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偉超 袁錚
摘 要: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當前教育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通過學生層面、學校層面、政府層面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幫扶,整合資源,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激發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的熱情。
關鍵詞:高職院校 大學生 創新創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5-0106-02
高校畢業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李克強總理多次在高校調研和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強調:“大學生是人才,只要努力就會有就業的機會。不光要就業,還要創業。”《教育部關于做好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開篇就明確指出“各地各高校要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根據人才培養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國家已經充分認識到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重要性,并且在宏觀政策上為將來我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指明了方向和目標。
一、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1.高職院校重視程度不夠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應是一項長期開展的素質教育,重在意識培養,周期較長。一方面,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很多高校還一直停留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以培養學習型、考試型的學生為主要目標。不敢大膽放手發動學生在校期間進行創新創業、創新實踐。在課程設置和要求上把學生拘泥于傳統的課堂教學。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另外一方面,高校的很多管理人員和教師都是計劃經濟、應試教育下培養出來的,受時代影響很深,其教育的觀念和人才培養理念還沒有完全適應二十一世紀的新要求,更不能適應新常態。這必然會使一部分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對創新創業教育重視不夠。
2.社會重視缺乏持續性
社會對創新創業教育政策和經費支持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連續性。大學畢業生就業難了國家就出臺一攬子政策,重視一陣子,這就致使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創新創業教育缺乏系統、持續、科學的定位和頂層設計,隨意性較強。這將嚴重影響到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3.高職院校專業師資力量不足
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和頂層設計離不開經驗豐富、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優秀的教師的支撐。我國大部分高校負責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主要來源于輔導員和招生就業的工作人員兼職,在數量上和創業實踐能力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另外,這些教師平時平時工作非常的繁忙,無法集中過多精力來投入到創新創業教育上。專職的具有創新創業和企業實踐經驗的導師就顯得尤為重要。專業的師資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瓶頸[1]。
4.國家專項經費不足
目前,我國大多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投入的專項經費明顯不足。創新創業教育專項資金是大學生創業教育不可逾越的問題。專項經費的不足就必然影響到專項師資的培養和配置以及專門的組織機構建設。沒有持續足額的經費支持,就無法有效開展示范性強和輻射面廣的創業教育活動。僅有的創新創業教育經費多來源于國家、企業和學校設立的基金、風險投資等。這部分用于扶持創新創業教育的經費本身就非常有限,致使資金覆蓋面和利用率較低。
二、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措施和建議
1.準確定位創新創業
首先,高校的上級主管部門應該明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具體地位和專業教育地位之間的關系,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共贏”發展,便于高等院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具體執行。在此基礎上,合理優化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的關系,科學設置課程,注重師資引進工作和學生創新、專業培養工作[2]。
2.改革人才培養方式
人才培養模式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關鍵。在創新創業教育中,應多采用多形式、開放式、互動式、探究式等教學方式,比如讓同學參加雙創比賽,參觀自主創新創業企業,邀請創業者講課等。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的創業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為其創新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打造一個授課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出眾,創新創業理念先進的教師隊伍。當前我國的高等院校教師主要分為教學型和科研型兩種。教學型教師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教學理念,但缺少先進的技術基礎。科研型教師具有專業技術優勢,但普遍缺少創新創業的相關實戰經驗。針對這樣的情況,筆者建議聘請從業經驗豐富的企業人員和創業人員作為兼職教師,通過座談會、技術交流等形式促進創新型教師的產生,進而促進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4.強化創新創業意識
當前大學生欠缺的就是創新創業意識,積極、正確、科學的創新創業意識是創新創業良好的開端。在校期間,我們所要給予學生的就是這種意識,在他們內心埋下一顆種子。目前我國的高等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的宣傳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廣大師生也對創新創業教育給予了更多的重視。這不僅需要授課教師要對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負責,也需要學生能夠從自身出發,努力學習一切創新創業的知識,認真對待創新創業課程或實踐環節,并最終將所學的全部知識付諸于創新創業實踐過程當中。
5.構建良好創新創業大環境
良好的教育環境是開展創業教育和培養創業人才的重要條件,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可以通過校園廣播、微信公眾號、報刊、學校網站、櫥窗等方式對創新創業教育知識進行宣傳,讓已經成功的大學生回歸校園,分享經驗,或邀請資深的創業家和企業家在校園舉辦講座,讓學生們與各位創業成功者們面對面進行交流,對創業活動有更加直觀的形象認知[3][4]。
此外,學校還可以設立相應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專項資金,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支持和鼓勵大學生們創業。創新創業教育除了學校的支持也離不開政府有關部門的進一步支持,比如提供信貸、稅收、政策等方面的有力支持,同時建立完善的創業教育服務體系,有效解決大學生在創業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總結
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意識,提升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強化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指導等。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擁有創新創業能力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馬勝羽.當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問題研析[J].黑龍江教育,2016(3):26-27
[2]黃瑋.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建設的思考[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2):38-40
[3]田蕾.試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J].求知導刊,2016(2):15-16
[4]孫志新,張文閣,柴國華.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就業指導相融合的實踐探索[J].職業教育,2016(2):223-226
作者簡介:程偉超(1982—),男,河南輝縣人,講師,工學碩士,機車車輛學院學生黨支部副書記、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職業指導、團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