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勵志青春小說《分歧者》描繪了一個烏托邦式的未來世界,在那里,世界被涇渭分明地分成五個派別,大家各司其職,維持著世界的和平,分歧者不容于社會。通過女主角對派別的選擇和身為分歧者對社會的反抗,表現了人性的復雜不可壓抑,呼吁人應認真對待每一次人生道路選擇。
關鍵詞:分歧者;選擇;人性
作者簡介:徐夢麟,臨沂大學文學院12漢本1班學生。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7--01
維羅尼卡·羅斯(Veronica Roth)在其小說《分歧者》中描繪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社會。這個社會創始人認為:“戰爭四起并非源自不同的意識形態、宗教信仰或者是種族,而是源自于人類個性的差異,源于人類內心的罪惡。”于是,本著根除罪惡、恢復世界和平的目的,創始人將世界分為五個派別:抵制沖突與戰爭者組成友好派(Amity);抵制無知與愚昧者組成博學派(Erudite);抵制隱瞞與包庇者創建誠實派(Candor);抵制自私與冷漠者建立無私派(Abnegation);抵制膽小與懦弱者是無畏派(Dauntless)。每個人都有一種屬于自己的一種美好的特質,或友好,或博學,或誠實,或無私,或無畏。
故事的女主人公在16歲的性格測試時,得知自己兼具博學、無私和無畏三種特質,她是一名“分歧者”。“分歧者”這三個字代表不被定義、不被操控,更是動亂與革命的代名詞,為社會所不容。在第二天的選派大會上,翠絲最終選擇了她內心所向往的無畏派,她說:”I am selfish. I am brave.”在無畏派的基地,翠絲和跟她一樣同時新生的伙伴們開始了魔鬼式的訓練,訓練成績排名靠后的人將被淘汰,成為無派別者。從小生活在無私派的翠絲身材瘦小,身上全無肌肉,毫無格斗技巧,但在她自己的努力和幾個同期轉派新生和Four的幫助下,雖然常常被對手打得鼻青臉腫,但終于在最后的格斗中將對手打倒。第二階段的訓練是情景模擬,目的是讓人克服恐懼。在這一階段的訓練中,翠絲總是做得又快又好,因為她面對恐懼的反應與真正的無畏派成員不同,她總告訴自己”Its not real.”測試員Four最后還是發現了翠絲是分歧者,但事實上Four也是分歧者。雖然他們努力掩飾,最終卻還是被發現。而分歧者精彩的冒險故事正在被揭開。
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及態度
一個人的未來不是由出生決定的,隱藏在內心里的個性與天分,被深深地烙印在靈魂中,即使被家庭和親情牽絆,也不能改變心靈最深處的渴望。在性格測試之后,選派大典前一天的晚上,迦勒對翠絲說:“明天的選派大典,我們要考慮爸媽的感受,但是,我們也要聽一下自己的心聲。”所以,翠絲的弟弟迦勒熱愛書本,他最終選擇了博學派;翠絲的竹馬羅伯特,雖然無私,但更友好,選派大典上他遵從自己的意愿去了友好派。翠絲自己也堅持選擇了自己從小都羨慕的放縱自由的無畏派。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翠絲沒有被無畏派的新生訓練所壓垮,反而戰勝了困難,反敗為勝。在新生考驗時,面對未知的深淵,她勇敢地站出來,成為首跳者;在訓練成績落后于人的情況下,她不是自怨自艾,而是抓住每一次練習的機會努力提高自己;在奪旗比賽中,當別人還在口頭上爭相推薦自己的方案時,她不發一言,爬上高聳的摩天輪偵查“敵情”;代替緊張不已的同伴充當飛刀靶子,在同伴對戰的時候喊出加油……在無畏派基地,我們看到的是勇敢、堅韌、頑強、睿智、友好的翠絲。她從不后悔自己選擇了讓她處于危險境地的無畏派。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總是在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升學、工作、擇偶……捫心自問,我們到底有沒有直面自己的內心,作出心底深處最渴望的選擇,即使作出的選擇讓自己有些后悔,但是不是能夠像翠絲一樣告訴自己“我不后悔”并且繼續堅持下去呢?所以,和選擇同樣重要的,是選擇之后的堅持。選擇是自己做的,即使參考了別人的意見,但決定權還是在自己。做出選擇后的道路無論怎樣艱難,都不要忘記這是自己做出的選擇。不應該抱怨,不應該后悔,這個選擇難道不是當初彷徨無措、百般糾結之后才下的重大決定嗎。
二、人性的復雜不可壓抑
《分歧者》中將書中的世界分為五個派別,這五個派別的劃分分別是人的五種美好的品質,然而人性真的可以如此的單一嗎?在16歲時選擇一個派別加入,自此在那里奉獻余生,從此便只有那么一個美好品質。即使無私派無私到忘我,連鏡子都盡量不照,因為那是虛榮的表現,但這樣虛偽的表象下是對自我的殘忍;即使誠實派永遠只說實話,討厭一個人也要當面說出來,試想,人沒有了隱私,一切都暴露在陽光之下,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正如Four所說:“我不想只成為一類人,但不得不接受現實,我想既勇敢又無私,又博學又誠實又友好。”人性是復雜且不能被壓抑的。美好到了極端的品質會變得虛偽:出身于誠實派的皮特卻常常撒謊;無私派首領馬庫斯暴戾冷酷。由于派別所代表的美好品質,人們會更加相信皮特的謊言,會更加認為馬庫斯是一個無私良善的人。在這個極端、絕對的世界,最初創派時的理念已經被偏離。誠實派認為友好派矯揉造作,博學派嫉恨無私派手握重權,無畏派漠視無私派;博學到了極點是對權利的貪婪,無畏到了極點變成了暴虐,無私的人也開始有了私心,這一切的一切,概括起來都是人性中生來就有的早已深入骨髓的欲望。所以分歧者的產生也是必然的,忽略人性的復雜而創造出來的美好的烏托邦的世界最終會分崩離析,人性本來就經不起這樣生硬的歸類和壓抑。
參考文獻:
[1] Veronica Roth. Divergent Series 01 Divergent [M].New York: An Imprint of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 2013.11
[2] [美]維羅尼卡·羅斯.分歧者[M]. 王明達譯.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4.
[3]吳文妹.解讀勵志片《分歧者》中的女性英雄形象[J].電影文學,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