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力銘,鄧紫薇,仇成鳳,史志華,曾曉丹,肖智朋
(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藥學研究室,湖南懷化418200)
?
某院2012~2014年155 508例住院患者疾病分布規律分析
譚力銘,鄧紫薇,仇成鳳,史志華,曾曉丹,肖智朋
(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藥學研究室,湖南懷化418200)
摘要:目的探討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2012~2014年155 508例住院患者疾病分布規律。方法根據ICD-10分類標準,整理該院住院患者病案的主要診斷數據,運用描述性統計分析和秩和比(RSR)檢驗法分析疾病的構成和變化趨勢,采用計算相關系數法分析每年月入院就診人數趨勢變化規律,采用X2檢驗法對性別、年齡和轉歸情況進行總結。結果①該院每年月入院人數變化趨勢一致(相關系數r≥0.8);②男女性別比從1.11∶1下降至1.06∶1;③60歲及以上住院患者最多,占總人數的32.03%;④患者治愈率逐漸增加(X2= 35.842,P=0.000),死亡率逐漸降低(X2=7.950,P=0.019);⑤除城區外,下轄縣為主要病源地,占總收治患者人數57.38%;⑥前5位系統疾病分別為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腫瘤、消化系統疾病以及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經秩和比檢驗,3年內前10位疾病構成未發生明顯變化(X2=0.023,P=0.991);⑦前5位單病種為:缺血性心臟病、肺炎、腦血管病、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以及糖尿病,且與年齡有一定相關性。結論常見的慢性疾病是該院的重點服務范圍,應根據該院疾病分布特征,合理調配衛生資源。
關鍵詞:住院患者;疾病分布;秩和比檢驗法;相關系數法
疾病分布規律的研究能反應危害人群疾病的組合情況,為行政部門采取綜合防治措施以及配置衛生資源提供參考資料[1]。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作為武陵山區設備最為先進并且技術力量最為雄厚的三級甲等醫院,為該區域各縣市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因此,對該院患者疾病分布規律的探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為決策部門針對武陵山區特點制定相應的防治策略提供基線數據。
1.1一般資料
通過本院信息部門統計出2012~2014年所有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齡、性別、出院第一診斷、住院時間以及疾病轉歸等。
1.2研究方法
根據國際疾病分類(ICD-10)標準,對患者主要診斷進行系統疾病歸類,應用Excel 2007進行數據錄入。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以及Matlab進行數據分析,一般資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單樣本資料變化趨勢的一致性用計算相關系數法,疾病變化趨勢用秩和比檢驗法,獨立樣本資料比較用X2檢驗。
2.1住院患者人數變化趨勢
本院總收治人數從2012年46 709例增至2014 年56 804例,總增幅達21.61%。將每年1~12月的月入院人數分別記為列向量a,b,c,通過Matlab計算(a、b、c)的相關系數矩陣可得:r12=0.80,r23=0.88,r13=0.91,3條曲線互為強相關,即可認為其變化趨勢總體一致。每年12月入院人數為全年最少,7月達最高峰。見圖1。
工藝原始于美國麻省理工,由美國坎布里奇(Cambridge Water Technology)公司實現工程化。目前磁混凝澄清池在美國的工程案例都是TP去除至0.1mg/L。
2.2住院患者的基本特征
2.2.1住院患者的性別構成該院男性患者構成比逐年下降(P=0.000),女性患者構成比逐年上升(P= 0.000),男女比例由1.11∶1下降至1.06∶1。見表1。
2.2.2住院患者年齡構成情況3年間各年齡組構成出現一定的變化,5歲以下年齡組構成比逐年下降(P=0.005),5~14歲年齡組構成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501),15~44歲年齡組構成比雖然逐年下降(P=0.000),但入院人數逐年上升。60歲及以上患者人數高居首位,5~14歲患者人數最少。見表2。
圖1 2012~2014年該院入院患者按月就診人數變化曲線
表1 住院患者性別構成情況
2.2.3患者來源該院患者除城區外,主要來自于下轄縣,合計89 240例,占總人數57.38%。外省市5 513例,占總人數3.54%,其中主要病源來自于貴州省天柱縣,為3 026例,占總人數1.94%。見圖2。
2.2.4患者轉歸情況住院患者的轉歸由X2檢驗知,治愈率與好轉率均呈上升趨勢(P=0.000),未愈率無明顯變化(P=0.613),但人數呈逐年減少,且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趨勢(P=0.019)。見表3。
2.2.5各系統疾病排位結果呼吸系統疾病在2012及2013年均居于首位,而2014年下降至第2位。循環系統疾病于2014年上升至首位。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以及肌肉骨骼系統和結締組織疾病位次有一定改變。通過對3年疾病譜中前10位疾病的構成編秩,計算RSR值(X2=0.023,P=0.991),可看出疾病譜的構成無明顯變化。見表4。
表2 該院2012~2014年住院患者年齡構成比變化情況 例(%)
圖2 2012~2014住院患者城區以外來源情況
表3 2012~2014年該院住院患者治愈率與死亡率變化情況 例(%)
表4 2012~2014年住院患者系統疾病構成及順位變化情況
2.2.6前10類系統疾病病種構成①呼吸系統疾病:該系統疾患以肺炎最多,其次是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該系統疾病中,<5歲嬰幼兒最多,以肺炎為主要疾患。②循環系統疾病:該系統疾患以缺血性心臟病最多,其次是腦血管病以及高血壓。患病率最高的是60歲及以上年齡段,缺血性心臟病為主要疾患。③腫瘤:該系統疾病中乳房惡性腫瘤發病最多,其次是肺惡性腫瘤以及女性生殖器惡性腫瘤,總構成比占2.74%。與女性有關的主要疾患是乳房以及生殖器惡性腫瘤。45~59歲年齡段女性患者人數最多。④消化系統疾病:該系統疾病中膽石病和膽囊炎最多,其次是急性胰腺炎和闌尾疾病。該系統疾病44~59歲年齡段最多,主要疾患為膽石病和膽囊炎。⑤傳染病和寄生蟲病:這類疾病結核病為最多,其次是病毒性肝炎、腸道傳染病。45以上年齡段最多,以結核病為主要疾患。⑥泌尿生殖系統疾病:這類系統以尿石病最多,其次是腎小球疾病、男性生殖器官疾病。60歲以上年齡段最多,以尿石病和男性生殖系統疾病為主要疾患。⑦其他系統疾病:該系統主要疾患中,以糖尿病、骨折和顱內損傷最多,糖尿病及顱內損傷以45歲以上最多,骨折主要發生在15~44歲。見表5。
表5 2012~2014年住院患者病例前7類疾病的主要病種構成
3.1該院住院患者人數變化趨勢
3.2該院住院患者性別和年齡構成
本院女性患者構成比逐年上升,與本院婦產科實力增強、輻射范圍增大有關,同時與國家醫保政策的推進,女性患者自我保健意識增強及該院堅決落實國家打擊胎兒性別鑒定的政策有一定的相關性[3]。
住院患者中5歲以下幼童總體構成比較高,可能與此年齡段小兒自身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免疫力相對減弱以及自我防護能力差有關[4]。而年構成比逐年下降,這可能與近年來國家對該年齡段童開展的預防保健工作力度較大且成效顯著關系密切。另外,60歲及以上老年患者明顯增多反應了兩個問題:①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懷化市人口結構也已逐漸發生變化,持續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是懷化市人口結構變動的主要因素。②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進入老年期,人體各器官老化,抵抗力或免疫力降低,與青壯年相比,更易罹患多種疾病[5]。
3.3患者來源
除了城區病源,本院患者主要來自于下轄縣。而貴州省天柱縣為外省市患者主要來源地。本院雖處武陵山區腹地,但對周邊省、市的影響力亟待提高。
3.4患者轉歸
本院先后開設了ICU、EICU和PICU,為急、危重患者的及時救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產科和兒科密切配合,在降低新生兒死亡率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績,極大地提高了醫院的整體診治水平。
3.5系統疾病譜以及單病種構成
本院疾病順位在統計學上雖無明顯變化,但實際上還是有些許變動,具體變化情況在前已述,且患者人數一直處于增長態勢,故應將這些疾病的診斷、治療和護理工作作為本院醫療工作重點。
單病種統計分析顯示,肺炎、急慢性支氣管炎居首位。由于武陵山區潮濕多雨,氣候變換較快,加之近年來工業發展速度迅猛,空氣質量日益降低,呼吸系統疾病已升為第一大負擔疾病。循環系統疾病居第2位,包括慢性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病及高血壓。這可能與武陵山區人民喜食高鹽煙熏食物、喜吸煙葉有關。
本院腫瘤位居疾病排行的第3位,主要為乳房惡性腫瘤、肺惡性腫瘤和女性生殖器惡性腫瘤。這除了與生態環境的污染、特殊的生活習慣及日益增大的社會壓力等外界因素相關以外,還與武陵山區整體經濟實力較為落后,腫瘤在縣級及以下基層醫院的早期篩查和發現比率不高有較大關系。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提高該院的腫瘤治療水平:①加強病理科的建設,加大腫瘤的防治宣傳力度,充分利用本院的醫療資源積極開展腫瘤的早期診斷。②加強腫瘤治療人才隊伍的培養,同時不斷引進先進的腫瘤診斷治療和監測設備,提高腫瘤綜合診治水平[6],力爭建設成武陵山區最有影響力的腫瘤防治研究中心。
傳染性疾病與寄生蟲疾病的發病率從世界范圍來看總的趨勢在減少,但防治形勢依然嚴峻,當前仍需加大結核和傳染性肝炎的防治力度。另外,武陵山區內河流、小溪星羅棋布,且潮濕多雨,是寄生蟲繁殖的絕佳之地。雖然這3年來隨著人們衛生意識的提高,疾病防治工作的落實,寄生蟲疾病得到極大遏制,但仍不可掉以輕心,同樣需要加大防控力度,加大宣傳,提高民眾的認知,防止寄生蟲疾病卷土重來。
綜上所述,雖然該院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提高,但肺炎、支氣管炎、缺血性心臟病、腦梗死及糖尿病等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慢性疾病依然逐年增加,說明該區域人民對于慢性疾病的提前防范意識和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識遠遠不夠,防治形勢仍很嚴峻。因此,建議衛生行政部門根據“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針對武陵山區特點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
參考文獻:
[1]李舍予,李蕓,周方勵,等.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內分泌代謝科2011~2012年住院患者疾病構成與費用調查[J].中國徇證醫學雜志,2014,14(1):25-29.
[2]王應,孔雯驊,朱洪浩,等.武漢地區2008-2013年夏季兒童流感樣病例[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4,35(11):1292-1293.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2013中國衛生統計年鑒[R].北京:2013,http://www.nhfpc.gov.cn/htmlfiles/zwgkzt/ptjnj/year2013/index2013.html.
[4]DING H,FAN H,LV Q,et al. Analyses of the disease spectrum of children after the lushan earthquake[J]. Pediatric Emergency Care,2015,31(7):496-498.
[5]NORBERG A,LUNDMAN B,GUSTAFSON Y,et al. Self-Transcendence(ST)among very old people-its association to social and medical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over five years[J].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 Geriatrics,2015,61(2):247-253.
[6]張俊梅,李梅,李麗梅,等.某腫瘤醫院2009-2013年疾病譜變化分析[J].臨床醫藥實踐,2015,24(6):479-480.
(張西倩編輯)
Disease distribution of 155,508 inpatients of a hospital between 2012 and 2014
Li-ming Tan,Zi-wei Deng,Cheng-feng Qiu,Zhi-hua Shi,Xiao-dan Zeng,Zhi-peng Xiao
(Department of Clinical Pharmac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uaihua,Huaihua,Hunan 418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diseases among 155,508 inpatients from 2012 to 2014 in a hospital. Methods The related disease data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ICD-10 based on the first diagnosi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rank-sum ratio(RSR)test we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disease constitution and variation trends. Meanwhile,based 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ethod and Chi-square test,the variation trends of inpatients were illustrated,and the sex,age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the patient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The variation trends of monthly inpatients were similar(r>0.8). The male to female ratio decreased from 1.11∶1 in 2012 to 1.06∶1 in 2014. The inpatients aged 60 or above accounted for 32.03%. The cure rate in the patients was gradually increasing(X2= 35.84,P = 0.000),and the fatality rate was descending(X2= 7.95,P = 0.019). The inpatients from the managed counties,townships,cities and villages in Huaihua accounted for 57.38%. The top 5 systemic diseases were respiratory diseases,circulatory diseases,tumors,digestive diseases,infectious and parasitic diseas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disease constitution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in the past 3 years through RSR test (X2= 0.023,P = 0.991). The top 5 single diseases(ischemic heart diseases,pneumonia,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chronic bronchitis/emphysema and diabetes)were related to the age. Conclusions Common chronic diseases are the principal service of the hospital. We should reasonably allocate and coordinate the health resources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disease distribution.
Keywords:inpatients;disease distribution;RSR test;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ethod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5-8982.2016.10.027
文章編號:1005-8982(2016)10-0124-05
收稿日期:201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