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慧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渠道,也是學生接受教育的重要主陣地。課堂教學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的實施。因此,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設計好教學環節尤為重要。身為語文教師,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呢?
一、備課是課堂教學的關鍵
古人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備課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備課不但要備教學內容,而且要備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好“備課”工作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我們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老師自身的實際情況、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多媒體資源,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合理安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我的具體做法如下:
1.明確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目標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向和核心,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起著引領作用。它指引著語文課堂教學的方向,對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語文教學必須先具備好的教學目標。因此,語文課堂教學一定要圍繞“目標”安排教學。教學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大塊。因此,在備課時要圍繞這三大目標選擇語文教學的策略和方法,并進行內容重組,使三維目標互相促進,有機統一。
2.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在課堂教學中,不但要明確教學目標,而且要注重突破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是教學的主要內容,在整個教學中要圍繞它展開,不能偏離。教學難點是教學中的硬骨頭,是最難理解的。難點的突破是教學的關鍵。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手段去突破難點,只有突破難點才會解決學生學習上的問題,解除學生的困惑。
如何突出重點、化解難點呢?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所以首先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生動的故事、視頻、錄像、圖片、形象的多媒體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其次,認真備課,先自己個人備,再集體備。取長補短,圍繞重點內容,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突破難點。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調動每一個學生參與,搞活課堂,切忌平鋪直敘。
二、合理、恰當的指導
一節語文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僅僅45分鐘,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學到更有用的知識,教師就應該進行合理、恰當的指導,才能讓自己的教學更有效,課堂容量更大。那么,作為教師,我們要如何做到合理、恰當的指導呢?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師應具備簡明、生動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是語文教師的基本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只有運用簡明、準確、恰當、淺顯的語句才能使學生更容易聽懂老師的意思。如果教師的語言簡明精練,就能騰出更多的時間來讓學生思考和練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當然,講到教學重點時,或是要引起學生注意時,可以講得慢一點,聲調高一些。必要時抑揚頓挫或以強調的語氣引起學生的注意,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
2.教師應善于察言觀色,調整教學速度
課堂教學既是教師教的過程又是學生學的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觀察學生,調整教學速度。如發現學生表情不對時,應該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把他吸引過來,然后再調整方法,改變策略,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完成課堂作業的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找出問題,及時調整教學速度。如果學生注意力集中,情緒很高則表明他能聽懂,可以按原來的方法、原來的速度進行。
3.根據具體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選擇恰當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合理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從而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也就是全員參加。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根據學生的特點來選擇教學方法是最重要的。對于初中生來說,認知水平不高,邏輯思維能力較差,那么就應該選擇形象、具體的教學方法來教學。
三、關注學困生
學困生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只有解決好學困生的問題,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覺得學困生分兩種:一種是基礎差想學但學不會,另一種是思想問題,有腦子,但怕苦不愿學。對于前一種類型的學困生,備課時要想著他,上課時照顧他,輔導時記著他,盡量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對于后一種學困生,要注意對他們興趣的培養,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與閃光點,對于他們取得的一點點進步都要及時表揚,引導他們動手操作,誘發求知欲,教學要面向全體,創設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從而樹立起自信心。對于學困生,我們要多關心他們,對他們多提問,讓他們有較多的鍛煉機會。
總而言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每節課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就應該抓好備課環節,在課堂上進行合理、恰當的指導,還要關注學困生的轉化。多思考、多準備,充分發揚教學民主,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全員參與的學習熱情,把課堂交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大膽質疑,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林天云.課堂教學中提問技能的原則[J].語文學刊,2012(11).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