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婷婷
[摘要]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當今大學英語教學的需求,“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逐步成為有效的新的教學模式。要真正實現由傳統教學模式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轉變,大學英語教師應沖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拓寬學生視野,既傳授語言知識,又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大學英語 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2-0241-02
20世紀90年代前,我國的課堂教學普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有著其自身的優點,利于教師充分發揮其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促進教師組織、監控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進程,保障教師系統地傳授科學文化知識。但是,隨著之后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日益普及,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弊端日益顯現。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課堂上,教師作為文化知識的教授者,采用灌輸式、填鴨式的方式在課堂上實行“滿堂灌”,教師對于知識的講解占用整堂課的大部分時間,無論學生學習基礎如何、接受程度如何、學習狀況如何,一律統一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略,課堂教學強調“教”,忽略“學”。
近年來,“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為我國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它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核心地位,強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由課堂的主導者變為指導者,既教給學生知識,還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最終有效地實現自主學習、終身學習。
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在第四部分對于教學模式做了如下要求:“鑒于我國高校大學生人數迅速增長和可利用教育資源的相對有限,我們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發展帶來的契機,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的改變不僅僅是教學活動或教學手段的轉變,而是教學理念的轉變,是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既傳授一般的語言知識與技能,更加注重培養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的轉變。”①根據該要求,大學英語課堂應強調學生在英語語言學習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突出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的核心地位,大學英語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應為學生創造有利的語言學習環境和氛圍,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但是,在大學英語課堂上,要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并非一個簡單、容易的過程。在傳統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轉變過程中,還存在許多的問題和困難。首先,傳統的教學觀念根深蒂固。大學英語教師深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無法突破“教師”“教材”兩個中心,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本末倒置,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無法成為認知的主體,無法提高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無法主動地對知識進行研究和探索。其次,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過度重視傳授給學生語言知識,忽視學習語言知識的方法和策略的傳授。眾所周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之與漁,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語言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
從目前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來看,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方面的成效不足,離開了老師和課堂,學生無法自主設定學習目標,無法有效地制訂學習計劃并對學習計劃做出恰當的調整,遇到問題時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弱,不善于總結經驗。另外,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個體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忽視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小組合作的機會不夠,學生不能夠通過與同學合作,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幫助,實現共同進步。實際上,“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還能夠提高學生與人交往、與人溝通的能力。
那么,作為大學英語教師,如何解決以上困難,真正構建起“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課堂呢?
第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英語課堂,既然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要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的一個必要前提就是學生必須對課堂活動感興趣。如果課堂對學生充滿誘惑力和吸引力,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教學活動中去,輕松、自覺地完成學習任務。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該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以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拓展學生學習思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
第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從學生的知識基礎、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出發,對于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難度、不同形式的教學任務。教師要注意給學生以平等的參與機會,使學生都有提出問題、回答問題、積極討論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融入課堂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使每個學生都將課堂真正看成是自己的課堂。教師應該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滿足高、中、低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最后在學習效果上能夠在整體上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
第三,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角。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的角色是導演。首先,教師要以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和教學大綱為指導,明確教學目的,確定教學任務,將教學任務加以設計,再將學習任務有針對性地分配給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根據每組學生的實際情況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去完成任務,隨后教師在點評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時,作進一步的總結和補充。
第四,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課外活動。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自主學習資源日益豐富,大學英語教師應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進行自主學習,一方面彌補有限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獲得知識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使學生拋開教材和課本,了解本專業和學科發展的動態和前沿知識。另外,學生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英語比賽、英語沙龍、英語戲劇等,通過參與這些活動,體驗英語情景和語境,鞏固、補充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使所學的語言技能有用武之地,得到應用和完善。
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有更新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才能夠實現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轉變。大學英語教師要與時俱進,跟上大學英語改革的步伐,不斷探索,提高業務水平,總結教學經驗,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果,培養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高的學生,為社會輸入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注釋:
①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參考文獻】
[1]惠亞玲.外語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04):20-22.
[2]郭宏寶,劉海生.“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管理體系:理念探討與模型論證[J].大學教育,2015(01):1-5.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