。倘若教學目標太高,就會脫離學生的展實際;目標太低,容易造成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明確有效教學內容。第一,選擇精準的教學內容。教學實施最重要的過程就是教學內容,精準的教學內容是一堂高效的語文閱讀課的基礎。應該以立足于課程標準、學情制定的教學目標,能培養學生的情感,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第二,增強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隨著未來語文教學需求多元化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加大與學生溝通力度,將是重要教學內容。一方面,采取設定情境、以情感人。通過情景導入和設計,能拓展學生想象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閱讀教學奠定良好基礎;另一方面,在教學互動中激發學生內在情感,營造和諧情感環境,才能深層次對語文教學有所領悟。
3.選擇合理教學方法。第一,依據學生發展選擇教學方法。在充分地利用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學方法基礎上,對語文閱讀教學相關資源合理開發與利用,才能實現語文教學應有的教育意義。在既定教學目標下,可以結合學生審美發展現狀,教師為小學生打造具有小學語文之美特色情境,促使小學語文審美資源真正落實在教學實踐里。
第二,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因為在日常教學中,受外界不確定因素影響,只有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才能順利達到教學目標。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設置過程中,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情景的設定與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應用,以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一定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靈活性與多樣性,尤其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情緒的新動向、新思路、新問題等等,及時地教學調整與方法應用。
【參考文獻】
[1]鞠鳳媛.試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途徑[J].電子制作,2014,18:156
[2]胡松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個“轉變”[J].基礎教育研究,2014,18:27-28
[3]趙巧敏.淺談如何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5,30:59
作者簡介:康云(1969-),女(漢),內蒙古包頭市土右旗人,專科,研究方向: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