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已成為當前我國新農村建設進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面臨的一項長期任務。文章僅從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成因提出留守兒童再教育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留守兒童;政治思想再教育;現狀;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142-01
所謂“留守兒童”就是指年齡大約在16歲以下,其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其它地區打工而被留守在戶籍所在地,并由此形成的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并需要照顧的兒童。當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在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個性心理等諸多方面存在的偏差和過錯,在很大程度上是家庭、學校、社會的政治思想教育過程中存在著嚴重問題所致。因此,筆者站在農村一線教師的角度談談農村學校對留守兒童思想政治再教育問題。
一、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現狀分析
1、政治思想觀念淡薄。留守兒童政治思想素質差,政治思想觀念淡薄,大多數留守兒童無奮斗目標,沒有遠大理想,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我國基本國情的認識不全面,認為愛國主義只是形式傳承。例如:當問及民族精神時,大部分留守兒童沒有較為清晰的認識。甚至對當前國家的形式政策知之甚少,總認為這些與自己無關緊要。
2、理想信念模糊、價值觀念錯位。對于農村留守兒童而言,其理想信念模糊、價值觀念錯位比較突出,換句話說,大多數留守兒童對自己的人生缺乏理想規劃,只是盲目地對所謂的電影明星崇拜和追捧,并認為多掙錢就是自己的人生目標,缺少為祖國、為人民貢獻力量的理想信念。
3、法紀觀念不強。留守兒童正處于生理發育的關鍵時期,卻由于其父母的外出而難以得到關愛,加之農村學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視,導致大多數留守兒童性格脆弱、任性、倔強、自私,缺乏同情心和愛心,行為乖僻,逆反心理特別嚴重。除此之外,農村留守兒童的法制及紀律觀念都較為薄弱。加之祖輩監護人的管理局限及其對留守兒童的溺愛和放縱,常常導致這些留守兒童好逸惡勞、沉迷于網絡游戲、甚至是打架斗毆、小偷小摸,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4、心理存在問題。留守兒童普遍存在情感上的缺失,且極端的壓抑會帶來心靈上的傷害,內心的封閉、情感的冷漠,甚至行為的孤僻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使留守兒童最終形成性格偏激的傾向,出現稍有不順心如意的地方就會走向極端,以致使這些留守兒童心理扭曲,造成嚴重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極易導致孩子缺乏對外部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嚴重影響了他們與別人的社會交往。
二、留守兒童的現狀形成原因
1、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迫于家境困難。大部分家庭父母出門打工是因為家庭經濟條件差,生活困難,且附近村落有打工致富的先例。同時迫于生活壓力和對更多經濟利益的追求,許多青壯年夫妻都加入到打工的行列之中。
2、社會競爭壓力的加大和農民工維權意識的薄弱導致留守兒童父母長時間滯留在外。留守兒童父母待在家中的時間越來越短,即使春節回家也最長不超過半個月。有的僅有一個星期左右的假期。這是由于當今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大,很多家長是在私企工作,隨時就有被辭退的可能,為了獲得更多的收入和尋求穩定的工作,大多數家長會犧牲和孩子團聚的機會。與其他孩子相比,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照顧,容易在營養狀況、身體健康等方面受到影響。
三、農村學校對留守兒童思想政治再教育對策
1、強化班主任再教育工作,認真上好班隊課。
學生政治思想教育,在學校主要是由教師通過結合各科教學來抓。但班主任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再教育尤其重要。班主任要認真上好每一節班隊課,由于教學質量考試制度還沒有改革完善,大多數班主任只重視教學質量的提高,每周一節的班隊課沒有認真上好,有的干脆用作主科教學。這樣對學生常規政治思想教育沒有做好,更談不上對留守兒童政治思想再教育。作為班主任,每周的班隊課上首先要總結上一周學生學習情況,對出現的好人好事及時給予表揚,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及改進意見。開展政治思想再教育活動,班主任需反反復復,持之以恒,發現有問題的學生及時找他們談心,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可以通過班隊課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讓留守兒童,學生在班隊課中多發言,讓他們把苦惱說出來,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從而逐步減少他們的自卑感。
2、開展各種團隊活動,對留守兒童政治思想再教育。
農村留守兒童的特點是性格孤僻、自卑,因此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團隊活動來使他們的性格開朗、活潑。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提高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我校長期以來均堅持認真開展各種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團隊活動,每學期均開展一至二次大型活動。2015年,活動內容有“書法繪畫”,“勞動實踐”,“故事演講”,“青少年卡拉OK歌手大賽”等形式。通過這些活動,大批的留守兒童在思想上受到了再教育,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從而脫穎而出,成為拔尖的優秀人材。各種團隊活動不但能使留守兒童各個方面得以發展,而且和學科成績密切相關,活動開展得多,學生思維得以開拓,腦筋變得聰明,在課堂教學中就能積極發言,大膽提問,發揮其主體作用。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凡是團隊活動開展得好的班級,對留守兒童的再教育就做得比較成功,學生的學習成績均得以大幅提高。由此可見,抓好團隊工作能使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進步,成績提高。
3、開展法紀再教育工程,強化法紀意識。
留守兒童除了在生活上給予關心,精神上給予溫暖外,還要在思想上給予形成濃厚的法紀意識。開展法紀再教育工程,是我校對留守兒童政治思想教育的一大新舉措。我校政教處每學月堅持對學生召開一次德育專題講座,宣傳國家的法律法規,如“禁毒宣傳”,“反邪教宣傳”,“安全知識競賽”等。每次活動后,要求學生寫出學習心得,加深學習印象。每期還聘請法制副校長到學校上一次法制課。進行“交通法規”,“法律常識”等培訓,從而在全校掀起遵紀守法,爭當文明學生的高潮。多年來,我校學生中沒有重大違法行為產生,有效地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了政治思想再教育:
總之,我國是一個人口占大多數的國家,農民進城不僅是我國現代化,城市化和市場化的必然產物,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農村留守兒童的政治思想教育是當前農村義務教育的難點。作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立足于現狀,勇于探索,努力做好農村留守兒童的政治思想教育,為把留守兒童培養成為祖國優秀人材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