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月芳
摘 要:轉化初中語文“學困生”工作是一項實踐周期長、工作難度大的教育教學改革,許多實踐還停留在表面上,有待于進一步深化、提高。我們應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特點,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從而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關鍵詞:語文;學困生;成因;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311-01
學困生是泛指針對某個學生群體來說的相對性的概念。一般來說,他們突出表現是在學生品行與學科成績方面的落后狀態。在當前科學發展觀的角度下,我們用素質教育的標準來衡量,學困生與非學困生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轉化的。本文對當前語文學科出現的學困生現象進行研究,對其產生原因與轉化策略思考。
一、初中語文學困生成因分析
1、從學校方面來看,部分初中學校在語文教學不夠重視,投入資金較少,舉辦的語文實踐活動相對較少,沒有構建出濃厚的語文學習氛圍,使得學生們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對語文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因此產生了較多的學困生。
2、從家庭環境來看,不少學困生的家長都是打工者,無法為孩子創造優良的學習環境。有的家長很少檢查甚至從不檢查孩子的作業,有些家長素質較低,無能力對孩子的學習進行輔導;有的為了工作或忙于應酬,這些學困生久而久之他們和班里其他學生的距離越拉越大,心理障礙也越來越大。
3、從學生自身來看,主要表現為缺乏獨立思考、刻苦鉆研的學習品質;學習習慣差,沒有養成良好的預習和復習習慣,即使預習課文,也僅僅是停留于表面,怎么讀,怎么記,怎么寫,課文大概講什么則是一無所知;情感上存在障礙,遇到挫折容易焦慮、抑郁,抱怨,有時面對小小的冒犯也容易情緒失控;自我概念消極,認為自己無能,對完成學習任務沒有信心;記憶能力比較弱,對學過的知識記不住或遺忘較快。遇到不認識的字詞就跳過不讀或胡亂讀一下,做作業不是一下子做完,只對機械的抄寫感興趣。
4、從社會環境來看,隨著群眾的生活水平與質量日益提升,多種社會不良風氣也影響著現代學生。諸如多種網吧、游戲廳、酒吧等,管理人員為了金錢利益任由學生們 進來玩,由于多數中學生自控能力較差,因此他們只顧著玩,沒有心思學習。
二、轉化初中語文學困生策略
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需要準確地把握每個學生特征,尤其是語文學困生的思想意識動向,及時與學生面對面交流,與其談話、聊天,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心里想的、要的。
1、重視思想教育
充分利用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典型文章及典型人物,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例如學習《昆蟲記》,可以拿小時候的法布爾學習成績并不好,但不甘居人后的決心使他最終走向成功的例子來激發“學困生”做人要有志氣,自己看得起自己,消除那種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2、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
初中語文教師要有大語文觀,將語文教材與我們的生活結合起來,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在生活中輕松的學習語文、快樂的運用語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困生”往往喜歡看電視,作為語文老師可以來個順水推舟,倡導學生看電視,但盡可能看好節目,看了之后,要反思,要做筆記。此外,要抓住了孩子的心理的特點,利用像電視這些共同語言,跟孩子們進行溝通,因勢利導,激起他們潛在的學習動機學好語文。同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正面激勵為主,多讓“學困生” 從語文學習中獲得的成功感,也可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樹立學語文的信心,培養起良好的學習意志。
3、優化課堂教學
在教學中講究教學策略,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建立探究的氛圍,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性活動。使“學困生”開動腦筋,積極參與,大膽實踐,在主體參與過程中品嘗成功的愉悅,激發學習語文的動機。例如,在課堂上可以開展“孩子們都喜歡新衣服,有時對父母買的衣服還很不滿意”的活動,讓同學們表演賣衣服和買衣服,去體驗一下怎樣推銷,怎樣選貨,怎樣談價等等。此外,精心設計練習,對語文“學困生”要格外留心,應該精心設計難易層次不同的練習,做到有的放矢,練在點子上,多次反饋,重視個別輔導,具體地幫助“學困生”彌補缺漏,使之每一節課、每一天都有收獲,哪怕學一個詞,記一個好句子,練一二篇小字,都是很好進步。也可以利用課前10分鐘休息時間,讓學生或自己在黑板上抄一二個好詞語,一句優美的、有哲理的好句子,讓他們欣賞、積累。
4、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有些學生學習語文并不比其它學生少下功夫,但是語文成績卻總是拉人后腿。其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缺乏語文學習策略,對信息不會進行加工儲備,對自己的語文認知過程與方法不會反思調控。因此,我們對“學困生”進行彌補知識缺陷的過同時,盡可能讓他們掌握較多的基本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引導學生像學習數學中的例題那樣對待、學習每篇課文。
總之,轉化初中語文“學困生”工作是一項實踐周期長、工作難度大的教育教學改革,許多實踐還停留在表面上,有待于進一步深化、提高。我們應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特點,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從而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