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朋
摘 要:當今社會,信息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深度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各個方面。作為我國未來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骨干力量,當代初中生必須掌握好信息技術這門基礎工具,而如何上好中學信息技術課就成了教師普遍關注的問題。經過五年的信息技術教學實踐,筆者逐漸意識到:初中信息技術課的內容很容易,但要上好它卻很難。要上好信息技術課,必須運用能使學生容易接受的語言和好的教學方法,使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有趣,同時要讓學生學會運用計算機這一學習工具,促進其他學科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337-01
一、教學語言要形象
使學生容易理解信息技術課中有很多知識都是比較抽象的,不是很容易能被學生理解,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在上課的時候,將深奧的知識講得通俗易懂,這就要求我們多鉆研教學方法,多應用能被學生理解的事物多運用形象的語言。例如,我們講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的作用和區別的時候,可以把內存儲器比喻成教室,外存儲器比喻成學生的宿舍,學生比喻成計算機中的數據。該上課了(也就是計算機工作了)學生會從宿舍到教室開始上課,一旦放學了(計算機關機了)教室里就沒有學生了,學生都去宿舍休息了。這樣的例子能讓學生形象、生動地理解計算機的工作原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自由操作
信息技術課最顯著的特點是實踐性和操作性。學生通過上機練習,才能發現問題,才能鞏固知識,才能明白知識的內涵。而很多學生平時并沒有很多接觸計算機的機會,對計算機的認識僅限于課堂。許多學生對計算機都充滿了新鮮和好奇,他們非常喜歡上信息技術課,但往往教師過于繁瑣的要求限制了學生操作計算機的欲望,甚至一些學生會擔心被教師斥責而不敢“輕舉妄動”,在計算機面前不知所措。因此,我在上信息技術課的時候,總是給予學生充足的練習時間,讓他們自己動手去做。在講授計算機硬件組成部分的知識時,我讓學生分小組自己動手拆卸報廢的電腦,使他們認識計算機的組成及各部件的名稱、作用,這樣做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三、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培養協作能力
計算機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往往需要學生熟練地記憶與操作。但是由于初中學生接觸計算機知識有限,所以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就顯得十分必要。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大多參差不齊,小組合作既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學習,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例如七年級的學生進行指法訓練時,因為鍵盤指是計算機操作的基本功,也是七年級計算機教學的主要內容和學習難點,所以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自主學、主動練。在綜合訓練時,我讓同組的兩個學生配合好,一個學生操作時,另一個學生幫助指正錯誤碼。這樣學生間語言更貼近,更利于溝通,互教互學。練習一階段后,開展組與組之間的競賽,進一步激起學生的好勝心,他們的自覺性、自信心也隨之增強,并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間的團結協作。小組合作學習使得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加生動活潑和豐富多彩。
四、教學評價要科學合理
學習評價是教學全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改革目標指出:“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而且要發現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的評價具有權威性。教師評價的作用不僅會影響學生的行為,而且會影響學生的內心。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做到科學、合理。首先教師要公正評價學生,避免厚此薄彼。一般來說,教師都比較喜歡優等生,缺少對學困生的認可,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這是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最大的忌諱。在平時上課中,經常看到有一部分學生在玩游戲,或瀏覽網頁,或網上聊天。其中有些是已經完成任務的,也就是優等生;而另一部分學困生本身對學習任務不感興趣,也隨波逐流。這時候我們不能只對學困生進行批評教育,要同時對這兩部分學生進行教育,請他們注意課堂紀律。其次要講究評價方式,避免千篇一律。教師在評價學生時,不能一味地運用“好”“不錯”等詞匯,時間一久,學生失去了新鮮感,評價也失去了意義。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做到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把握好評價時機,把愛、關懷和期待蘊含在評價中,喚起和增加學生的自信心、進取心。如“XX同學,你剪切得很好,不過粘貼做得不是很好,看老師給你示范一遍。”也可以運用非語言式評價。比如,教師真誠的微笑、贊許的目光。最后,分層評價,促進共同發展。由于受家庭經濟、教育、智力等各方面的影響,學生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在評價學生時,對學生就要有不同的評價標準。除上述方式之外,信息技術的教學還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來豐富教學,如利用我校的電化教育設備,在某些固定時候開展有關計算機應用實踐技術講座,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擴大他們的知識面,還可以提高學生學計算機的積極性。這些活動可以穿插到整個初中教學過程之中,使信息技術教學變得豐富多彩。此外,學校還應加快對校園網、圖書館網的建設,將實驗室網、圖書館網、校園網聯成一個整體,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網絡的存在,在不知不覺中學習網絡、應用網絡,培養利用計算機工作意識。當然,這些手段還需要我們不斷實踐、摸索才能得以逐步完善。
信息技術學習讓我覺得世界、知識面更加開闊了,讓我看到了前進的方向,知道了信息技術的希望。我很重視每一節課,注意讓學生領會其中的魅力所在。面對初中學生,所學內容應是信息技術的基礎性內容,我會把Word、Excel的學習以學生的綜合應用為目的,并將信息技術的發展方向介紹給學生,讓學生了解未來趨勢。此外,我在教學中注意安排適量的、實用的、可操作的內容,加強對學生技能的培養。例如,Excel的學習中學生練習的內容應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加強對學生技能的培訓。信息技術課,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看到了方向,看到了它是一門新興學科,融知識與技能于一體,其目的是為了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學會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增強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