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 要:通過介紹合肥市科技信用體系建設的情況,研究發現合肥市科技信用存在評估評審資料失信、項目任務合同執行過程失信、項目評審及鑒定過程失信等問題,并在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科技信用制度建設和模式的基礎上,從而提出健全科技信用體系法規建設、加強政府自身的信用制度建設、完善科技信用管理機制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科技信用 信用體系 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G311;C9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2(a)-0126-02
1 合肥市科技信用體系建設現狀
1.1 現狀
合肥市近些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正轉為科技支持和創新驅動。而在科技的發展過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了諸多問題,科技投入產出效率低,弄虛造假套用政府資金現象時有發生,沒有規范的科技信用制度作為保證。根結底是由于信用體系缺失。 近年來,市政府在科技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3年,合肥市出臺了公共資源法律條例和責任追究辦法。2014年6月30日,合肥信用城市建設工作創建組第一次小組會議召開。2014年11月,合肥市印發《合肥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確定了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建設領域、建設任務及實施保障。2015年先后出臺《合肥市科技計劃項目相關責任主體信用記錄與評價操作細則(試行)》和《合肥市科技計劃管理相關責任主體信用管理辦法》兩個重要文件,為合肥市科技信用體系建設方案實施提供了完備的法規體系和操作文件。
1.2 存在的問題
從合肥市出臺的上述文件可以看出目前涉及到科技信用規范文件及失信懲罰機制的文件并不多,因而政府計劃項目在申請、任務合同執行、評審、鑒定過程中的科技失信行為比比皆是,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方式。
1.2.1 申報資料的失信現象
有些申請者為獲得科學研究項目,在申報資料上弄虛作假:(1)申報書內容剽竊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2)偽造或編造前期實驗數據、實驗結果。(3)虛報科研成果。參與人的科研成果虛報成主持人的科研成果,參與項目虛報成主持項目。省級項目虛報成國家級項目。(4)夸大現有的研究基礎。虛構研究設施和研究基礎。(5)重復申請。同一時期進行多頭重復申請,結果時間和精力過于分散,根本無法保證項目按質按量按期完成。(6)虛列合作單位。
1.2.2 項目任務執行的失信現象
有些申請者項目獲得立項后,不按任務合同要求認真完成任務。主要表現如下:(1)創新指標未達要求。 (2)技術指標未達要求。(3)經濟指標未達要求。成果的應用與要求差距大。 (4)沒有按照既定時間要求完成目標任務。(5)未按照要求完成任務的既定內容。科研能力假大空,不具備研究項目的條件和基礎,導致無法完成既定項目內容要求。
1.2.3 項目評審、鑒定過程中的失信現象
在一些鑒定活動和科學研究項目的評審過程中,存在背離職業道德,徇私舞弊等失信行為。主要如下表現方式:(1)人情關系。為朋友、同學、同事、親戚等,以及相關利益者,利用自己評審專家的影響,獲得項目立項或順利通過檢查、驗收等。(2)壓制有利益沖突或學術觀點不一致的項目。(3) 一些專家謀取不正當利益,擅自泄漏關鍵技術資。(4)有的教授和專家為兼職或特聘,給受聘單位特殊照顧,以示報答。
總體來說合肥市對于科技信用這塊還沒有形成科學、規范、有效的科研信用評價機制,缺乏科研信息資料共享平臺,科研誠信教育及宣傳不夠,對于科研單位或個人失信懲罰力度不夠。失信收益大于失信成本。
2 國外科技信用建設成功經驗
為對科技評估活動進行規范,發達國家成立了專門機構,并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科技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體系。以美國為例,為了有效抵制科學上的不端行為,美國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專設機構、政策保障
美國是首先使科技評估活動向制度化轉變的國家,其國會及政府先后設立了諸多科技評價機構。如1972年創立了國會技術評價辦公室(OTA);1989年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設了科學誠信辦公室;1992年成立科研誠信辦公室(ORI)。除此之外,美國還有眾多的社會科技評價機構和學術機構,如管理科學開發咨詢公司、世界技術評價中心(WTEC)、國家科學院理事會(NRC)、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等。在法律法規方面,美國政府制定了《政府績效與結果法》《國家科研法案》《關于不正當研究行為的聯邦政策》《健康研究附加法案》等相關政策,以法律條文明確規定了科技評估的概念與制度,給予對學術不端者以嚴厲的處罰。
2.2 普及誠信教育
美國非常重視對學生和科研人員的誠信教育。把科學家行為規約作為必修課,其中注重把科學研究經費與納稅人的利益聯系在一起,增強科學家對納稅人負責的理念。
美國政府從上到下高度重視,規章制度完備,監督監察機制健全,所以美國科學界的弄虛作假、剽竊、抄襲等違規案件相對比較少。
2.3 加強誠信研究
建立和完善科技信用制度離不開正確的理論指導。研究誠信已在全世界獲得重要的政治空間,當前研究的焦點集中在政策、體制、評價、法律、環境等領域。科技發展對社會倫理觀念和規范有著重大影響,倫理學和科學之間的關系是當前美國誠信研究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同時,美國還非常注重誠信研究方面的國際交流。由ORI和歐洲科學基金會(ESF)聯合主辦的世界研究誠信大會,為世界各國的誠信研究學者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臺。
3 合肥市科技信用體系建設對策建議
該文已述國內外發達國家科技信用體系建設的經驗,合肥市科技信用體系也需要有法可依,需要相應的配套機制,具體對策建議如下。
3.1 健全信用體系法規建設
一個完善的科技信用體系需要有法可依,科研信用制度需要法制化、規范化。信用體系法律法規為信用提供風險限定。尤其要盡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懲罰機制,加大失信成本。同時應加強執法力度,改變目前失信行為證據難以固定、處罰力度不夠的現狀,提高法律監管的威懾力。
3.2 完善科技信用管理機制
建立合肥市科技局、合肥市科技協會、從事科技行業主體三方相互監督的監督管理機制,保證科技活動更加公平、公開、公正的展開。國家和當地政府應制定相關的法律和地方性規范文件,明確各個部門和負責人的職責和權力,并設立監察管理小組負責進行相關工作的審查,確保項目進行評估的公正性和獨立性。
3.2.1 建立完善科技信用評價體系
(1)信息采集。
正確的信息是科學信用評價的基礎,科技組織機構依據評價考核目標,通過合法的途徑,將有關科技信用信息進行采集、分類、整理、儲存,形成科技機構自有的數據庫系統。當然采集的信息要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2)建立數據庫。
目前可根據合肥市科技計劃項目,追蹤每個項目相關數據資料,建立科技信用體系數據庫。逐步打通國家、省級、市級等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的信用數據共享平臺,建立起基于科研主體的信用體系動態數據庫。結合電子政務工程,逐步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信用信息共享服務體系是信用城市建設的基礎性、先導性工程。通過建立科技信用信息共享聯盟,消除科技管理部門之間科技信用體系建設進程差異性和管理部門間的信息不對稱。
(3)信用評級。
根據穆迪、標準普爾、惠譽、個評級管理機構的評級體系,我們依據不同責任主體參與市科技計劃項目活動的情況,分別制定信用評價標準,對項目承擔單位、項目負責人、評審專家和項目主管部門進行信用評價。項目承擔單位和項目負責人的信用評級分為五級,即信用優秀A、信用良好B、一般失信C、較重失信D、嚴重失信E(評價標準見附件1)。
3.2.2 落實科技信用體系改革實施方案
(1)擬定合肥市科技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
借鑒中外科技信用體系改革的成功經驗,依據《合肥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關于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動懲戒的意見》《合肥市科技計劃項目相關責任主體信用記錄與評價操作細則(試行)》和《合肥市科技計劃管理相關責任主體信用管理辦法》等法規體系,擬定合肥市科技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著力先行先試、創新體制機制,并按照順序漸進原則勾勒出合肥市科技體制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確定工作目標、工作原則、主要任務及分工、工作制度、分階段工作安排(前期準備階段、項目調研階段、方案設計階段、項目申報與立項階段、基礎建設階段、重點建設階段、建設推進階段、鞏固提升階段)。
(2)建立科技信用協調聯動機制。
科技信用工作不是科技部門單獨就能夠完成的,應成立合肥市科技信用協調聯動制度,由合肥市科技局牽頭,合肥市市教科工委、人社局、教育局、財政局、科協及中科院合肥分院等部門組成,協商合肥市科技信用體系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指導合肥市科技界科研誠信建設工作,研究制定科技信用建設的重要政策,督促和協調有關政策和重點工作的落實。
(3)建立健全失信行為懲戒機制。
提高失信成本是科技信用制度規范化建設的基本出發點,通過提高失信成本遏制失信行為。首先,開通投訴和舉報失信行為的綠色通道,便于揭露科技失信行為。其次,完善調查程序和方法,便于準確地確認科技失信行為。最后,特別強調:通過建立科技信用信息共享聯盟使失信者曝光,采取道德譴責與法律追究相結合的方法,提高失信成本。完善項目執行者失信行為懲戒機制,項目評價者失信行為懲戒機制和項目管理者失信行為懲戒機制。從批評教育、取消資格、追回經費、載入不良信用信息庫、紀律處分到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參考文獻
[1] 合肥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Z].2014.
[2] 合肥市科技計劃項目相關責任主體信用記錄與評價操作細則(試行)[Z].2015.
[3] 徐保根,金曦.項目型科技咨詢企業信用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5(6):281-282.
[4] 王國強.翔龍科技公司員工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4.